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韧3D打印板材专用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380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韧的3d打印汽车轻量化板材专用改性材料。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实际上是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叠层制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被应用于产品原型、模具制造以及艺术创作、珠宝制作等领域,替代这些传统依赖的精细加工工艺。另外,3d打印技术逐渐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建筑、服装、航空等领域,为创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一种应用日益广泛的工程塑料,abs具有刚性好,冲击强度高、耐低温、耐化学药品性、机械强度和电器性能优良,耐热、表面硬度高,易于加工,加工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泽好,容易制成玻纤增强产品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喷涂金属、电镀、焊接和粘接等二次加工。但是它的某些缺点,制约了它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共混合金化改性是abs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使abs性能更加优异,从而拓宽了它的应用领域。

汽车轻量化对于降低油耗,减少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汽车轻量化主要采取材料轻量化和结构轻量化相结合的方式,而汽车零部件的各种先进成型技术也是轻量化的核心之一。3d打印汽车轻量化板材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选用abs高胶粉作为增韧剂改善abs的韧性,得到抗冲击性能优异的3d打印汽车板材专用改性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板材的增韧性专用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abs与增韧剂,相容剂,抗氧剂等按不同配比进行熔融共混,以实现交联,增韧改性,最后得到可用于3d打印板材的增韧改性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3d打印板材的增韧专用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abs75-90份,增韧剂5-15份,相容剂3-7份,抗氧剂0.1-1.0份;

(2)所述增韧剂为abs高胶粉;所述相容剂为sma;所述抗氧剂剂为3114、dstp、1024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增韧板材专用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分散在abs树脂当中的增韧剂可及时有效的吸收冲击的能量;

(2)本发明的增韧板材专用料具有较低的收缩比,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产品尺寸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阐述的是一种可3d打印板材的增韧专用料,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1)一种3d打印板材的增韧专用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abs75份,增韧剂15份,相容剂5份,抗氧剂0.5份;

(2)本发明中,所述的增韧剂为abs高胶粉具有良好的韧性,可均匀的分布于abs树脂当中,在该材料或制件受到冲击时,均匀分散在abs树脂当中的增韧剂可及时有效的吸收冲击的能量,从而提高增强abs的韧性;

(3)本发明所述的相容剂剂为sma;所述抗氧剂为3114、dstp、1024中的一种或几种;

(4)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实验料通过3d打印耗材生产线进行挤出,得到适用于3d打印板材的增韧专用料,其中挤出机的6段温度依次为190℃、190℃、190℃、200℃、200℃、220℃。螺杆转速为110r/min,喂料速度为4.6r/min。

实施例二

(1)一种3d打印板材的增韧专用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abs90份,增韧剂5份,相容剂3份,抗氧剂1.0份;

(2)本发明中,所述的增韧剂为abs高胶粉具有良好的韧性,可均匀的分布于abs树脂当中,在该材料或制件受到冲击时,均匀分散在abs树脂当中的增韧剂可及时有效的吸收冲击的能量,从而提高增强abs的韧性;

(3)本发明所述的相容剂剂为sma;所述抗氧剂为3114、dstp、1024中的一种或几种;

(4)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实验料通过3d打印耗材生产线进行挤出,得到适用于3d打印板材的增韧专用料,其中挤出机的6段温度依次为195℃、195℃、195℃、200℃、200℃、225℃。螺杆转速为115r/min,喂料速度为4.6r/min。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工艺流程,制备的3d打印板材专用料具有较高的韧性,打印出的制品尺寸稳定并具有精美的外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3D打印板材专用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ABS75‑90份,增韧剂5‑15份,相容剂3‑7份,抗氧剂0.1‑1.0份;本发明针对性的采用ABS高胶粉作为增韧剂,增韧ABS在熔融挤出过程中,增韧剂均匀的分布于ABS树脂当中,在该材料或制件受到冲击时,均匀分散在ABS树脂当中的增韧剂可及时有效的吸收冲击的能量,从而提高增强ABS的韧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聪;刘刚;谢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7.11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