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可靠的微生物菌肥培养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29624215发布日期:2022-04-13 14:0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可靠的微生物菌肥培养检测装置

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微生物菌肥培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接种剂或菌肥等,是指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按其产品剂型可以划分为液剂、粉剂和颗粒三种剂型,液体类的微生物菌肥是将菌种进行发酵而成,在对液体菌肥进行发酵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搅拌,且需要进行供氧确保活菌的含量,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液体菌肥的培养供氧大多是采用在培养罐底部进行供氧,这样的供氧方式容易出现供氧不充分且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微生物菌肥培养过程中供氧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微生物菌肥培养检测装置。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微生物菌肥培养检测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培养箱,培养箱与地面之间安装有支撑伸缩结构,支撑伸缩结构能够使得培养箱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培养箱内底面中部设有分割结构使得培养箱内下部形成两个培养腔,分割装置上方转动安装轴线沿前后方向的转动管,转动管前端贯穿培养箱前侧且与之密封转动连接,转动管前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供氧装置,转动管外周密封转动安装与之同轴的套筒,转动管外周开设数个均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套筒内,套筒外周设有与之同轴的过滤筒,转动管的两端分别贯穿过滤筒的对应侧,过滤筒内壁固定安装数块均布的第一叶片,培养箱内装有液体菌肥,液体菌肥液面位于分割装置与转动管之间,过滤筒底部与分割装置接触配合,套筒底部设有数个沿其轴线均布能间歇与之内部相通的配重出气装置,配重出气装置在过滤筒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间歇与套筒内部相通从而向从分割结构上方流过的液体菌肥进行供氧。
5.进一步的,所述的配重出气装置包括开设于套筒底部沿其轴线方向均布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均开设与套筒内部相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均安装向培养箱内出气的单向阀,第一凹槽外侧均通过支架转动安装配重滚轮,配重滚轮与过滤筒内壁滚动配合,且配重滚轮与第一凹槽密封接触配合,配重滚轮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布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均能与第一凹槽密封对接,配重滚轮两侧均开设数个与第二凹槽相通的第三通孔。
6.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筒上方转动安装转轴,转轴前端贯穿培养箱对应侧且与之密封转动连接,转轴外周固定安装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过滤筒外周接触配合,培养箱顶面固定安装两块沿转轴左右对称分布的弧形板,弧形板下端分别位于过滤筒上部两侧,培养箱前侧开设与之内部相通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位于两弧形板前端下方,第四通孔内底面
固定安装导板,导板内端顶部与过滤筒前端上部接触且齐平,导板外端位于培养箱前方,转轴与转动管之间设有联动结构使得转轴随转动管的转动而转动。
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伸缩结构包括培养箱底部四角处铰接安装的活动端朝上的液压杆,液压杆下端铰接安装于地面。
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割结构包括培养箱地面中部拱形的凸起,过滤筒底部与凸起顶部接触配合。
9.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箱下方转动安装连接轴,连接轴与凸起共轴线,连接轴外周与凸起底部滚动配合。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联动结构包括转轴前端外侧固定套装的第一齿轮,转动管前端外侧固定套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
11.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水平放置的培养箱通过拱形凸起将培养箱底部分为两个培养腔对液体菌肥进行培养,且通过同侧的液压杆的缓慢伸长与收缩使得培养箱向交替向一侧进行倾斜,从而使得一个培养腔内的液体菌肥向另一侧的培养腔流动,从而对培养箱内部的液体菌肥进行搅拌混匀,同时采用液压杆作为整个装置的动力驱动,通过培养腔内部的液体菌肥的流动驱动过滤筒及转动管转动的方式,在配重滚轮的配合下,使得套筒与培养箱内间歇性的行程通路,从而向流过凸起处的液体菌肥供氧,从而在搅拌的过程中进行供氧且在液体菌肥深度较浅的凸起处上方进行供氧,使得供氧更加充分和均匀;同时本发明利用液体菌肥流动时产生的动能,通过转动管的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从而将粘附于过滤筒外周的有机杂质进行清理,不仅在搅拌的过程中将液体菌肥中的有机杂质进行过滤,且对其进行同一清理,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液体菌肥培养环境,确保液体菌肥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a向视图的放大图。
14.图3是图2中b向视图的放大图。
15.图4是图2中ⅰ局部的放大图。
16.图5是图2中ⅱ局部的放大图。
17.图中,1、培养箱;2、进料口;3、出料口;4、凸起;5、培养腔;6、转动管;7、过滤筒;8、套筒;9、第一叶片;10、液压杆;11、第一通孔;12、配重滚轮;13、第一凹槽;14、第二通孔;15、第二凹槽;16、第三通孔;17、弧形板;18、转轴;19、螺旋叶片;20、第四通孔;21、导板;22、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4、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微生物菌肥培养检测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培养箱1,培养箱1顶面开设可密封封堵的进料口2,培养箱1底部一侧开设可密封封堵的出料口3,培养箱1底部四角处于地面分别铰接安装活动端朝上的液压杆10,培养箱1内部装有液体菌肥,培养箱1内底面中部可以设计成向培养箱1内部呈拱形的凸起4,从而将培养箱1分为左右两个培养腔5,液体菌肥液面位于凸起4上方,在凸起4的作用下使得培养箱1内中部为内径缩小的状态,这样设计是为了通过一侧的两根液压杆10缓慢伸长,另一侧的两根液压杆10同时缓慢收缩,从而使得培养箱10向一侧倾斜,培养箱1一侧的液体菌肥经过凸起4向另一侧的培养腔5流动,从而对培养箱1进行摇晃,且由于凸起4为拱形结构整个培养箱类似于水平放置的沙漏结构,使得两个培养腔5内部的液体菌肥经过凸起4处的液面最低,这样对液体菌肥进行充氧更加均匀和充分。
24.培养箱1内中部设有轴向沿前后方向的转动管6,转动管6的前端贯穿培养箱1前侧壁且与之密封转动连接,转动管6的后端转动连接培养箱1后侧内壁,转动管6的外周套设与之同轴的过滤筒7,转动管6的两端分别贯穿过滤筒7的对应侧,转动辊6前端通过旋转接头与供氧装置连接,过滤筒7底面与凸起4外侧滚动配合,转动管6的外周套设与之同轴的套筒8,转动管6的两端分别贯穿套筒8的对应侧且与之密封转动连接,套筒8位于过滤筒7内部,培养箱1内部液体菌肥的液面位于转动管6下方,过滤筒7内侧壁安装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一叶片9,每组第一叶片9均包括数块呈环形均布的第一叶片9,第一叶片9均位于过滤筒7与套筒8之间,这样设计是为了两侧的液压杆10分别进行缓慢伸长与收缩使得培养箱10向一侧倾斜的过程中,一侧培养腔5内部的液体菌肥经过凸起4向另一侧培养腔5流动,同时确保液体菌肥的液面始终位于转动管6下方,液体菌肥的流动推动位于过滤筒7下部的第一叶片9及过滤筒7缓慢转动,从而可以利用液体菌肥的流动作为过滤筒7转动的动力来源,这样就无需再外设电机等装置驱动过滤筒7转动,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且能减少电机工作时对培养箱1的震动。
25.转动管6外周开设数组沿其轴线方向均布的第一通孔11,每组第一通孔11均包括数个呈环形均布的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均位于套筒8内部,套筒8底部通过支架转动安
装数个沿其轴线均布的配重滚轮12,套筒8的底部均开设与配重滚轮12一一对应的截面为弧形的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均开设与套筒8内部相通的竖向的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均安装有自套筒8向外部的单向阀,配重滚轮12外周同时与过滤筒7内壁、对应的第一凹槽13滚动配合,这样设计是为了当过滤筒7在缓慢转动的过程中,配重滚轮12作为配重使得套筒8不随之滚动,且配重滚轮12在过滤筒7的作用下滚动;且第一凹槽13的沿转动管6轴向的长度大于配重滚轮12的长度,配重滚轮12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布的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15均能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3对接且第二凹槽15外端外侧与第一凹槽13密封接触配合,配重滚轮12的两侧分别开设数个与第一凹槽13相通的第三通孔16,在使用时,供氧装置向转动管6内进行供氧,转动管6外周的第一通孔11向套筒8内部进行充氧,当配重滚轮12的第二凹槽15均不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3对接时,所有的配重滚轮12外周与第一凹槽13密封接触配合,从而使得单向阀无法向外部释放氧气,从而套筒8内部的氧气压力大;当配重滚轮12的第二凹槽15转动至第一凹槽13下方与之对接时,如图3所示,第二通孔14、第二凹槽15及第三通孔16与培养箱1形成通路,如图4所示,由于套筒8内部的氧气压力大,因此氧气经过单向阀、第二凹槽15、第三通孔16向培养箱1内进行供氧,且此时培养箱1内一侧的培养腔5内部的液体菌肥向另一侧的培养腔5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经过凸起4处的液体菌肥深度最小,此时在凸起4处向流动的液体菌肥进行充氧,能够确保对液体菌肥进行均匀的充氧,且在凸起4处的液体菌肥深度小,充氧量会更加充分,确保充入的氧气满足液体菌肥中微生物的需氧量,相比传统的在某一位置进行定点供氧,采用配重滚轮12沿转动管6轴线方向分布的方式向液体菌肥供氧,供氧更为充分与均匀。
26.培养箱1内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沿转动管6轴线对称分布的弧形板17,如图1中所示出,两弧形板17之间设有沿前后方向的转轴18,转轴18过滤筒7正上方,转轴18后端转动安装于培养箱1后侧壁,转轴18的外端贯穿培养箱1对应侧且与之密封转动连接,转轴18前端外侧固定套装第一齿轮22,转动管6前端外周固定套装第二齿轮23,第二齿轮23与第一齿轮22啮合配合,这样设计是为了利用过滤筒7转动时的动能,过滤筒7的转动带动转动管6转动,通过第二齿轮23与第一齿轮22的啮合,使得转轴18随转动管6转动;转轴18的外周固定安装螺旋叶片19,螺旋叶片19的外周与过滤筒7外周接触配合,弧形板17的下端分别位于过滤筒7上部两侧,培养箱1前侧开设斜向下的第四通孔20,第四通孔20内底面固定安装斜向下的导板21,导板21的内端顶部与过滤筒7前侧顶部齐平且接触配合,导板21的外端位于培养箱1外侧,第四通孔20位于螺旋叶片19前侧,其侧视图如图4中所示出,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在对液体菌肥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会有有机杂质生成,且在液体菌肥自一侧的培养腔5向另一侧的培养腔5流动的过程中,液体菌肥能够流过过滤筒7,有机杂质无法通过过滤筒7,且有机杂质会粘附在过滤筒7外周,当过滤筒7在第一叶片9的作用下转动至螺旋叶片19下方时,转动的螺旋叶片19将粘附在过滤筒7外周的有机杂质刮起并向一侧的弧形板17上方推动,随着螺旋叶片19的转动带动弧形板17上方的有机杂质向培养箱1前侧移动并沿导板21经过第四通孔20向外部排出,这样不仅能够在每次倾斜培养箱1对液体菌肥进行搅拌供氧的过程中,将粘附在过滤筒7外周的有机杂质进行清理,从而确保液体菌肥的培养效果。
27.培养箱1下方转动安装沿前后方向的连接轴24,连接轴24位于凸起4凹面一侧且与之转动配合,当培养箱1向一侧倾斜时,连接轴24作为培养箱1转动的支点,从而能够使得培养箱1的倾斜更加稳定。
28.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