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棘白桑葚发酵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7475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果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沙棘白桑葚发酵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棘果实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表面呈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基部具有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顶端有残存花柱,果肉油润,质柔软。国内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g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25~1100mg,是猕猴桃的2~3倍。含糖7.5%~10%,含酸3%~5%。桑椹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生津润肠、乌发明目之佳果。桑葚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桑椹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延缓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椹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桑葚对脾脏有增强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它还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而现有技术中,所制备的山楂酒所用的配方及工艺仍然摆脱不了用酒精勾兑的弊端,口感较差,有明显的酒精勾兑味道;通过检索,也发现一些专利申请,同样采用酒精勾兑的方式,又掺杂了鹿茸、人参、虫草、枸杞等等,将山楂的纯正天然果香掩盖掉,同时也抹杀掉了山楂应有的营养成份和药用功效。本发明以沙棘和白桑葚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浸渍、低温发酵工艺,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有效处理沉淀,最终酿成入口醇厚饱满,酒体平衡,酸甜可口,回味愉悦的发酵水果酒。本产品达到了好喝、好看、有营养的三大特点。本发明利用白桑葚pH接近中性,果实颜色为白色的特性,将沙棘的果汁pH调整至适合酵母发酵的目的,制作一款沙棘白桑葚干白酒。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沙棘白桑葚发酵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棘白桑葚发酵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1)沙棘鲜果处理:剔除坏果、霉烂果、病虫果,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后喷洒亚硫酸溶液,总二氧化硫含量50~80mg/L;(2)榨汁:喷洒亚硫酸溶液后的沙棘鲜果榨汁,收集果汁;(3)白桑葚鲜果处理:剔除坏果、霉烂果、病虫果、果柄及其他杂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后在-18~-25℃下冷冻成冻果;(4)投料:先将白桑葚冻果投入到发酵罐内,再将沙棘果汁倒入发酵罐内;(5)酶解:发酵罐内添加0.3~0.6g/L的HC果胶酶,并将罐底部汁从罐顶喷淋至发酵罐内;(6)调糖:调总糖含量至200~230g/L,调总二氧化硫量至50~80mg/L;(7)发酵:将活化好的活性干酵母按280~360mg/L和发酵助剂FN502按0.1~0.5g/L加入到发酵罐中,在15~18℃下发酵,发酵至残糖≤3.0g/L时发酵结束,分离酒脚、皮渣;(8)发酵醪澄清:皂土和壳聚糖按8:1~30:1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0倍重量的水软化12~24h后,按6~20g/L加到发酵醪中,加入24h后搅拌,静止20d;(9)贮酒:将澄清后的发酵液置于贮罐贮酒,贮酒温度-3.5~-3℃,;3~5次倒罐,并添桶;(10)过滤:贮酒结束后,过滤沉淀及其他杂质;(11)酒液冷处理:过滤后的酒液-3.5~-3~2℃低温静置4~7d;(12)调配:将各批次酒液混合,调整酒精度至12±0.5%(v/v);(13)精滤:调配好的酒液精滤,制得沙棘白桑葚发酵酒。步骤(4)中白桑与沙棘果汁的重量比为1:1~1:5,调pH至3.2~3.8。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利用白桑葚pH接近中性,果实颜色为白色的特性,将沙棘的果汁pH调整至适合酵母发酵的pH,没有额外添加pH调节剂,因此口感更纯净。(2)本发明制备的沙棘白桑葚发酵酒不加水,因此干浸出物含量高,酒质好。(3)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添加剂少,饮用更健康。(4)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沙棘白桑葚发酵酒澄清透亮,无沉淀及悬浮物;果香和酒香浓馥幽郁,诸香和谐纯正;酒体完整,纯厚柔和,舒顺谐调;风格独特,酒体组分协调。附图说明图1为枸沙棘白桑葚发酵酒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沙棘鲜果处理:剔除坏果、霉烂果、病虫果,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后喷洒亚硫酸溶液,控制总二氧化硫含量50mg/L;(2)榨汁:喷洒亚硫酸溶液后的沙棘鲜果榨汁,收集果汁;(3)白桑葚鲜果处理:剔除坏果、霉烂果、病虫果、果柄及其他杂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后在-18℃下冷冻成冻果;(4)投料:先将5T白桑葚冻果投入到发酵罐内,再将5T沙棘果汁倒入发酵罐内,测得pH为3.24;(5)酶解:发酵罐内添加0.3g/L的HC果胶酶,并将罐底部汁从罐顶喷淋至发酵罐内;(6)调糖:调总糖含量至200g/L,调总二氧化硫量至50mg/L;(7)发酵:将活化好的活性干酵母按280mg/L和发酵助剂FN502按0.1g/L加入到发酵罐中,在15℃下发酵,发酵至残糖3.0g/L时发酵结束,分离酒脚、皮渣;(8)发酵醪澄清:皂土和壳聚糖按8:1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0倍重量的水软化12h后,按6g/L加到发酵醪中,加入24h后搅拌,静止20d;(9)贮酒:将澄清后的发酵液置于贮罐贮酒,贮酒温度-3.5℃,;3次倒罐,并添桶;(10)过滤:贮酒结束后,过滤沉淀及其他杂质;(11)酒液冷处理:顾虑后的酒液-3℃低温静置4d;(12)调配:将各批次酒液混合,调整酒精度11.5%(v/v);(13)精滤:调配好的酒液精滤,制得沙棘白桑葚发酵酒。实施例2(1)沙棘鲜果处理:剔除坏果、霉烂果、病虫果,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后喷洒亚硫酸溶液,总二氧化硫含量80mg/L;(2)榨汁:喷洒亚硫酸溶液后的沙棘鲜果榨汁,收集果汁;(3)白桑葚鲜果处理:剔除坏果、霉烂果、病虫果、果柄及其他杂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后在-25℃下冷冻成冻果;(4)投料:先将2T白桑葚冻果投入到发酵罐内,再将10T沙棘果汁倒入发酵罐内,测得pH为3.76;(5)酶解:发酵罐内添加0.6g/L的HC果胶酶,并将罐底部汁从罐顶喷淋至发酵罐内;(6)调糖:调总糖含量至230g/L,调总二氧化硫量至80mg/L;(7)发酵:将活化好的活性干酵母按360mg/L和发酵助剂FN502按0.5g/L加入到发酵罐中,在18℃下发酵,发酵至残糖2.0g/L时发酵结束,分离酒脚、皮渣;(8)发酵醪澄清:皂土和壳聚糖按30:1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0倍重量的水软化24h后,按20g/L加到发酵醪中,加入24h后搅拌,静止20d;(9)贮酒:将澄清后的发酵液置于贮罐贮酒,贮酒温度-3℃,;5次倒罐,并添桶;(10)过滤:贮酒结束后,过滤沉淀及其他杂质;(11)酒液冷处理:过滤后的酒液-3.5℃低温静置7d;(12)调配:将各批次酒液混合,调整酒精度至12.5%(v/v);(13)精滤:调配好的酒液精滤,制得沙棘白桑葚发酵酒。实施例3(1)沙棘鲜果处理:剔除坏果、霉烂果、病虫果,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后喷洒亚硫酸溶液,总二氧化硫含量65mg/L;(2)榨汁:喷洒亚硫酸溶液后的沙棘鲜果榨汁,收集果汁;(3)白桑葚鲜果处理:剔除坏果、霉烂果、病虫果、果柄及其他杂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后在-21℃下冷冻成冻果;(4)投料:先将4T白桑葚冻果投入到发酵罐内,再将10T沙棘果汁倒入发酵罐内,测得pH为3.76;(5)酶解:发酵罐内添加0.45g/L的HC果胶酶,并将罐底部汁从罐顶喷淋至发酵罐内;(6)调糖:调总糖含量至215g/L,调总二氧化硫量至65mg/L;(7)发酵:将活化好的活性干酵母按320mg/L和发酵助剂FN502按0.3g/L加入到发酵罐中,在16℃下发酵,发酵至残糖2.5g/L时发酵结束,分离酒脚、皮渣;(8)发酵醪澄清:皂土和壳聚糖按19:1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0倍重量的水软化18h后,按13g/L加到发酵醪中,加入24h后搅拌,静止20d;(9)贮酒:将澄清后的发酵液置于贮罐贮酒,贮酒温度-3.3℃,;4次倒罐,并添桶;(10)过滤:贮酒结束后,过滤沉淀及其他杂质;(11)酒液冷处理:过滤后的酒液-3.2℃低温静置5d;(12)调配:将各批次酒液混合,调整酒精度至12%(v/v);(13)精滤:调配好的酒液精滤,制得沙棘白桑葚发酵酒。实施例4发酵对比试验:运用白桑葚来调节沙棘汁中的酸度,达到适合发酵的pH。利用水果的特性,用两种或多种水果混合发酵的方法,取长补短。与传统沙棘果汁酒工艺作对比。对比试验1:沙棘原汁发酵,后期调pH。对比试验2:用碳酸钙调pH。对比试验3:加水稀释调pH。对比试验4:白桑葚处理,水果调pH。发酵对比试验工艺条件除步骤(4)外参照实施例3的工艺条件。对比试验1中步骤(4)为:将100L沙棘果汁倒入发酵罐内,测得pH为2.4。对比试验2中步骤(4)为:将100L沙棘果汁倒入发酵罐内,用碳酸钙调pH至3.7。对比试验3中步骤(4)为:将100L沙棘果汁倒入发酵罐内,加水稀释调pH至3.7。对比试验4中步骤(4)为:先将20L白桑葚冻果投入到发酵罐内,再将100L沙棘果汁倒入发酵罐内,测得pH为3.72。检测指标:发酵期间pH值、发酵速度(发酵至残糖2.5g/L时需要的时间)、沉淀情况、干浸出物(g/L)。结果见表1。由发酵对比试验分析可以看出:用白桑葚来调节沙棘汁中的酸度进行果汁发酵,发酵情况比其他三种情况好。表1发酵对比试验检测数据类别对比试验1对比试验2对比试验3对比试验4发酵结束时pH值2.93.83.23.8发酵速度(天)26182215沉淀情况中等最多最少中等干浸出物(g/L)28288~1430实施例5感官评价试验本试验主要考察实施例4和按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发酵酒在色泽、气味与滋味上的感官评价。评价内容:根据感官评价原则进行感官鉴别评价试验。以评价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发酵酒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差别度检验法。评价要求:环境要求:品评区:感官评价场所根据评价人数分成若干小区,室温:20℃,光源:全白荧光灯;准备区:用于制备样品和分发样品;具备加热、保温设施以及储藏设施、实验桌,排风系统;讨论区:用于评价前集中讲解评价要求和评价后结果呈现、讨论和解释。样品准备:参考实施例3的方法制得的发酵酒2批次作为标准品,标记为S1和S2。参考实施例1制得的发酵酒2批次;样品标记为A1和A2。参考实施例2制得的发酵酒2批次;样品标记为B1和B2。参考实施例4制得的发酵酒1批次;样品标记为D1、D2、D3和D4。样品顺序随机处理。区别检验时,尽量保证样品的视觉外观和温度一致。容器:葡萄酒品尝杯。味觉清洗剂:水。评价员的选择与筛选:根据带测试样品我们选择评价员10人,评价人员不准抽烟,不准将有异杂味的物品和有气味的化妆品带入评价现场。评价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鉴别区保持安静、清洁和空气清新。评价和评分力求客观公正、科学、准确。感官鉴别评价要求:色泽鉴别:取样品在散射光线下直接观察;澄清度鉴别:取样品在散射光线下直接观察;香气鉴别:取样品在室温下嗅其气味;滋味鉴别:品尝味道,品尝每个样品之前,用水漱口。评分标准见表2。评价过程:根据评价人员的感官鉴别结果,参照评分标准表2对各样品进行打分。其平均值即为样品的最后分值。感官评价报告:感官评价报告样表见表3。感官评价汇总见表4。表2感官评价评分标准表表3感官评价报告样表表4感官评价汇总表评价结论:结论:对发酵酒测试样品进行盲标编号与标准品进行评估产品差别度测试,结果表明,在色泽和滋味上差异较大,而在气味的对比上,差异较小。从数据上显示,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沙棘白桑葚发酵酒澄清透亮,无沉淀及悬浮物;果香和酒香浓馥幽郁,诸香和谐纯正;酒体完整,纯厚柔和,舒顺谐调;风格独特,酒体组分协调。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