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桉树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5043327发布日期:2021-05-14 11:2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新型桉树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药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桉树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农业生产中,肥料可以提供作物生长的养分;农药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而将肥料和农药混合制成药肥,一次施用便可实现既能为作物提供生长养分,又能防治作物病虫害。
3.在桉树幼苗的培育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危害桉树幼苗生长的病虫害有叶斑病、青枯病、炭疽病、灰霉病、天牛和蚜虫等,其中灰霉病是华南地区桉树苗木的常见病害,可导致苗木嫩茎、嫩枝及叶片呈腐烂型坏死或全株死亡,桉树幼苗上的灰霉病严重危害着桉树幼苗的培育成活率。化学药剂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常用方法,但长期使用单一化学药剂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通常加大化学药剂的施用剂量,这样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并引发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一些列问题。
4.中国专利cn201810759419.3,公开了法尼醇在织植物灰霉病防治中作物杀菌增效剂的应用,并具体公开了将法尼醇和苯醚甲环唑或多菌灵进行复配时可以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5.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研制农药新产品和防治抗性病虫害的一种有效快捷的方式。不同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筛选出具增效作用的复配农药,能够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延缓病虫害抗性的产生,目前关于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或唑菌酯复配还未见有报道。
6.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桉树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其既可以为桉树幼苗的生长提供养分,又可以有效防治桉树幼苗上的红蜘蛛。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9.新型桉树专用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杀菌组合物1.5

10%、水溶性肥料20

60%、分散剂3

5%、润湿剂1

4%,填料补充100%;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由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或唑菌酯复配而成。
10.作为优选,所述水溶性肥料选自硅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钾、氯化铵、硝酸钾、硫酸锌和四水八硼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湿剂选自皂角粉、拉开粉bx、蚕沙和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选自硅藻土、膨润土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作为优选,所述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

30:15

1。
12.作为优选,所述法尼醇和唑菌酯的质量比为1

50:10

1。
13.作为优选,所述新型桉树专用肥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使用时,将本发明的新型桉树专用肥用清水稀释后,叶面喷施。
14.本发明还提供了将所述新型桉树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将杀菌组合物、水溶性肥料、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在混合均匀,即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的新型桉树专用肥既含有肥料成分又含有农药成分,一次施肥既可为桉树幼苗提供生长所需养分,又能有效防治桉树幼苗灰霉病,可以提高桉树幼苗培育的成活率,有利于桉树幼苗培育工作的进展。
17.(2)本发明新型桉树专用肥杀菌组合物由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或唑菌酯复配而成,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或唑菌酯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进行复配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桉树幼苗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据此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可以降低农药残留量,缓轻环境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或唑菌酯的室内生物活性测试
20.试验对象:采自桉树幼苗上的灰霉病病原菌菌落,在实验室内分离纯化,获取灰霉病病原菌;
21.供试药剂:97.5%法尼醇,93%双炔酰菌胺原药,95%唑菌酯原药,上述试剂均为市售;
22.试验方法:
23.1.将各供试药剂用丙酮溶解,用0.1%吐温

80稀释分别配制单剂母液,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及每组配比混剂均按等比方法设置5

6个梯度质量浓度,备用;
24.2.在无菌的条件下将预先融化的pda培养基定量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摇均。等量倒入4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含药平板,同时设只含丙酮和0.1%吐温

80的空白对照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
25.3.在无菌的条件下,用直径为5mm的灭菌打孔器在病原菌菌落边缘打孔,制成直径为5mm的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后置于25℃的培养箱中培养。
26.4.待空白对照菌落的直径达培养皿直径的2/3以上时,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以此计算各处理的菌丝生长抑制率,用dps软件对药剂浓度对数值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处理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运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27.菌丝生长抑制率(%)=[(空白对照菌落直径-5)-(药剂处理菌落直径-5)]/[(空白对照菌落直径-5)]
×
100;
[0028]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
×
100;
[0029]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
×
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
×

剂中b的百分含量;
[0030]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
100。
[0031]
按照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实验结果见表1

2。
[0032]
表1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复配对桉树幼苗灰霉病病原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33][0034][0035]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在质量比为1

30:15

1的范围内复配时,对桉树幼苗灰霉病病原菌的共毒系数均都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
[0036]
表2法尼醇和唑菌酯复配对桉树幼苗灰霉病病原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37]
药剂名称及配比ec50(mg/l)atittictc法尼醇19.38
‑‑
100
‑‑
唑菌酯2.24
‑‑
865.18
‑‑
法尼醇1:唑菌酯101.721126.74795.62141.62法尼醇1:唑菌酯80.971997.94780.16256.09法尼醇1:唑菌酯60.812392.59755.87316.54法尼醇1:唑菌酯40.633076.19712.14431.96法尼醇1:唑菌酯31.121730.36673.88256.77法尼醇1:唑菌酯21.431355.24610.12222.13法尼醇1:唑菌酯12.18888.99482.59184.21法尼醇3:唑菌酯14.25456.00291.29156.54法尼醇5:唑菌酯13.54547.46227.53240.61
法尼醇7:唑菌酯12.56757.03195.65386.94法尼醇9:唑菌酯15.77335.88176.52190.28法尼醇12:唑菌酯17.35263.67158.86165.98法尼醇15:唑菌酯14.29451.75147.82305.60
[0038]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法尼醇和唑菌酯在质量比为1

15:10

1的范围内复配时,对桉树幼苗灰霉病病原菌的共毒系数均都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
[0039]
综上所述,本发明新型桉树专用肥中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对桉树幼苗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在使用本发明的桉树专用肥时既可以补充桉树生长所需的养分,又可以有效防除桉树幼苗灰霉病,可以保证桉树幼苗的培育成活率。
[0040]
实施例2
[0041]
新型桉树专用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杀菌组合物4%、氯化铵60%、木质素磺酸钙4%、蚕沙2%,膨润土补充100%;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由法尼醇和唑菌酯复配而成,所述法尼醇和唑菌酯的质量为1:4。
[0042]
实施例3
[0043]
新型桉树专用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杀菌组合物3.5%、四水八硼酸钠5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皂角粉2.5%,硅藻土补充100%;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由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复配而成,所述法尼醇和双炔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7。
[0044]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