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钧窑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573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钧窑器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瓷器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钧窑器皿。
【背景技术】
[0002]钧窑瓷器以其釉质乳光莹润、釉色五彩斑斓而闻名遐迩,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钧瓷釉具有蛋白石的质感和光泽,并呈现出一系列深浅不等的蓝色、乳白色,色泽如青玛瑙和蓝宝石等;釉面质地细腻,润滑如玉。现有的钧窑瓷器外壁均为各色彩釉、底部加施酱褐色护胎釉,色彩过于繁杂,缺少纹理质感,且底部酱褐色护胎釉色彩深浅不一,影响美感。护胎釉釉面平滑,不适宜在玻璃或光滑漆面的家具上摆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钧窑器皿,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钧窑器皿,所述器皿的内壁釉层为黑色满釉,器皿的外壁为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构成的两层釉面,所述底层釉面为深蓝或黑色,外层釉面为乳白色,且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结合后形成纵横交错的纹路。
[0005]所述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结合后形成的纹路宽度为2_3mm。
[0006]有益效果
[0007]1、本实用新型的钧窑器皿内壁设置成满釉方便了清洗,同时具有艺术欣赏性;
[0008]2、本实用新型的钧窑器皿外壁的两层釉面互相交融,形成纵横交错的蚯蚓走泥纹纹路,提高了钧窑器皿的艺术欣赏性;
[0009]3、本实用新型的钧窑器皿外壁的纹路肉眼观察宽度在2-3毫米、纵横交错的蚯蚓走泥纹纹路增强了了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钧窑器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所示,一种钧窑器皿,所述器皿I的内壁釉层为黑色满釉,器皿I的外壁为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构成的两层釉面,所述底层釉面为深蓝或黑色,外层釉面为乳白色,且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结合后形成纵横交错的纹路。所述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结合后形成的纹路宽度为2-3_。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钧窑器皿的制作过程中胎土的原料配比为:神屋西寺土 65%、铝含量80%的铝矿石35%。制作过程为:1、胎土加工,神屋西寺土、铝矿石粗碎后加入球磨罐,磨制8小时。球磨罐中材料、水、球磨子的比例为:1:1.3:1.3,铝矿石被粉碎成筛余200目的颗粒。2、泥料陈腐,磨制后的胎土放入泥料池陈腐,时间为72小时以上。3、泥料排空,陈腐过的泥料经练泥机排空,排空压力0.8以上。4、拉坯成型,排空后的泥条手工拉坯成型。5、泥坯晾晒,拉坯成型的泥坯放置在通风条件较好的环境下自然晾干,忌太阳直射。6、素烧,自然瞭干的泥还装入窖炉烧制至9600c。7、釉料加工,下层釉料为100%黄土,俗称黑药,直接放入球磨罐中磨制3小时。上层釉料为黄长石、石英、方解石、本药、滑石、牛骨、钛白粉、氧化锡按45:15:15:20:3:2:0.5:1比例配置后放入球磨罐加工18个小时。8、上釉,烧制好的素坯按先后顺序分两次直接蘸下层釉料和上层釉料。9、烧制,蘸过釉的瓷坯再次装入窑炉烧制至1300°C。本实用新型的钧窑器皿内壁设置成满釉方便了清洗,同时具有艺术欣赏性;并且外壁的两层釉面互相交融,形成纵横交错的蚯蚓走泥纹纹路,提高了钧窑器皿的艺术欣赏性。
【主权项】
1.一种钧窑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的内壁釉层为黑色满釉,器皿的外壁为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构成的两层釉面,所述底层釉面为深蓝或黑色,外层釉面为乳白色,且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结合后形成纵横交错的纹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窑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结合后形成的纹路宽度为2-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钧窑器皿所述器皿的内壁釉层为黑色满釉,器皿的外壁为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构成的两层釉面,所述底层釉面为深蓝或黑色,外层釉面为乳白色,且底层釉面和外层釉面结合后形成纵横交错的纹路。本实用新型的钧窑器皿内壁设置成满釉方便了清洗,同时具有艺术欣赏性;器皿外壁的两层釉面互相交融,形成纵横交错的蚯蚓走泥纹纹路,提高了钧窑器皿的艺术欣赏性;器皿外壁的纹路肉眼观察宽度在2-3毫米、纵横交错的蚯蚓走泥纹纹路增强了视觉效果。
【IPC分类】C04B41-86
【公开号】CN204434511
【申请号】CN201420729878
【发明人】李俊锋
【申请人】郏县神前传奇陶瓷钧瓷厂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