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捡卵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0995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捡卵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每年实施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治疗术已超过100万周期,该治疗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取卵,从卵泡液中提取卵冠丘复合物。然而目前实验室人员进行捡卵时仍使用巴氏吸管经酒精灯高温烧灼拉制的产品,该种捡卵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使用繁琐,效率低,装置易污染,拉制针尖端锐利及管径不均匀对卵母细胞存在致命损伤。因此亟需替代品来取代之。目前还未见捡卵效率高、无污染、对卵母细胞无损伤或损伤很小的捡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捡卵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捡卵针,设有针管、储存体和针栓;所述的针管为圆柱状,包括针尖、针梗和针尾;所述的储存体呈圆锥状,设于针梗上;从针尖至针尾的方向,所述的储存体的直径是逐渐增大的;储存体的腔体与针管的腔体相连通;所述的针栓与针尾相连接。

所述的储存体以针梗为中心轴。

所述的针尖的端口是平滑的。

所述的储存体的内表面是平滑的。

所述的针管和储存体是玻璃材质。

所述的针栓是塑料材质,内径为3.4mm。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捡卵针使用方便,捡卵快捷高效,无污染,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对卵母细胞造成损伤,显著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捡卵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针管 11.针尖

12.针梗 13.针尾

2.储存体 3.针栓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捡卵针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捡卵针设有针管1、储存体2和针栓3。所述的针管1为一圆柱形中空管,包括针尖11、针梗12和针尾13。所述的储存体2呈圆锥状,设于针梗12上,且以针梗12为中心轴。从针尖11至针尾13的方向,所述的储存体2的直径是逐渐增大的。储存体2的腔体与针管1的腔体相连通。所述的针尖11端口和所述的储存体2内表面都是平滑的,做了钝化处理。所述的针栓3与针尾1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捡卵针规格为:所述的针管1总长度为70.0mm,外径为1.2mm,内径为1.0mm;所述的储存体2长度为10.0mm,其直径最小端与针尖11端部的距离为40.0mm,储存体2的最大外径为5.2mm,壁厚0.2mm。但不仅限于以上规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捡卵针设有储存体2,可收集卵母细胞,因此较目前传统的自制捡卵针,该装置一次性转移卵冠丘复合物数量多,大大缩减了实验人员的捡卵时间,降低了因捡卵过程时间过长对卵母细胞造成的负面影响;所述的针管1为圆柱状,所述的储存体2为圆锥状,因此卵母细胞可从针管1平缓顺滑的被吸入至储存体2内,此外,针尖11端口和储存体2内表面都是平滑钝化处理的,以上设计均避免了对卵母细胞造成损伤;所述的针管1和储存体2均为硼酸盐玻璃材质,具有无细胞毒性、透明度高、强度大、耐高温消毒、表面光滑无粘滞性的特点;所述的针栓3为塑料材质;所述的针栓3用于连接国标1ml注射器乳头,其内径与国家1ml注射器的规格匹配,增加了本新型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捡卵针可制成一次性无菌成品,操作时可随时取用,使用方便、批次之间差异性低且避免了微生物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捡卵针使用方法为:捡卵时,取一只捡卵针,拆开外包装,连接1ml注射器乳头,缓慢抽吸注射器使卵母细胞从针尖11、针梗12缓慢顺滑的进入到储存体2中即可。该捡卵针使用方便,捡卵快捷高效,无污染,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对卵母细胞造成损伤,显著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