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防海绵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7495阅读:1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海绵制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三防海绵材料。
背景技术
: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用于清洁物品。人们常用的海绵包括:用木纤维素纤维或用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的两种海绵制品。由于用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的海绵成本低,用途广泛,吸水效果好,普遍被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制成常见的那些海绵拖把,并作为一种家庭常用的清洁用具;但是这种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海绵产品,其本身原料具有一定的环境污染性,无法降解再生;而且经长期使用后,容易变质、变硬,降低使用寿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环保生活用品,因此当人们越来越了解高分子材料发泡制成海绵产品存在环境污染并对人体产生影响后,一种采用木浆粕和/或竹浆粕原料,利用它们的木纤维素经过发泡工艺制成可降解的环保海绵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这种用木纤维素纤维制成的海绵制品存在原料成本高,制作工艺相对复杂等缺陷,但因为这是一种环保材料制成,对环境影响小,可以再生且不具环境污染,使用寿命长,因而一般的高档生活用具还是较多地选用这种海绵产品。现有技术的海绵产品功能比较单一,因此,继续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海绵产品。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菌,防螨,防潮作用的海绵材料,本发明的海绵材料加入了透水聚醚,具有强透水性,透气轻盈透汗,易干不潮,耐水洗,加入抗菌剂,抗菌防螨,达到sgs防螨高测试标准,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不刺激女性柔嫩的皮肤,安全舒适,适用于制作内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5-55份,聚合物多元醇10-20份,透水聚醚2-9份,异氰酸酯19-32份,水1.1-2.1份,硅油0.2-0.7份,三乙烯二胺0.09-0.18份,辛酸亚锡0.05-0.13份,抗黄剂2.4-3.8份,抗菌剂0.1-0.8份。进一步的,所述三防海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8-52份,聚合物多元醇13-16份,透水聚醚4-6份,异氰酸酯23-27份,水1.5-1.8份,硅油0.4-0.6份,三乙烯二胺0.14-0.16份,辛酸亚锡0.08-0.1份,抗黄剂3-3.5份,抗菌剂0.3-0.5份。进一步的,所述三防海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9份,聚合物多元醇15份,透水聚醚4.5份,异氰酸酯25份,水1.7份,硅油0.5份,三乙烯二胺0.15份,辛酸亚锡0.09份,抗黄剂3.2份,抗菌剂0.4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茶多酚、鲢鱼皮抗氧化肽、玉米抗氧化肽、大豆蛋白肽中的任一种。本发明中采用的抗黄剂,能够达到很好的抗氧化、抗黄变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负载型分子筛、铜离子负载型分子筛、锌离子负载型分子筛、甲壳素纤维、纳米石墨烯颗粒中的任一种。本发明中采用的银离子负载型分子筛、铜离子负载型分子筛、锌离子负载型分子筛、甲壳素纤维、纳米石墨烯颗粒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通过加入本发明中的抗氧化剂,既能够与本发明的原料组分充分兼容,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本发明的抗菌效果,能够抗菌防螨,达到sgs防螨高测试标准,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本发明可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加工制得。需注意的是,本申请发明人创造性的在海绵材料中将聚醚、聚合物多元醇、透水聚醚、异氰酸酯复配,达到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体现为具有强透水性,透气轻盈透汗,易干不潮,耐水洗的特点;同时加入抗菌剂,抗菌防螨,达到sgs防螨高测试标准,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不刺激女性柔嫩的皮肤,安全舒适,适用于制作内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9份,聚合物多元醇15份,透水聚醚4.5份,异氰酸酯25份,水1.7份,硅油0.5份,三乙烯二胺0.15份,辛酸亚锡0.09份,抗黄剂3.2份,抗菌剂0.4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鲢鱼皮抗氧化肽,本发明中采用的抗黄剂,能够达到很好的抗氧化、抗黄变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甲壳素纤维,通过加入本发明中的抗氧化剂,既能够与本发明的原料组分充分兼容,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本发明的抗菌效果,能够抗菌防螨,达到sgs防螨高测试标准,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需注意的是,本申请发明人创造性的在海绵材料中将聚醚、聚合物多元醇、透水聚醚、异氰酸酯复配,达到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体现为具有强透水性,透气轻盈透汗,易干不潮,耐水洗的特点;同时加入抗菌剂,抗菌防螨,达到sgs防螨高测试标准,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不刺激女性柔嫩的皮肤,安全舒适,适用于制作内衣。实施例2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8份,聚合物多元醇13份,透水聚醚4份,异氰酸酯23份,水1.5份,硅油0.4份,三乙烯二胺0.14份,辛酸亚锡0.08份,抗黄剂3份,抗菌剂0.3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茶多酚。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负载型分子筛。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实施例3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52份,聚合物多元醇16份,透水聚醚6份,异氰酸酯27份,水1.8份,硅油0.6份,三乙烯二胺0.16份,辛酸亚锡0.1份,抗黄剂3.5份,抗菌剂0.5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大豆蛋白肽。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铜离子负载型分子筛。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实施例4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55份,聚合物多元醇20份,透水聚醚9份,异氰酸酯32份,水2.1份,硅油0.7份,三乙烯二胺00.18份,辛酸亚锡0.13份,抗黄剂3.8份,抗菌剂0.8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玉米抗氧化肽。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锌离子负载型分子筛。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实施例5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5份,聚合物多元醇10份,透水聚醚2份,异氰酸酯19份,水1.1份,硅油0.2份,三乙烯二胺0.09份,辛酸亚锡0.05份,抗黄剂2.4份,抗菌剂0.1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茶多酚。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纳米石墨烯颗粒。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实施例6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9份,聚合物多元醇15份,异氰酸酯25份,水1.7份,硅油0.5份,三乙烯二胺0.15份,辛酸亚锡0.09份,抗黄剂3.2份,抗菌剂0.4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鲢鱼皮抗氧化肽,本发明中采用的抗黄剂,能够达到很好的抗氧化、抗黄变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甲壳素纤维,通过加入本发明中的抗氧化剂,既能够与本发明的原料组分充分兼容,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本发明的抗菌效果,能够抗菌防螨,达到sgs防螨高测试标准,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实施例7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9份,透水聚醚4.5份,异氰酸酯25份,水1.7份,硅油0.5份,三乙烯二胺0.15份,辛酸亚锡0.09份,抗黄剂3.2份,抗菌剂0.4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鲢鱼皮抗氧化肽,本发明中采用的抗黄剂,能够达到很好的抗氧化、抗黄变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甲壳素纤维,通过加入本发明中的抗氧化剂,既能够与本发明的原料组分充分兼容,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本发明的抗菌效果,能够抗菌防螨,达到sgs防螨高测试标准,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实施例8一种三防海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49份,聚合物多元醇15份,透水聚醚4.5份,异氰酸酯25份,水1.7份,硅油0.5份,三乙烯二胺0.15份,抗黄剂3.2份,抗菌剂0.4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黄剂为鲢鱼皮抗氧化肽,本发明中采用的抗黄剂,能够达到很好的抗氧化、抗黄变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甲壳素纤维,通过加入本发明中的抗氧化剂,既能够与本发明的原料组分充分兼容,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本发明的抗菌效果,能够抗菌防螨,达到sgs防螨高测试标准,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特别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抗黄剂、抗菌剂还可以是任一现有技术的抗黄剂、抗菌剂。效果测试透气性测试:实验采用的仪器是yg461e型数字式透气量仪。根据样品的种类,选用相应的口径,在稳流的情况下,使试验织物两边的压差保持一定,测量空气的流量大小或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的流量体积。实验方法参照标准gb/t5453—1997织物透气性的测定并适应修改。透水性测试:实验采用的仪器为yg(b)812型织物渗水性测定仪,实验方法采用标准gb/t4744—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实验并适应修改。取5cm*5cm,厚度为1cm的将各实施例的海绵材料分别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透气量(l·m-2·s-1)压力kpa实施例1180014实施例2175013实施例3170013实施例4160011实施例5165012实施例68008实施例710006实施例811501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