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氧头孢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82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拉氧头孢钠的新用途,具体涉及拉氧头孢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拉氧头孢钠的抗菌谱与头孢噻肟近似,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克雷白杆菌、各型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等常对该品高度敏感。对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此外,由于该品的耐β-内酰胺酶的性能强,微生物对该品很少发生耐药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氧头孢钠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拉氧头孢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拉氧头孢钠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一种拉氧头孢钠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拉氧头孢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进一步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进一步地,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上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半夏粉碎,用65~7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20%乙醇洗脱9个柱体积,再用65%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收集65%洗脱液,减压浓缩得65%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65%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65:1、35:1、15:1和7: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2:1、7:1和1: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8%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1~15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用7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上述化合物(Ⅰ)在制备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上述拉氧头孢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拉氧头孢钠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拉氧头孢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拉氧头孢钠、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具有治疗作用;拉氧头孢钠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的药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分离方法:(a)将半夏(2kg)粉碎,用70%乙醇热回流提取(15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3L),依次用石油醚(3L×3次)、乙酸乙酯(3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3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D101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20%乙醇洗脱9个柱体积,再用65%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收集65%洗脱液,减压浓缩得65%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65%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65:1(9个柱体积)、35:1(10个柱体积)、15:1(8个柱体积)和7:1(8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2:1(6个柱体积)、7:1(7个柱体积)和1:1(6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8%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1~15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纯度大于98%)。结构确证:HR-ESI-MS显示[M+Na]+为m/z301.1244,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C15H18O5,不饱和度为7。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CD3OD,500MHz):H-1α(1.52,m),H-1β(1.18,m),H-2(1.68,m,2H),H-3α(1.82,m),H-3β(1.28,m),H-5(2.18,s),H-9α(1.51,d,J=13.8Hz),H-9β(2.22,d,J=13.8Hz),H-13(1.93,s),H-14(1.11,s),H-15a(3.12,d,J=11.8Hz),H-15b(2.81,d,J=11.8Hz);核磁共振碳谱数据δC(ppm,CD3OD,125MHz):41.1(CH2,1-C),20.3(CH2,2-C),35.4(CH2,3-C),61.9(C,4-C),54.8(CH,5-C),218.3(C,6-C),148.7(C,7-C),113.2(C,8-C),51.2(CH2,9-C),37.6(C,10-C),121.5(C,11-C),171.7(C,12-C),8.5(CH3,13-C),18.2(CH3,14-C),51.8(CH2,15-C)。氢谱和碳谱显示该化合物含有一个α,β-不饱和γ-内酯结构[δC148.7(C-7),113.2(C-8),121.5(C-11)和171.7(C-12)],一个半缩醛碳[δC113.2(C-8)],一个乙烯基甲基[δH1.93(3H,s,H-13);δC8.5(C-13)],一个甲基质子信号[δH1.11(3H,s,H-14);δC18.2(C-14)]以及一个1,1-取代环氧乙烷结构[δH3.12(1H,d,J=11.8Hz,H-15a)和2.81(1H,d,J=11.8Hz,H-15b);δC51.8(C-15)和61.9(C-4)]。HMBC谱中H2-15与C-3,C-4和C-5的相关性表明环氧乙烷位于C-4和C-15之间。结合核磁数据信息以及高分辨质谱信息可以看出这个化合物是典型的桉烷型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查阅文献发现,该化合物和已知化合物multistalactoneA具有相似的结构,通过和该化合物进行比较发现,新化合物中多了酮羰基碳信号。对该化合物的HMBC谱的解析中发现,H-5与C-6的相关性说明在新化合物中多出来的羰基碳信号基是位于C-6位的。ROESY谱中,Me-14与H-9α,Me-14与H2-15,以及H-9β与H-5的相关性表明H2-15和Me-14为α构型,H-5为β构型。综合氢谱、碳谱、HMBC谱和ROESY谱,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所示,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实施例2:药理作用本实施例使用阿霉素(14.5mg·kg-1)按渗透泵灌注要求填充,手术植入大鼠腹腔,通过渗透压恒释阿霉素诱发肾病综合征模型制备阿霉素肾病综合征(NS)大鼠模型,观察药物减少NS大鼠尿蛋白,降低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方面的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动物SPF级SD大鼠,雄性,体重180~200g,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所有大鼠均行动活跃、毛发光泽,两次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试纸条法)。1.2试剂与样品拉氧头孢钠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合物(Ⅰ)自制,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盐酸阿霉素(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氯化钠(广东总华化药厂有限公司),水合氯醛(天津津南区咸水沽工业园区),多项尿液检测试纸条(干式化学法)(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马斯亮蓝试剂盒(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FITC荧光素标记兔抗大鼠IgG(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3仪器ALZET2004型渗透缓释泵(美国DURECT公司),代谢笼(苏州市艾可林实验动物器材厂),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1000型电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EL204型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65-12manul动物无创血压测试仪(美国IITC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冰冻切片机(LeicaCM1800);荧光倒置显微镜(NIKONTE2000-S)。1.4大鼠分组及模型制备1.4.1阿霉素渗透泵的准备Alzet2004D渗透泵(0.25±5)μL·h-1,28d)。填充前称取各渗透泵质量并记录,按渗透泵填充要求灌充阿霉素生理盐水溶液(14.5mg·kg-1),称量灌注后各渗透泵质量并记录,以灌注前后渗透泵质量的差值计算灌注体积,灌注体积小于要求填充体积90%,抽空重新填充;填充合格的透泵浸入37℃无菌生理盐水中,备用。1.4.2渗透泵的植入SD大鼠60只,雄性,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挑选50只大鼠以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背部朝上固定,于右肾下方2cm位置开口并将阿霉素渗透泵植入肾脏上方,缝合肌肉层及皮层,术后每只老鼠肌注青霉素0.2mL/只;另外10只,同样操作,仅置入渗透泵同样大小塑胶,假手术处置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期间以尿蛋白试纸监测造模情况,造模两周后,收集24h尿液,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尿蛋白含量,造模组和正常组比较无差异的予以剔除,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50mg·kg-1)和拉氧头孢钠组(80mg·kg-1)、化合物(Ⅰ)组(80mg·kg-1)、拉氧头孢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40mg·kg-1拉氧头孢钠+40mg·kg-1化合物(Ⅰ)】。适应环境1周后,连续灌胃给药7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ig等量的生理盐水。1.524h尿蛋白测定实验给药4周后将各组大鼠装入代谢笼收集24h尿液,考马斯亮蓝法定量测定24h尿蛋白量,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变化。1.6血清指标测定实验末次给药后1h,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1.7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结果2.1对NS模型大鼠对NS尿蛋白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24h尿蛋白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拉氧头孢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尿蛋白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拉氧头孢钠组、化合物(Ⅰ)组尿蛋白降低(P<0.05)。结果见表1。2.2对NS模型大鼠肾功能指标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大鼠BUN,Cr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拉氧头孢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BUN,Cr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拉氧头孢钠组、化合物(Ⅰ)组大鼠BUN,Cr水平下降(P<0.05)。实验结果见表1。表1对NS模型大鼠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组别尿蛋白mgBUN/mmol·L-1SCr/μmol·L-1空白对照组7.44±1.667.35±0.7623.26±2.37模型对照组109.86±9.6516.2±1.1546.2±2.27阳性对照组19.77±5.147.91±0.7420.29±2.53拉氧头孢钠组51.45±4.468.86±0.5922.74±2.76化合物(Ⅰ)组49.51±7.418.73±0.8223.37±1.84拉氧头孢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29.18±3.917.92±0.5620.93±0.32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局灶节段性肾炎、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近年来成人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及膜增殖性肾炎呈减少趋势,而系膜性IgA肾病呈增加趋势。阿霉素诱发大鼠肾病综合征是一个经典模型,阿霉素在体内相关酶的作用下,使细胞膜和细胞器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对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产生直接毒性作用而产生大量蛋白尿。渗透压缓释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恒速缓释给药方式,由药物、渗透压剂和半透膜组成,通过渗透压提供药物释放的驱动力,将所需试剂溶液按要求持续的、定量定点缓释到需要给药的部位。渗透泵植入实验动物体内针对特定部位给药(如脊髓、颅腔、肝脏、脾脏等),已成功运送上百种药剂,包括蛋白质、多肽、生长因子、抗生素、化疗药、激素、类固醇、siRNA。在动物给药、动物模型构建、药物筛选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微渗泵技术恒释阿霉素诱发肾病综合征模型,将阿霉素装入微渗泵里植入到大鼠腹腔,对阿霉素进行长期恒速微量释放,延长阿霉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时间,避免因注射引起的浓度波动。上述结果表明,拉氧头孢钠、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具有治疗作用;拉氧头孢钠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的药物。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