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新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Ⅰ和蕨菜高黄烷醇Ⅱ及其分离鉴定方法

文档序号:351258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种新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Ⅰ和蕨菜高黄烷醇Ⅱ及其分离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种新的化合物一蕨菜高黄烷醇I (C16H16O6)、蕨菜高黄烷醇 II (C22H18O7)及其分离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黄烷醇类化合物是指以2-苯基二氢色原酮为母核而C-3、C-4羟基化衍生的一类化合物,高黄烷醇是指B环通过一个亚甲基与C环的C-2位相连的一类黄烷醇类化合物。黄烷醇类化合物是多种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由于其显著的生物、药理活性及独特的可塑性结构,近百年来引起化学工作者们浓厚的研究兴趣。据有关文献报道,许多黄烷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HIV病毒、抗肿瘤、抗诱变、抗氧化等诸多活性,可用于生产药物、保健(功能)食品、功能性化妆品及食品抗氧化剂等广泛领域,是一类研究价值高、应用前景广的化合物。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别名拳头菜、龙爪菜、如意菜等,其根茎或全草可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蕨菜富含黄酮,其70%乙醇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但截止目前,蕨菜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药物等活性确切物质基础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了探讨蕨菜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从中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成分,揭示蕨菜总黄酮抗氧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机制,我们对蕨菜对蕨菜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分离研究,从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制备薄层等分离技术获得两个新的黄烷醇类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I、蕨菜高黄烷醇II。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种新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I、蕨菜高黄烷醇II,为生产药物、保健食品、功能性化妆品及食品抗氧化剂提供候选化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蕨菜为原料,分离提取蕨菜高黄烷醇I、蕨菜高黄烷醇II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蕨菜高黄烷醇I、蕨菜高黄烷醇II的结构鉴定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的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I,其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I还可以制备成含有上述结构式的化合物及其盐或衍生物,其中蕨菜高黄烷醇I的盐或衍生物可以使用但不限于如下五种A.该化合物的3-0H与2' -OH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醚衍生物,示例结构式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的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I,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2. 一种新的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II,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3.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含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及其盐或衍生物
4. 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含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及其盐或衍生物
5.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所述的蕨菜高黄烷醇I、蕨菜高黄烷醇II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5. 1、取干蕨菜粉碎,过40目筛,获得蕨菜干粉;5. 2、将蕨菜干粉以乙醚为脱脂剂、采用索氏提取法45 50°C下脱脂至乙醚回流液无色,取出蕨菜干粉,挥尽蕨菜干粉中残留的乙醚,获脱脂蕨菜粉;5. 3、将脱脂蕨菜粉按料液比1:10 (g: mL)加入80%的乙醇,温度80°C冷凝回流提取 3 5小时,提取3次,过滤,合并3次的滤液,即为脱脂蕨菜粉80%的乙醇提取液;5. 4、在旋转蒸发器中,脱脂蕨菜粉80%的乙醇提取液在温度60 65°C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提取液无乙醇味,获得浓缩液;在浓缩液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至密度1. 1 1. 3g/ mL ;再加入与浓缩液等体积的石油醚萃取,石油醚萃取操作中,上层为萃取液石油醚,下层为水溶液A ;萃取6 10次,合并萃取液石油醚;回收萃取液石油醚中的石油醚,剩余的残渣为石油醚相;水溶液A经温度65 70°C水浴加热,浓缩并挥去水溶液A中残留的石油醚, 调节水溶液A的密度为1. 1 1. 3g/mL,加入与水溶液A等体积的氯仿萃取,氯仿萃取操作中,下层为萃取液氯仿,上层为水溶液B,萃取6 10次,合并萃取液氯仿,回收萃取液氯仿, 剩余的残渣为氯仿相;水溶液B经65 70°C水浴加热,浓缩并挥去残留的氯仿,调节水溶液B的密度为1. 1 1. 3g/mL,加入与水溶液B等体积的乙酸乙脂萃取,乙酸乙脂萃取操作中,上层为乙酸乙脂萃取液,下层为水溶液C,萃取6 10次,合并乙酸乙脂萃取液,回收乙酸乙脂萃取液中的乙酸乙脂,剩余的残渣为蕨菜粉80%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脂相;5. 5、将蕨菜粉80%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脂相在温度60 70°C条件下烘干得烘干物,加按质量体积比50mg ImL,将烘干物溶解于甲醇中,按烘干物的质量加入200 300目硅胶搅拌均勻,挥去甲醇,得到上柱样品;取烘干物质量10倍的200 300目硅胶干法装柱,将上柱样品干法上样,乙酸乙酯为洗脱剂洗脱,回收乙酸乙酯,残渣为乙酸乙酯洗脱部分;5. 6、加按质量体积比50mg:lmL,在乙酸乙酯洗脱部分加入90%的甲醇水溶液,使其溶解,用微孔滤膜过滤,滤液采用葡聚糖凝胶柱以90%的甲醇水溶液洗脱,每5 IOmL为1馏分,对每个馏分采用薄层层析(TLC)检测,根据薄层层析(TLC)检测结果对成分相同的馏分进行合并,获得6个段,分别命名为乙1、乙2、乙3、乙4、乙5、乙6,其中乙3段以氯仿-甲醇=1:1系统经葡聚糖凝胶柱再次柱层析,获得粗单体Pl和粗单体P2,粗单体Pl的主成分为蕨菜高黄烷醇I,其含量50 53%,粗单体P2的主成分为蕨菜高黄烷醇II,其含量40 45% ;5.7、将粗单体Pl和粗单体P2分别以薄层硅胶制备硅胶板,进行制备分离,分别获得纯度为80%的蕨菜高黄烷醇I和纯度为85%的蕨菜高黄烷醇II ;将纯度为80%的蕨菜高黄烷醇I和纯度为85%的蕨菜高黄烷醇II分别进行葡聚糖凝胶柱以甲醇洗脱,甲醇重结晶,分别获得纯度高达98. 9%蕨菜高黄烷醇I、纯度高达98. 2%的蕨菜高黄烷醇I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蕨菜高黄烷醇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滤膜过滤的滤膜孔径为0. 45 μ 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蕨菜高黄烷醇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LC检测的检测条件为硅胶GF254薄层板,乙酸乙酯甲醇水=20:1:0. 5为展开剂,365nm紫外下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蕨菜高黄烷醇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聚糖凝胶柱型号为S印hadex LH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两种新化合物蕨菜高黄烷醇Ⅰ、蕨菜高黄烷醇Ⅱ的分离制备方法及结构鉴定方法。本发明蕨菜高黄烷醇Ⅰ、蕨菜高黄烷醇Ⅱ的结构式如下。
文档编号C07D493/04GK102503921SQ2011103445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张莉, 陈乃东, 陈乃富, 陈存武, 陈适 申请人:陈乃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