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压凝结水集成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9744发布日期:2021-02-03 18:0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常压凝结水集成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压凝结水集成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首要途径。工业上采用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等实现水的重复利用,并通过用水网络的集成化对其进行优化。随着节水意识的提升,炼厂采取了多种方式对生产装置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相对宏量的浓盐水、蒸汽凝结水、汽包排污水等的回收技术比较成熟。通过浓盐水回收、中水回用、凝结水热量回收、锅炉给水回用等技术,已经实现了将装置产生的大部分废水排水进行重复利用。但某些装置排水由于排放流量较小,未进行集中合理的回收,同样造成了较大的浪费。因此,对此类排水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有助于提升炼厂的精细化节水能力。
[0003]
经过梳理发现,10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及芳烃抽提装置和180万吨/年加氢改质装置中,存在较多的“少量但连续排放”的常压凝结水排水点(三台汽轮机的真空抽气器所产凝结水、除氧器的连续排水等),这些排水一部分温度较低的排水直接现场排放至污水沟并汇集至污水处理厂,还有一部分温度较高的凝结水则直接排入雨排系统。经过污水厂处理后,再经中水回用装置处理后用作循环水场的补水;而进入雨排的排水则直接排至厂外。由于上述排水水质较好,不需进一步处理即可达到回用的指标,全部直接补入循环水厂则可减少循环水场的补水量,节约新鲜水用量。现有流程经过污水厂和中水回用装置,大大增加了处理成本。另外,除氧器除氧过程产生的乏汽就地现场放空,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常压凝结水集成回用系统,以实现在尽可能低的处理成本下实现对水的节约利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将各排水点的凝结水集中收集后,再输送至循环水系统,实现对装置上废弃凝结水的低成本回收利用。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连续重整装置和加氢改质装置,连续重整装置和加氢改质装置之间通过出水管连通,连续重整装置内设有除氧器、汽轮机、真空抽气器以及四联取样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连续重整装置内还设有混合罐,所述除氧器和四联取样器均通过上进水管连通到混合罐的上部,汽轮机和真空抽气器均通过下进水管连通到混合罐的中部,出水管连通到所述混合罐的出水口处;所述加氢改质装置包括地下污水池,混合罐的下部通过出水管连通到地下污水池,所述地下污水池内设有外送泵,所述外送泵通过管路连通到循环水回水管线。
[0006]
采用上述结构后,除氧器和四联取样器产生的凝结水均通过上进水管送入混合罐,汽轮机和真空抽气器产生的凝结水均通过下进水管送入混合罐,混合罐内的凝结水通过出水管送入加氢改质装置的地下污水池,地下污水池同时也能收集加氢改质装置的凝结水,由于凝结水自身的特质,地下污水池通过外送泵将凝结水直接送入循环水回水管线上
进行循环使用,实现在尽可能低的处理成本下实现对水的节约利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将各排水点的凝结水集中收集后,再输送至循环水系统,实现对装置上废弃凝结水的低成本回收利用。
[0007]
所述连续重整装置还设有三联取样器,所述三联取样器通过第一排水管连通到所述出水管。
[0008]
所述加氢改质装置还包括汽轮机真空抽气器,所述汽轮机真空抽气器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到所述出水管,且所述第二排水管处于第一排水管的下游。
[0009]
所述加氢改质装置的柴油加氢改质汽包通过管路连通到所述地下污水池。
[0010]
所述除氧器、汽轮机、真空抽气器、四联取样器、三联取样器以及汽轮机真空抽气器的出水口处的管道上均设有闸阀。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
图1是除氧器乏汽的处理和凝结水的再利用的流程图;
[0013]
图2是改进后的凝结水的再利用的流程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连续重整装置,11-除氧器,12-汽轮机,13-真空抽气器,14-四联取样器,15-混合罐,16-上进水管,17-下进水管,18-三联取样器,19-第一排水管,2-加氢改质装置,21-地下污水池,22-汽轮机真空抽气器,23-柴油加氢改质汽包,24-第二排水管,25-外送泵,3-出水管,4-中水回用装置,5-污水处理厂,6-循环水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基于设计思想而做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有一个更加清楚的理解,在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有必要对现有的工业节水和凝结水的再利用做简单介绍。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首要途径。工业上采用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等实现水的重复利用,并通过用水网络的集成化对其进行优化。随着节水意识的提升,炼厂采取了多种方式对生产装置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相对宏量的浓盐水、蒸汽凝结水、汽包排污水等的回收技术比较成熟。通过浓盐水回收、中水回用、凝结水热量回收、锅炉给水回用等技术,已经实现了将装置产生的大部分废水排水进行重复利用。但某些装置排水由于排放流量较小,未进行集中合理的回收,同样造成了较大的浪费。因此,对此类排水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有助于提升炼厂的精细化节水能力。参照图1所示,经过梳理发现,10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1和180万吨/年加氢改质装置2中,存在较多的"少量但连续排放"的常压凝结水排水点(三台汽轮机的真空抽气器13所产凝结水、除氧器11的连续排水等),这些排水直接现场排放至污水沟并汇集至污水处理厂5。经过污水处理厂5处理后,再经中水回用装置4处理后用作循环水场6的补水。由于上述排水水质较好,不需进一步处理即可达到回用的指标,现有流程经过污水处理厂5和中水回用装置4,大大增加了处理成本。另外,除氧器除氧过程产生的乏汽就地现场放空,造成浪费。
[0017]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参照图2和图3所示,该常压凝结水集成回收用系统包括连续
重整装置1和加氢改质装置2,连续重整装置1和加氢改质装置2之间通过出水管3连通。连续重整装置1内设有除氧器11、汽轮机12、真空抽气器13、四联取样器14以及混合罐15,除氧器11和四联取样器14均通过上进水管16连通到混合罐15的上部,也就是说除氧器11和四联取样器14产生的凝结水通过上进水管16送入混合罐15,汽轮机12和真空抽气器13均通过下进水管17连通到混合罐15的中部,也就是说汽轮机12和真空抽气器13产生的凝结水通过下进水管17送入混合罐15,一方面节省管路,另一方面也是便于收集凝结水,出水管3连通到混合罐15的出水口处,连续重整装置1还设有三联取样器18,三联取样器18通过第一排水管19连通到出水管3,由于三联取样器18所在连续重整装置1的位置离混合罐15较远,故三联取样器18产出的凝结水直接通过第一排水管19连通到出水管3。加氢改质装置2包括地下污水池21和汽轮机真空抽气器22,混合罐15的下部通过出水管3连通到地下污水池21,汽轮机真空抽气器22通过第二排水管24连通到出水管3,且第二排水管24处于第一排水管19的下游。加氢改质装置2的柴油加氢改质汽包23通过管路连通到地下污水池21;连续重整装置1产生的凝结水通过出水管3流入地下污水池21,加氢改质装置2产生的凝结水自柴油加氢改质汽包23流入到地下污水池21内,地下污水池21内设有外送泵25,外送泵25通过管路连通到循环水回水管线,同时循环水回水管线也通过管路连通到中水回用装置4,中水回用装置4的进水端通过管路连通到污水处理厂5。同时除氧器11、汽轮机12、真空抽气器13、四联取样器14、三联取样器18以及汽轮机真空抽气器22的出水口处的管道上均设有闸阀。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除氧器11、汽轮机12、真空抽气器13、四联取样器14产生的凝结水通过管路流入混合罐15,通过上述除氧器11、汽轮机12、真空抽气器13、四联取样器14的出水口处设有闸阀,控制闸阀的开启和关闭,混合罐15内的凝结水通过出水管流入加氢改质装置2的地下污水池21,加氢改质装置2的汽轮机真空抽气器22和柴油加氢改质汽包23产生的凝结水直接送入地下污水池21,由于凝结水自身是由于蒸汽遇冷液化,相对于循环水场所用的水品质相差不大,可以直接使用,地下污水池21内的外送泵25将凝结水送入通过管路连通到循环水回水管线,实现了在尽可能低的处理成本下实现对水的节约利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将各排水点的凝结水集中收集后,再输送至循环水系统,实现对装置上废弃凝结水的低成本回收利用。据估算,该废弃凝结水回收系统可回收凝结水4t/h补充至循环水场6,能够节约新鲜水3.36万吨 /年,节约水费约10万元/年。
[0019]
上述的混合罐15(型号:d101)、除氧器11(型号:ds410)、汽轮机12(型号:k-201)、真空抽气器13(型号:k-202)、汽轮机真空抽气器22(型号:0255-c-101)、闸阀(型号:dn20)、地下污水池21(型号:su401)和外送泵25(型号:p40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多做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