一种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36007发布日期:2021-03-12 13:0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3d玻璃热弯是经过伺服高压直接压制成型,并且伺服高压过程中,压力高达90kg~110kg,这种成型方式,使得模具加工是其表面形成刀纹、划痕、模具印等都印在了产品表面,为产品后续工序增加了负担,且高压过程中玻璃与模具受过重挤压,导致模具表面磨损加重,降低模具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板置于模具中并由伺服压力机作为驱动力驱动模具预合模,使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间保留有合模间隙;

s2、转由气缸作为模具合模的动力驱动模具继续合模,直至上模与下模完全合模;

s3、保压;

s4、冷却;

s5、开模,取件。

优选地,伺服压力机在驱动模具预合模时的压力为90kg-110kg。

优选地,s1中,预合模分两次完成。

优选地,s4中,具体冷却步骤如下;

s31、缓冷;

s32、快冷。

本发明中,通过在伺服高压预压型后转由气缸驱动至完全合模并保压,以将受力点从私服受力转置向气缸受力,从而可有效降低热弯模具印、压痕等,并降低模具报废率,提升模具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板置于模具中并由伺服压力机作为驱动力驱动模具预合模,使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间保留有合模间隙;

s2、转由气缸作为模具合模的动力驱动模具继续合模,直至上模与下模完全合模;

s3、在完全合模状态下保压;

s3、冷却,具体步骤如下;

s31、缓冷;

s32、快冷。

s4、开模,取件。

本实施例中,s1中,预合模分两次完成,且伺服压力机在驱动模具预合模时的压力为90kg-110kg

由上可知,本发明通过在伺服高压预压型后转由气缸驱动至完全合模并保压,以将受力点从私服受力转置向气缸受力,从而可有效降低热弯模具印、压痕等,并降低模具报废率,提升模具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板置于模具中并由伺服压力机作为驱动力驱动模具预合模,使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间保留有合模间隙;

s2、转由气缸作为模具合模的动力驱动模具继续合模,直至上模与下模完全合模;

s3、保压;

s4、冷却;

s5、开模,取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伺服压力机在驱动模具预合模时的压力为90kg-11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预合模分两次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具体冷却步骤如下;

s31、缓冷;

s32、快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3D玻璃热弯机伺服转置成型调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板置于模具中并由伺服压力机作为驱动力驱动模具预合模,使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间保留有合模间隙;S2、转由气缸作为模具合模的动力驱动模具继续合模,直至上模与下模完全合模;S3、保压;S4、冷却;S5、开模,取件。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热弯模具印、压痕等,并降低模具报废率,提升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勇;魏中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