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控制电缆的绝缘料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1352发布日期:2018-06-01 05:2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控制电缆的绝缘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与船舶配套的电缆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所用的 阻燃电缆基本都是采用阻燃绝缘料、阻燃包带、阻燃填充料、阻燃护套料。其不足在于 :当发生火灾时,电缆阻止火焰蔓延的性能不强,火焰容易向绝缘层蔓延,对船舶及人员的安全造 成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控制电缆的绝缘料的生产方法,通过对绝缘料材料的改进,提升阻燃能。

船用控制电缆的绝缘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三元乙丙橡胶50-60份、氯化聚乙烯20-26份投入密炼机中,在 102-108℃下混炼35-50min;然后向密炼机投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6-10份、N,N'-二(2-萘基)对苯二胺3-8份、硼酸钴2-4份、三(壬苯基)亚磷酸盐1-5份,混炼均匀;向密炼机投入聚乙二醇三甲氧基硅丙基醚2-8份、丙烯酸异丁酯6-10份、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1-4份、炭黑3-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1-5份、硬脂酸锌1-2份,混炼均匀,得胶料;将胶料在开炼机上翻练4-5次,出胶得胶片;胶片经干燥后,得绝缘料片。

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将三元乙丙橡胶53份、氯化聚乙烯22份投入密炼机中,在 105℃下混炼42min;然后向密炼机投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8份、N,N'-二(2-萘基)对苯二胺6份、硼酸钴3份、三(壬苯基)亚磷酸盐4份,混炼均匀;向密炼机投入聚乙二醇三甲氧基硅丙基醚4份、丙烯酸异丁酯7份、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3份、炭黑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4份、硬脂酸锌1.2份,混炼均匀,得胶料;将胶料在开炼机上翻练5次,出胶得胶片;胶片经干燥后,得绝缘料片。

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将三元乙丙橡胶53份、氯化聚乙烯22份投入密炼机中,在 104℃下混炼42min;然后向密炼机投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7份、N,N'-二(2-萘基)对苯二胺5份、硼酸钴2份、三(壬苯基)亚磷酸盐4份,混炼均匀;向密炼机投入聚乙二醇三甲氧基硅丙基醚6份、丙烯酸异丁酯8份、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3份、炭黑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2份、硬脂酸锌1.5份,混炼均匀,得胶料;将胶料在开炼机上翻练4次,出胶得胶片;胶片经干燥后,得绝缘料片。

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将三元乙丙橡胶58份、氯化聚乙烯23份投入密炼机中,在 104℃下混炼50min;然后向密炼机投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9份、N,N'-二(2-萘基)对苯二胺7份、硼酸钴4份、三(壬苯基)亚磷酸盐3份,混炼均匀;向密炼机投入聚乙二醇三甲氧基硅丙基醚6份、丙烯酸异丁酯9份、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3份、炭黑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2份、硬脂酸锌1.8份,混炼均匀,得胶料;将胶料在开炼机上翻练5次,出胶得胶片;胶片经干燥后,得绝缘料片。

本发明通过对绝缘料材料的改进,提升船用控制电缆的阻燃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三元乙丙橡胶53份、氯化聚乙烯22份投入密炼机中,在 105℃下混炼42min;然后向密炼机投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8份、N,N'-二(2-萘基)对苯二胺6份、硼酸钴3份、三(壬苯基)亚磷酸盐4份,混炼均匀;向密炼机投入聚乙二醇三甲氧基硅丙基醚4份、丙烯酸异丁酯7份、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3份、炭黑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4份、硬脂酸锌1.2份,混炼均匀,得胶料;将胶料在开炼机上翻练5次,出胶得胶片;胶片经干燥后,得绝缘料片。

实施例2

将三元乙丙橡胶53份、氯化聚乙烯22份投入密炼机中,在 104℃下混炼42min;然后向密炼机投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7份、N,N'-二(2-萘基)对苯二胺5份、硼酸钴2份、三(壬苯基)亚磷酸盐4份,混炼均匀;向密炼机投入聚乙二醇三甲氧基硅丙基醚6份、丙烯酸异丁酯8份、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3份、炭黑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2份、硬脂酸锌1.5份,混炼均匀,得胶料;将胶料在开炼机上翻练4次,出胶得胶片;胶片经干燥后,得绝缘料片。

实施例3

将三元乙丙橡胶58份、氯化聚乙烯23份投入密炼机中,在 104℃下混炼50min;然后向密炼机投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9份、N,N'-二(2-萘基)对苯二胺7份、硼酸钴4份、三(壬苯基)亚磷酸盐3份,混炼均匀;向密炼机投入聚乙二醇三甲氧基硅丙基醚6份、丙烯酸异丁酯9份、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3份、炭黑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2份、硬脂酸锌1.8份,混炼均匀,得胶料;将胶料在开炼机上翻练5次,出胶得胶片;胶片经干燥后,得绝缘料片。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