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极强抑烟作用的阻燃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3516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阻燃剂的研发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极强抑烟作用的阻燃剂。
背景技术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火,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火,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正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火是具备双重性格的“神”。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它是人类的朋友,有时是人类的敌人。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这些材料一般都是易燃或可燃的,由此引起火灾事故,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由于世界范围内阻燃防火呼声的日益高涨以及阻燃法规的日趋完善,直接促进了阻燃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为了解决合成材料的耐燃、抑烟、低毒等问题,确保合成材料使用的安全性,最有效的方法是添加一种高效、无毒的阻燃剂。阻燃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主要是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设计的,阻燃剂有多种类型,按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现有的阻燃剂虽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燃灭火作用,但在事故现场中,不仅仅是火会对人员造成危害,伴随着的浓烟更是致命的因素,而现有的阻燃剂在抑烟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低水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极强抑烟作用的阻燃剂,不仅具有吸热、覆盖隔离和转移作用,还能够在阻燃的过程中,抑制浓烟的产生。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极强抑烟作用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磷酸酯42-45份、乙二胺四乙酸20-25份、1,6-己二胺15-20份、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10-15份、硫酸铝8-10份、偏磷酸2-3份、蒸馏水30-3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6-己二胺使用温度为90-95℃的水浴锅加热溶解,趁热倒入磷酸酯中,在300-35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搅拌30-35分钟后降低搅拌速度,维持体系温度为40-50℃,滴加偏磷酸,滴加完后继续搅拌40-50分钟,然后在60-65℃下旋转蒸发除去馏出液,将剩余物质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65-70℃下干燥20-24小时;(2)将所得干燥物加入到圆底四口烧瓶中,启动搅拌器,同时通入氮气,并水浴加热升温至75-80℃,维持此温度,20-25分钟后滴加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滴加完后搅拌反应1-2小时,得到乳白色粘稠液后,加入制备好的氢氧化铝粉末,继续反应4-6小时,将所得反应物静置2-3小时,进行抽滤、洗涤、干燥即得所述阻燃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降低后的搅拌速度为230-250转/分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滴加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过程中,滴加速度控制在4-5滴/秒范围,反应温度在70-80℃范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铝溶解在蒸馏水中,缓慢升温,形成溶胶,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溶胶放入60-70℃烘箱中烘制1-2小时,得到透明固体,将固体在700-800℃的马弗炉中煅烧2-3小时,即得所述氢氧化铝粉末。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阻燃剂在阻燃过程中抑烟作用一般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极强抑烟作用的阻燃剂,聚磷酸铵中的磷、氮活性组分和金属氢氧化物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在燃烧过程中,含磷组分优先产生难燃性气体,当聚合物燃烧时,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膨松多层的均质炭层,起到隔热、隔氧、抑烟等作用,本发明制备的阻燃剂不仅具有吸热、覆盖隔离和转移作用,还能够在阻燃的过程中,抑制浓烟的产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具有极强抑烟作用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磷酸酯42份、乙二胺四乙酸20份、1,6-己二胺15份、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10份、硫酸铝8份、偏磷酸2份、蒸馏水3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6-己二胺使用温度为90℃的水浴锅加热溶解,趁热倒入磷酸酯中,在3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搅拌30分钟后降低搅拌速度,维持体系温度为40℃,滴加偏磷酸,滴加完后继续搅拌40分钟,然后在60℃下旋转蒸发除去馏出液,将剩余物质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65℃下干燥20小时;(2)将所得干燥物加入到圆底四口烧瓶中,启动搅拌器,同时通入氮气,并水浴加热升温至75℃,维持此温度,20分钟后滴加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滴加完后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乳白色粘稠液后,加入制备好的氢氧化铝粉末,继续反应4小时,将所得反应物静置2小时,进行抽滤、洗涤、干燥即得所述阻燃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降低后的搅拌速度为230转/分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滴加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过程中,滴加速度控制在4-5滴/秒范围,反应温度在70-80℃范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铝溶解在蒸馏水中,缓慢升温,形成溶胶,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溶胶放入60℃烘箱中烘制1小时,得到透明固体,将固体在700℃的马弗炉中煅烧2小时,即得所述氢氧化铝粉末。实施例2一种具有极强抑烟作用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磷酸酯43份、乙二胺四乙酸23份、1,6-己二胺18份、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13份、硫酸铝9份、偏磷酸2.5份、蒸馏水3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6-己二胺使用温度为93℃的水浴锅加热溶解,趁热倒入磷酸酯中,在33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搅拌33分钟后降低搅拌速度,维持体系温度为45℃,滴加偏磷酸,滴加完后继续搅拌45分钟,然后在63℃下旋转蒸发除去馏出液,将剩余物质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68℃下干燥22小时;(2)将所得干燥物加入到圆底四口烧瓶中,启动搅拌器,同时通入氮气,并水浴加热升温至78℃,维持此温度,22分钟后滴加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滴加完后搅拌反应1.5小时,得到乳白色粘稠液后,加入制备好的氢氧化铝粉末,继续反应5小时,将所得反应物静置2.5小时,进行抽滤、洗涤、干燥即得所述阻燃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降低后的搅拌速度为240转/分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滴加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过程中,滴加速度控制在4-5滴/秒范围,反应温度在70-80℃范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铝溶解在蒸馏水中,缓慢升温,形成溶胶,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溶胶放入65℃烘箱中烘制1.5小时,得到透明固体,将固体在750℃的马弗炉中煅烧2.5小时,即得所述氢氧化铝粉末。实施例3一种具有极强抑烟作用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磷酸酯45份、乙二胺四乙酸25份、1,6-己二胺20份、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15份、硫酸铝10份、偏磷酸3份、蒸馏水3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6-己二胺使用温度为95℃的水浴锅加热溶解,趁热倒入磷酸酯中,在35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搅拌35分钟后降低搅拌速度,维持体系温度为50℃,滴加偏磷酸,滴加完后继续搅拌50分钟,然后在65℃下旋转蒸发除去馏出液,将剩余物质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70℃下干燥24小时;(2)将所得干燥物加入到圆底四口烧瓶中,启动搅拌器,同时通入氮气,并水浴加热升温至80℃,维持此温度,25分钟后滴加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滴加完后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乳白色粘稠液后,加入制备好的氢氧化铝粉末,继续反应6小时,将所得反应物静置3小时,进行抽滤、洗涤、干燥即得所述阻燃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降低后的搅拌速度为250转/分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滴加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过程中,滴加速度控制在4-5滴/秒范围,反应温度在70-80℃范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铝溶解在蒸馏水中,缓慢升温,形成溶胶,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溶胶放入70℃烘箱中烘制2小时,得到透明固体,将固体在800℃的马弗炉中煅烧3小时,即得所述氢氧化铝粉末。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省略1,6-己二胺、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省略偏磷酸,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省略硫酸铝和蒸馏水,其余保持一致。对比实验分别使用实施例1-3的方法加工制备阻燃剂,同时以现有的磷酸酯阻燃剂作为对照,应用各组制备的阻燃剂,模拟火灾现场,将各组阻燃效果进行比较,效果如下表所示:项目最大烟释放速度(m2/s)平均烟释放速度(m2/s)总烟释放量(m2/kg)灭火效率提高(%)实施例10.050.021.530实施例20.040.011.233实施例30.050.021.431对比例10.130.093.510对比例20.110.083.212对比例30.190.124.06对照组0.230.164.6对照通过比较可知:本发明制备的磷系列阻燃剂,通过聚合改性,并且添加了金属氢氧化物,稳定性和透光性得到提高,不仅具有吸热、覆盖隔离和转移作用,还能够在阻燃的过程中,抑制浓烟的产生。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