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0454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



背景技术:

现有微生物培养皿(culturedish)是德国细菌学家juliusrichardpetri于1887年设计,又称为petridish,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在无菌操作过程中使用现有微生物培养皿,手容易接触到平皿边缘而将杂菌带到平皿边缘,平皿在操作察看过程容易将杂菌带入平皿内,使平皿内培养基长出杂菌菌落。手需要不停操作使用物品,不可避免接触到未灭菌物品,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将使手粘附酒精,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现有培养皿不便操作,用手很难不接触到平皿边缘。使用现有平皿进行无菌操作时,也容易使无菌风将物品、工具上粘附杂菌吹入平皿,产生污染。

目前,虽然也存在一些减小了污染风险的培养皿,如专利cn203530308u公开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该培养皿包括皿盒、内盘、皿盒凹槽和内盘托柄,内盘托柄可沿皿盒凹槽将内盘推入皿盒底部,使内盘上方敞口整体由皿盒上方玻璃遮挡,但是,为了使得内盘能够推入皿盒内,皿盒的顶部玻璃与内盘的顶部之间必然会存在间隙,该间隙也会使得该内盘内易染菌,也容易使无菌风将物品、工具上粘附杂菌吹入平皿,产生污染,另外,即使皿盒和内盘能够紧密咬合,但是如果二者之间咬合得过于紧密的话,不利于内盘向皿盒内的推入,给使用带来了不便,也降低了培养皿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培养皿。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一篇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方形微生物培养皿(cn203530308u),包括皿盒和内盘,内盘上有内盘托柄,皿盒上有皿盒凹槽,组成方形微生物培养皿的全部零部件由透明玻璃制成。皿盒为方形扁平空心盒状,有一侧面敞口,其余五面为封闭,内盘为方形扁平空心盘状,上方敞口。通过内盘托柄沿着皿盒凹槽可将内盘推入皿盒底部,内盘和皿盒可紧密咬合。本发明用于微生物培养,操作简便,污染风险小。

通过对比,本专利申请与上述专利公开文献存在本质的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降低了污染风险的改进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所述培养皿包括皿盒和内盘,所述皿盒为方形扁平空心盒状立方体,五面封闭,一侧面呈敞开状态,所述内盘为方形扁平盘状,顶部呈敞开状态,该内盘能够从皿盒的敞开侧面装入皿盒内,其顶部整体能够被皿盒的上方顶部遮挡,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与皿盒的敞开侧面同侧的一侧面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紧密遮闭。

而且,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与皿盒的敞开侧面同侧的一侧面的水平外端延伸至皿盒外,皿盒外的一侧面的上、下两端与皿盒的上、下两平面相齐平,皿盒外的一侧面的左、右两端与皿盒的左、右平面相齐平。

而且,所述内盘的两端外侧下缘对称设有内盘托柄,皿盒的敞开出口端下缘与内盘托柄相对应制有皿盒凹槽,通过内盘托柄可沿皿盒凹槽将内盘推入皿盒的底部,使内盘上方敞口整体由皿盒上方玻璃遮挡。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培养皿结构简单,其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与皿盒的敞开侧面同侧的一侧面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紧密遮闭,使得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一侧面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进行遮闭,进而能够将内盘遮闭在皿盒内,较好地阻止了污染菌进入到内盘内,进一步降低了污染风险,同时,该种结构也使得内盘更易于向皿盒内推入,给使用带来便利,提高了培养皿的使用寿命。

2、本培养皿的内盘的两端外侧下缘对称设有内盘托柄,皿盒的敞开出口端下缘与内盘托柄相对应制有皿盒凹槽,通过内盘托柄可沿皿盒凹槽将内盘推入皿盒的底部,使内盘上方敞口整体由皿盒上方玻璃遮挡,本培养皿的该种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内盘托柄和皿盒凹槽的设置使得使用者不必再触碰到内盘即可进行操作,进一步降低了污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未详细描述的结构、连接关系及方法,均可以理解为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

一种改进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培养皿包括皿盒1和内盘2,所述皿盒为方形扁平空心盒状立方体,五面封闭,一侧面呈敞开状态,所述内盘为方 形扁平盘状,顶部呈敞开状态,该内盘能够从皿盒的敞开侧面装入皿盒内,其顶部整体能够被皿盒的上方顶部遮挡。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

⑴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与皿盒的敞开侧面同侧的一侧面5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紧密遮闭。例如,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与皿盒的敞开侧面同侧的一侧面的水平外端延伸至皿盒外4,皿盒外的一侧面的上、下两端3与皿盒的上、下两平面相齐平,皿盒外的一侧面的左、右两端8与皿盒的左、右平面相齐平。

本培养皿结构简单,其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与皿盒的敞开侧面同侧的一侧面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紧密遮闭,使得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一侧面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进行遮闭,进而能够将内盘遮闭在皿盒内,较好地阻止了污染菌进入到内盘内,进一步降低了污染风险,同时,该种结构也使得内盘更易于向皿盒内推入,给使用带来便利,提高了培养皿的使用寿命。

⑵所述内盘的两端外侧下缘对称设有内盘托柄6,皿盒的敞开出口端下缘与内盘托柄相对应制有皿盒凹槽7,通过内盘托柄可沿皿盒凹槽将内盘推入皿盒的底部,使内盘上方敞口整体由皿盒上方玻璃遮挡。

本培养皿的该种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内盘托柄和皿盒凹槽的设置使得使用者不必再触碰到内盘即可进行操作,进一步降低了污染风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所述培养皿包括皿盒和内盘,该内盘能够从皿盒的敞开侧面装入皿盒内,其顶部整体能够被皿盒的上方顶部遮挡,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与皿盒的敞开侧面同侧的一侧面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紧密遮闭本培养皿结构简单,其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与皿盒的敞开侧面同侧的一侧面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紧密遮闭,使得内盘装入皿盒内后的内盘的一侧面能够将皿盒的敞开侧面进行遮闭,进而能够将内盘遮闭在皿盒内,较好地阻止了污染菌进入到内盘内,进一步降低了污染风险,同时,该种结构也使得内盘更易于向皿盒内推入,给使用带来便利,提高了培养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闻建华;傅红;闻铭远;梁少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领世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2.25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