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62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臭氧发生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管。
目前,在许多消毒、灭菌或除臭装置中被广泛使用的臭氧发生管,一般是采用灯丝内电极,将玻璃管抽真空,然后加上惰性气体制作而成。这类臭氧发生管不仅制作工艺复杂,而且运输时易损坏,容易造成惰性气体泄漏而无法工作,寿命较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的臭氧发生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臭氧发生管,它有一根玻璃管(1),玻璃管(1)的二端设有管套(2),管套(2)上设有高压电源接头(5),玻璃管(1)的表面设有金属网状外电极(3),其要点是在玻璃管(1)的内壁设有用金属丝网或金属箔制成的内电极(4)。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示玻璃管;(2)表示管套;(3)表示金属网状外电极;(4)表示内电极;(5)表示高压电源接头。
如图所示,当接头(5)接通高压电源时,高压电输至外电极(3)和内电极(4),从而形成延面高电压放电,产生臭氧。由于玻璃管(1)内壁的内电极(4)由金属丝网或金属箔制成,因此玻璃管内无需抽真空并充入惰性气体,即可形成延面高电压放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工艺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臭氧发生管,它具有一根玻璃管(1),玻璃管二端设有管套(2),套管(2)上设有高压电源接头(5),玻璃管(1)的表面还设有金属网状外电极(3),其特征在于玻璃管(1)的内壁设有金属丝网或金属箔制成的内电极(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管。该臭氧发生管由玻璃管、管套、金属网状外电极、高压电源接头等构成,其特点是在玻璃管内壁设有用金属丝网或金属箔制成的内电极。它是根据延面高压放电的原理,产生臭氧,无需在玻璃管内充入惰性气体。制作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消毒、灭菌、除臭装置中。
文档编号C01B13/11GK2354921SQ9821030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15日
发明者何朝辉 申请人:何朝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