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位点qHTF‑1的分子标记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4185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位点qHTF‑1的分子标记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稻米重要抗逆性状耐热主效qtl位点qhtf-1的分子标记方法,同时还涉及该分子标记方法在选育耐热抗逆水稻品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给中国水稻生产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水稻对温度最敏感的时期为抽穗扬花期,此时期如遇日平均气温高于35℃的高温,易诱发小花不育,造成受精障碍,导致不能结实而降低产量。抽穗扬花期遭遇高温热害造成结实率大幅度下降而减产,如2003年夏,南方部分稻区38℃以上高温持续20多天,仅湖北、安徽两省受灾面积80多万公顷,损失产量10亿公斤以上;2006年,川渝地区发生特大高温灾害,导致当年水稻减产25%以上;2013年、2016年和2017年,中国长江流域的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浙江等省区多次遭受大范围持续38℃以上的高温危害,导致水稻等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严重的结实率下降50%。因此,高温热害是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最主要气象灾害,如何快速、准确选育耐热的水稻品种是当前育种家的主要目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位点qhtf-1的分子标记方法,同时还提供该方法在选育耐热抗逆水稻品种中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位点qhtf-1的分子标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分子标记rm23的引物对或分子标记rm562的引物对中的一对或两对引物,对待鉴定水稻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如扩增出对应大小的dna片段,则标志着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qhtf-1存在;其中,上述分子标记rm23的引物对序列为:上游引物5’-cattggagtggaggctgg-3’(seqidno.1)、下游引物5’-gtcaggcttctgccattctc-3’(seqidno.2),进行pcr扩增后,电泳能检测到与水稻品种特青相同位置的条带,扩增产物大小为140-150bp;上述分子标记rm562的引物对序列为:上游引物5’-cacaacccacaaacagcaag(seqidno.3)、下游引物5’-cttcccccaaagttttagcc-3’(seqidno.4),进行pcr扩增后,电泳能检测到与水稻品种特青相同位置的条带,扩增产物大小为185-195bp。上述提及的pcr扩增时的反应体系组成:2μmol/l引物0.4μl、dna模板1.0μl、2×easytaqsupermix5.0μl以及ddh2o3.6μl,共10μl;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后进行35个循环扩增,循环条件为94℃变性30s,58℃复性30s,72℃延伸1min,最后在72℃终延伸5min。本发明同时提供所述的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位点qhtf-1的分子标记方法在选育耐热抗逆水稻品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qtl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是应用筛选到的与在耐热水稻品种特青第1染色体上定位到的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qhtf-1紧密连锁的2个ssr标记,预测水稻材料的高温耐性,加快耐热水稻品种的选择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水稻品种特青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qhtf-1在第1染色体的定位,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qhtf-1定位于rm23和rm562之间500kb区域。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sr引物rm23在亲本(特青和粤晶丝苗2号)及特青/粤晶丝苗2号f10群体中扩增产生的电泳图。其中:m为dnamarker标记,泳道1-24为特青/粤晶丝苗2号f10群体不同株系带型,其中靠上带型为耐热水稻品种特青带型,靠下带型为热敏感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带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sr引物rm562在亲本(特青和粤晶丝苗2号)及特青/粤晶丝苗2号f10群体中扩增产生的电泳图。其中:m为dnamarker标记,泳道1-24为特青/粤晶丝苗2号f10群体不同株系,其中靠上带型为耐热水稻品种特青带型,靠下带型为热敏感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带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供试材料:以耐热籼稻品种特青为母本,以热敏感籼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为父本杂交,以一粒传法构建了含182个株系的特青×粤晶丝苗2号rilsf8和f10群体。1.表型鉴定2015年、2016年分别于湖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种植特青、粤晶丝苗2号及特青/粤晶丝苗2号rilsf8(2015年)、f10(2016年)群体182个株系,分3期播种,分别于2015年、2016年的4月18日、5月1日、5月14日播种,每期隔13天,于2015年、2016年的5月13日、5月26日、6月8日移栽,单本植,每期每个材料各种植50株,每期每个材料于水稻抽穗前20d左右选生育期一致的3株移入盆钵中。在每钵至少有3个分蘖穗抽出剑叶1cm左右的时候将材料分别移入人工气候室进行适温[24℃(06:00-8:00;19:00-23:00)/26℃(08:00-10:00;16:00-19:00)/30℃(10:00-16:00)/22℃(23:00-06:00)]和高温[34℃(06:00-8:00;19:00-23:00)/36℃(08:00-10:00;16:00-19:00)/38℃(10:00-16:00)/32℃(23:00-06:00)]处理,光照强度为29000lx,每天照光14小时,相对湿度为75%。标记同时抽穗的稻穗,其中特青×粤晶丝苗2号rils群体只选择生育期相近的141个株系进行适温或高温处理;连续处理7d后,将处理材料移到室外让其自然生长。成熟后考查标记穗的平均结实率,计算结实率下降值、热敏感指数。结实率下降值=适温处理下的结实率-高温处理下的结实率;热敏感指数=(结实率下降值÷适温处理结实率)×100%。2.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选取水稻12条染色体上均匀分布,覆盖全基因组的516对ssr引物对耐热水稻品种特青和热敏感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两个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筛选。其中174对引物在两亲本间表现出多态,多态性引物的比例为33.71%。选取两亲本间多态明显的174对共显性ssr标记,用含有141个株系的特青×粤晶丝苗2号rilf8群体,构建全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分子连锁图谱。该连锁图的总长度为1710.36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83cm,标记较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3.抽穗扬花期耐热qtl的定位通过windowsqtlcartographer2.5定位软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进行抽穗扬花期耐热qtl分析,在第1染色体rm23~rm5385区间检测到主效的qhtf-1,其lod值为6.15,表型解释率为17.43%,加性效应为9.38,加性效应增效等位基因作用来自耐热亲本特青的等位基因。构建的遗传图谱中水稻第1条染色体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qhtf-1的位置示意图见图1,部分电泳图见图2-图3。为精细定位这个区段的主效qtl,在这个区段又筛选到2个两亲本间有多态的ssr标记rm7075和rm562,用以加密此区段的标记数。以特青×粤晶丝苗2号rilf10群体的热敏感指数为表型指标对qhtf-1进行进一步定位,将其定位于分子标记rm23与rm562间,这两个标记间的距离为500kb,结合参见下表1。表1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位点的分子标记4.分子标记r23、rm562对该主效qtl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rm23、rm562对特青、9311和日本晴等36个耐热性水稻品种进行抽穗扬花期耐热性鉴定(结果见表2)和水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其中,本实施例中耐热性鉴定同上面表型鉴定方法,本实施例中pcr反应体系为:2μmol/l引物0.4μl、dna模板1.0μl、2×easytaqsupermix5.0μl以及ddh2o3.6μl。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后进行35个循环扩增,循环条件为94℃变性30s,58℃复性30s,72℃延伸1min,最后在72℃终延伸5min。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结果表明,9311、不落稻等17个品种扩增出与特青对应大小的dna片段,即标志着该些水稻品种为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qhtf-1存在的水稻品种,均表现出耐热。表236个代表性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耐热性鉴定水稻品种耐热级别(耐热r/敏感s)水稻品种耐热级别(耐热r/敏感s)特青r日本晴s9311r05p30s不落稻r蒋庄1号s桃花米r落粒饭来稻s长芒早稻rirat109s密阳55号rpadi.ampirsita147rita216s98p202r水原330slemontr中粳83-dsnp980237r镇88stistar珍籼97bsnp980384r2954s浙174r尚州12号s云峰7号r黄寸谷s长毛谷r云峰3号s津糯10号r南阳6号s中籼91499r老光头s落粒小白芒r辽盐9号s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序列表<110>湖南农业大学<120>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主效qtl位点qhtf-1的分子标记方法及应用<130>012<160>4<170>siposequencelisting1.0<210>1<211>18<212>dna<213>人工序列()<400>1cattggagtggaggctgg18<210>2<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400>2gtcaggcttctgccattctc20<210>3<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400>3cacaacccacaaacagcaag20<210>4<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400>4cttcccccaaagttttagcc20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