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次反复多次利用的农林保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5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反复多次利用的农林保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共聚而成:

30份—80份单烯不饱和酸及其盐的单体A

0份—30份不同于单体A的单烯不饱和单体B

0份—20份含抗盐性能及不饱和双键单体C

0.001份—0.01份的交联单体D

其中:

所述的单体A含有3-6个碳原子的单烯不饱和一元酸和二元酸,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乙基丙烯酸;

所述的单体B,它们可以与单体A共聚并非交联,包括丙烯腈,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羟丙酯;

所述的单体C为单烯不饱和磺酸,包括乙烯基磺酸,烯丙基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乙酯,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磺酸或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所述的单体D包括分子内至少两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化合物,包括N,N-亚甲基-2-丙烯酰胺,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多次利用的农林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A优选丙烯酸;所述的单体B优选丙烯酰胺;所述的单体C优选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所述的单体D优选N,N亚甲基-2-丙烯酰胺。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多次利用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⑴将单体A、单体B、单体C和单体D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进行备料;

⑵用氢氧化钾对单体A进行中和,控制pH值为7.0;将单体B、单体C和单体D加入中和后的单体A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形成均一的单体料液;

⑶调整步骤⑵的料液温度为0℃;

⑷向步骤⑶的料液中吹氮气除氧30分钟,在低、中、高三段不同温度下加入不同的引发剂,使料液发生聚合;聚合3~5小时形成胶体,保温2小时,对胶体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100~120℃;然后粉碎研磨成4~10目,制得保水剂初品;

⑸对保水剂初品进行表面处理,调配表面处理液,然后以雾状形式均匀喷洒在保水剂颗粒表面,再次烘干,控制温度120~150℃得到本发明的多次反复利用的农林保水剂产品;所述的表面处理液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混合而成:醇类5~10份、有机交联剂0.1~3份、含醛类后处理剂0.001~0.01份、去离子水9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反复多次利用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类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有机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或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含醛类后处理剂为三聚甲醛或戊二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反复多次利用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中、高三段不同温度分别是0~10℃、10~50℃、50~80℃,低温对应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中高温对应的引发剂为热分解引发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反复多次利用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还原引发剂由氧化剂和还原剂一起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其中氧化剂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叔丁基过氧化物,还原剂为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低价金属盐、有机胺或抗坏血酸;所述的热分解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二者的一种或复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一种可反复多次利用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反应料液重量的1%-5%,其中氧化/还原引发剂为反应料液的0.1%份~3%,热分解引发剂用量为反应料液的0.5%-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