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6003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山茶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其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且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是一种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

现有技术中,山茶油在压制之前,对油茶籽进行清洗和去杂质大部分都是靠机器完成,在机器中配比一定比例的清洁液,对油茶籽进行翻滚清洗、分级、和烘干等工作,采取的压制办法都是采用物理机压为主,物理压制通过机械对油茶籽进行物理挤压,促使油茶籽的内部山茶油渗出,使得山茶油下落汇聚最终形成油液。

上述的方法,在前期工作时,因为机器存在死角,清洁液的配比如果不合理的话,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机器没办法智能的区分好籽与变质腐坏籽的区别,造成了成品中有很多混杂的次品籽,对后期的油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采用物理机压的方式,在机压过程中,因为山茶籽属于多纤维籽,会导致毛油中存在大量的杂质,而且渣籽堆积后,会对机压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以提高出油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包括压油组件及与所述压油组件连接的加工组件,所述压油组件包含高压仓本体,所述高压仓本体下固定设置有高压仓支架,所述高压仓本体上固定设置有排压口,所述增压器下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高压仓本体外固定设置有入籽口,所述连接管下固定连接设置有高压存籽箱,所述高压存籽箱下固定设置有出渣口;所述加工组件包含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上固定设置有油管,所述油管上方固定焊接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上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与高压仓本体固定焊接,所述出油管末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软管下固定焊接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架圈与高压仓本体固定焊接,所述第一支架圈下固定设置有送油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送油管末端固定设置有脱臭球,所述脱臭球下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增压器为内置型设计,所述入籽口为开放式设计,所述高压存籽箱为中空型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渣口旁固定设置有组隔板,所述出渣口为斜型设计,所述组隔板为内置型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层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设置有活性炭、麦饭石、硅藻土和皂土四层,且皆设置成圆形颗粒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管和所述出油管皆为铜管设计,所述油泵为内置型,所述连接软管为内置钢丝设计,所述脱酸球和脱臭球皆为正圆中空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脱臭球上固定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末端设置有出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把前期工作改变为人为操作,能够更好的对智能化的对油籽进行预处理;进行晾晒、脱壳和选优去杂,分选;分出饱满籽、干枯籽、发霉籽,烘干;将籽进行分组烘干,并摊开保持了受热均匀,封料;对不同分级的籽进行封料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和方便后期油品的优劣选择,优良的原料选择也对出油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通过把籽通过压油组件上的入籽口置入到高压仓本体内的,通过高压仓本体内的增压器,对下方存储籽的高压存籽箱进行高压压制,高压对内部增压,高压对籽进行了高压破壳,压制其内部的纤维组,迫使籽内的山茶油溢出,这样高压压制的方法提高了与物理压制相比,提高了出油率,压制后的渣滓会通过出渣口释出,而山茶油会通过组隔板,进行过滤,便于阻隔渣滓,山茶油下落后会落到过滤层,被过滤层内具有吸附和祛浊功能的活性炭、麦饭石、硅藻土和皂土,对山茶油进行物理加工吸附处理,然后山茶油通过油泵的吸取功能通过油管和送油管的传输后达到脱酸球进行脱酸处理后随着送油管继续传输到脱臭球进行脱臭处理,最后成品油会通过设置有单向阀的出油口释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内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过滤层示意图。

图中:1-出油口、2-压油组件、3-加工组件、21-高压仓本体、211-高压仓支架、22-排压口、23-增压器、231-连接管、24-入籽口、25-高压存籽箱、26-出渣口、27-组隔板、31-过滤层、311-活性炭、312-麦饭石、313-硅藻土、314-皂土、32-油管、321-油泵、33-出油管、331-连接软管、34-脱酸球、341-第一支架圈、342-送油管、35-脱臭球、351-单向阀。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山茶油加工设备,包括压油组件2及与所述压油组件连接的加工组件3,所述压油组件2包含高压仓本体21,所述高压仓本体21下固定设置有高压仓支架211,所述高压仓本体21上固定设置有排压口22,所述增压器23下固定设置有连接管231,所述高压仓本体21外固定设置有入籽口24,所述连接管231下固定连接设置有高压存籽箱25,所述高压存籽箱25下固定设置有出渣口26;所述加工组件3包含有过滤层31,所述过滤层31上固定设置有油管32,所述油管32上方固定焊接设置有油泵321,所述油泵321上固定连接有出油管33,所述出油管33与高压仓本体21固定焊接,所述出油管33末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软管331,所述软管331下固定焊接设置有第一支撑架341,所述第一支架圈341与高压仓本体21固定焊接,所述第一支架圈341下固定设置有送油管342。

请参阅图2,所述送油管342末端固定设置有脱臭球35,所述脱臭球35下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圈351。

请参阅图1,所述增压器23为内置型设计,所述入籽口24为开放式设计,所述高压存籽箱25为中空型设计。

请参阅图1,所述出渣口26旁固定设置有组隔板27,所述出渣口26为斜型设计,所述组隔板27为内置型设计。斜型设计便于渣滓的排出。

请参阅图3,所述过滤层31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设置有活性炭311、麦饭石312、硅藻土313和皂土314四层,且皆设置成圆形颗粒状,四层皆存有吸附和净化的作用,分层设计便于层层过滤。

请参阅图1,所述油管32和所述出油管33皆为铜管设计,所述油泵321为内置型,所述连接软管331为内置钢丝设计,所述脱酸球34和脱臭球35皆为正圆中空设计,铜管设计化学稳定性更强,内置钢丝增加了延展性和稳定性,中空设计便于山茶油的存储和除酸除臭工艺的进行。

请参阅图2,所述脱臭球35上固定设置有单向阀36,所述单向阀36末端设置有出油口1,设置单向阀36,防止山茶油的倒流。

综上,本发明中,首先通过把前期工作改变为人为操作,能够更好的对智能化的对油籽进行预处理:进行晾晒、脱壳和选优去杂;分选:分出饱满籽、干枯籽、发霉籽;烘干:将籽进行分组烘干,并摊开保持了受热均匀;封料:对不同分级的籽进行封料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和方便后期油品的优劣选择,优良的原料选择也对出油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通过把籽通过压油组件2上的入籽口24置入到高压仓本体21内的,通过高压仓本体21内的增压器23,对下方存储籽的高压存籽箱25进行高压压制,高压对内部增压,高压对籽进行了高压破壳,压制其内部的纤维组,迫使籽内的山茶油溢出,这样高压压制的方法提高了与物理压制相比,提高了出油率,压制后的渣滓会通过出渣口26释出,而山茶油会通过组隔板27,进行过滤,便于阻隔渣滓,山茶油下落后会落到过滤层31,被过滤层31内具有吸附和祛浊功能的活性炭311、麦饭石312、硅藻土313和皂土314,对山茶油进行物理加工吸附处理,然后山茶油通过油泵321的吸取功能通过油管32和送油管342的传输后达到脱酸球34进行脱酸处理后随着送油管342继续传输到脱臭球35进行脱臭处理,最后成品油会通过设置有单向阀36的出油口1释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