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41042发布日期:2021-08-10 16:4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cvd气相沉积法是目前生产高品质石墨烯的最佳方法,其通过封闭环境下在高温铜箔上通入含碳气体,高温分解碳原子在铜箔表面有序排列生成石墨烯,其生产的石墨烯品质高,但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无法规模化生产等缺点。目前规模化生产方法为氧化还原法,存在着成本高、污染大,产品缺陷多等问题,限制了石墨烯产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品质连续生产、高产量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氮气置换并保持反应器内为0.1-1mpa;

2)按1000-1300nm3/h速度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启动反应器的加热系统,将催化剂加热熔融,而且升温至1500℃<t≤1600℃并保持;

3)连续向反应器中通入5-100nm3/h含碳气体及1-50nm3/h掺杂气体,反应温度t保持在1500℃<t≤1600℃,反应0.3-0.5s形成掺杂石墨烯,掺杂石墨烯随尾气吹出反应器,经收集、酸洗去除夹带催化剂,水洗干燥得掺杂石墨烯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的含碳气体为烷烃。

进一步的,所述烷烃为天然气或甲烷。

进一步的,所述掺杂气体为氨气和乙硼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掺杂气体与含碳气体的摩尔比为1:1-1:5。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铜和钴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物中的铜和钴的摩尔比例为5:1-2:1。

进一步的,所述酸洗采用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为5:1。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的加热系统为中频加热系统或电阻加热系统。

进一步的,步骤3)中的尾气经压缩机压缩后部分循环使用。

有益效果:

1、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方法开创性的使用熔融的铜、钴作为催化剂及传热质,铜催化剂降低了碳碳键的形成键能,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形成形成碳六环结构石墨烯,掺杂原子取代碳六环中的一个碳原子,形成掺杂石墨烯,钴催化剂能够提高氮、硼与碳原子形成化学键活性,提高掺杂量,钴起催化掺杂氮原子形成碳氮键、掺杂硼原子形成碳硼键,掺氮石墨烯的掺氮形式以石墨氮和吡啶氮为主。

2、在反应气中掺入氨气或乙硼烷气体,氨气和乙硼烷具有很强的氮、硼原子掺杂能力,产品掺杂元素含量高,且不引入其它杂质元素,合成石墨烯同步掺杂,形成掺氮、掺硼或氮硼双掺杂石墨烯,掺氮石墨烯的掺氮形式以石墨氮和吡啶氮为主。掺杂氮呈负电荷、掺杂硼呈正电荷,通过掺杂打开石墨烯电子能带隙,提高电子载流能力,是很好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

3、生产的掺杂石墨烯随尾气吹出反应器,经收集实现连续采出,本方法可实现石墨烯的连续生产,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达100kg-150kg/h),与cvd法相比,石墨烯产率提高几十倍,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可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4、本发明实现高品质掺杂石墨烯连续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说明书附图

图1a为掺杂石墨烯产品的电子显微镜扫描图谱;

图1b为掺杂石墨烯产品的电子显微镜扫描图谱;

图2为掺杂石墨烯产品拉曼光谱分析图;

图3为掺杂石墨烯产品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将1000l铜颗粒和500l钴颗粒催化剂清洗后,置于3000l反应器中,将反应器抽真空至10kpa,再向系统中通入氮气至正压,反复操作三次至系统氮气压力保持为0.1mpa;

2)按1000nm3/h速度通入氮气,启动电加热系统,将铜、钴颗粒加热熔融为铜钴熔融液,并升温至1600度;

3)连续向熔融液中通入10nm3/h天然气及2.5nm3/h氨气,生成掺氮石墨烯随尾气吹出反应器;

4)掺氮石墨烯经收集,尾气经压缩机压缩后部分循环使用,所得产品经硫酸和双氧水混合溶液进行酸洗去除催化剂,水洗干燥得掺氮石墨烯成品,制得掺氮2%石墨烯。

实施例2

1)将1000l铜颗粒和500l钴颗粒催化剂清洗后,置于3000l反应器中,将反应器抽真空至10kpa,再向系统中通入氮气至正压,反复操作三次至系统氮气压力保持为0.1mpa;

2)按1000nm3/h速度通入氮气,启动电加热系统,将铜、钴颗粒加热熔融为铜钴熔融液,并升温至1600度;

3)连续向熔融液中通入10nm3/h天然气及2.5nm3/h乙硼烷,生成掺硼石墨烯随尾气吹出反应器;

4)掺硼石墨烯经收集,尾气经压缩机压缩后部分循环使用,所得产品经硫酸和双氧水混合溶液进行酸洗去除催化剂,水洗干燥得掺氮石墨烯成品,制得掺硼1%石墨烯。

实施例3

1)将1000l铜颗粒和500l钴颗粒催化剂清洗后,置于3000l反应器中,将反应器抽真空至10kpa,再向系统中通入氮气至正压,反复操作三次至系统氮气压力保持为0.1mpa;

2)按1000nm3/h速度通入氮气,启动电加热系统,将铜、钴颗粒加热熔融为铜钴熔融液,并升温至1600度;

3)连续向熔融液中通入10nm3/h天然气、3nm3/h氨气及2nm3/h乙硼烷,生成氮硼双掺杂石墨烯随尾气吹出反应器;

4)氮硼双掺杂石墨烯经收集,尾气经压缩机压缩后部分循环使用,所得产品经硫酸和双氧水混合溶液进行酸洗去除催化剂,水洗干燥得氮硼双掺杂石墨烯成品,制得掺氮2.4%掺硼0.8%石墨烯。

反应器的材质包括耐温不锈钢、耐火材料、石墨等组成,反应腔内径不低于1.2m。

实施例1制备的掺杂石墨烯成品的显微镜扫描图如图1a和1b所示,可见产品为薄层片状结构,且高度褶皱;拉曼光谱分析图如图2所示,产品d峰非常小,说明产品分子缺陷小。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如图3所示,掺杂石墨烯在afm下观测到的厚度在3nm;掺杂石墨烯原子层数在9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氮气置换并保持反应器内为0.1-1mpa;

2)按1000-1300nm3/h速度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启动反应器的加热系统,将催化剂加热熔融,而且升温至1500℃<t≤1600℃并保持;

3)连续向反应器中通入5-100nm3/h含碳气体及1-50nm3/h掺杂气体,反应温度t保持在1500℃<t≤1600℃,反应0.3-0.5s形成掺杂石墨烯,掺杂石墨烯随尾气吹出反应器,经收集、酸洗去除夹带催化剂,水洗干燥得掺杂石墨烯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气体为烷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烃为天然气或甲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气体为氨气和乙硼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气体与含碳气体的摩尔比为1: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铜和钴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的铜和钴的摩尔比例为5: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采用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为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的加热系统为中频加热系统或电阻加热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尾气经压缩机压缩后部分循环使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化合成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特制的石墨烯反应器中,将催化剂加热熔融;2)向反应器中连续通入含碳气体和掺杂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碳六环结构石墨烯,掺杂原子取代碳六环中的一个碳原子,形成掺杂石墨烯,3)掺杂石墨烯随尾气吹出反应器,经收集、酸洗去除夹带催化剂,水洗干燥后制得掺杂石墨烯成品。4)尾气经压缩机压缩后部分循环使用。本发明实现高品质掺杂石墨烯连续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掺杂氮呈负电荷、掺杂硼呈正电荷,通过掺杂打开石墨烯电子能带隙,提高电子载流能力,是很好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戴百雄;尉茂;汪应军;吴勇;宫庭;熊传宗;徐善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7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