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碱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27074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树脂制备工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酸碱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它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中国专利申请文献“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3665767a)”公开的环氧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环氧乙烷15-30份、双酚a1-5份、二环氧丙烷乙基醚1-5份、乙烯树脂2-6份、填料1-10份、脂肪胺固化剂1-5份、氢氧化钠10-15份,通过添加乙烯树脂、二环氧丙烷乙基醚、氧化铝等提高了所得环氧树脂的剥离强度、粘结力,抗冲击强度,稀释剂的添加使得制备过程中流体的粘性降低,冷却脱模时产品表面平整,不易有气泡。但是该环氧树脂的耐酸碱性能却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耐酸碱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3665767a)”公开的环氧树脂耐酸碱性能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酸碱环氧树脂,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丙烯酸乳液、马来酸酐、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石蜡、亚磷酸三苯酯、钛酸四丁酯、磷酸三甲苯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乙烯三胺、偏苯三酸三辛酯、氧化锌、滑石粉、高岭土、铝酸镁、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硅灰石粉、硫酸钡、硅烷偶联剂kh-550、耐酸碱改性助剂;

所述硅灰石粉、硫酸钡、硅烷偶联剂kh-550、耐酸碱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2-5):(6-9):(1-3):(8-16)。

进一步的,所述硅灰石粉、硫酸钡、硅烷偶联剂kh-550、耐酸碱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3.5:7.5:2:12。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80-120份、古马隆树脂15-35份、酚醛树脂10-20份、聚丙烯5-15份、丙烯酸乳液4-9份、马来酸酐3-6份、过氧化二苯甲酰2-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4份、石蜡3-6份、亚磷酸三苯酯2-5份、钛酸四丁酯1-4份、磷酸三甲苯酯3-6份、甲苯二异氰酸酯4-8份、二乙烯三胺2-6份、偏苯三酸三辛酯1-4份、氧化锌3-6份、滑石粉2-6份、高岭土1-5份、铝酸镁2-6份、纳米蒙脱土1-6份、纳米二氧化钛3-9份、多壁碳纳米管2-8份、硅灰石粉2-5份、硫酸钡6-9份、硅烷偶联剂kh-5501-3份、耐酸碱改性助剂8-16份。

进一步的,所述耐酸碱改性助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苯酚15-25份、聚磺化聚乙烯8-16份、聚砜4-8份、聚苯醚3-9份、铝粉2-6份、纳米碳化硅4-8份、无水乙醇5-15份、正硅酸乙酯2-6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氨水4-8份、醇酸丁酸纤维素3-9份。

进一步的,所述耐酸碱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在碱性的条件下,将苯酚和聚磺化聚乙烯混合均匀,升温至50-60℃,保温1-3h,然后添加聚砜和聚苯醚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保温20-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向物料a中加入铝粉、纳米碳化硅和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搅拌1-3h,然后升温至60-70℃,加入正硅酸乙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水混合均匀,于650-850r/min转速搅拌5-7h,真空过滤,洗涤后加入醇酸丁酸纤维素混合后,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20-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改性助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丙烯酸乳液、马来酸酐混合均匀,于850-1050r/min转速搅拌10-30min,升温至80-90℃,保温20-40min,然后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石蜡、亚磷酸三苯酯、钛酸四丁酯、磷酸三甲苯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乙烯三胺、偏苯三酸三辛酯、氧化锌、滑石粉、高岭土、铝酸镁、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球磨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s2、将硅灰石粉、硫酸钡、耐酸碱改性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60-80℃,保温10-20min,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均匀,继续升温至110-120℃,保温5-15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s3、将基料升温至90-110℃,保温15-35min,接着加入改性料混合均匀,降温至80-90℃,保温20-30min,接着于1350-1550r/min转速搅拌1-2h,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环氧树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6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耐酸碱环氧树脂的耐酸碱性能显著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5的数据可见,硅灰石粉、硫酸钡、硅烷偶联剂kh-550、耐酸碱改性助剂同时添加在制备耐酸碱环氧树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耐酸碱环氧树脂的耐酸碱性能,这可能是:硅灰石粉、硫酸钡、硅烷偶联剂kh-550、耐酸碱改性助剂作为改性体系运用到环氧树脂的制备中,利用了硅烷偶联剂kh-550的接枝改性作用,实现了硅灰石粉、硫酸钡和耐酸碱改性助剂表面的羟基与环氧树脂的基料实现接枝,赋予了环氧树脂优异的耐酸碱性能,同时利用了耐酸碱改性助剂的耐酸碱增强作用,其中耐酸碱改性助剂通过在碱性的条件下,将苯酚和聚磺化聚乙烯混合均匀,升温,保温,然后添加聚砜和聚苯醚混合均匀,升温,保温,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向物料a中加入铝粉、纳米碳化硅和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搅拌,然后升温,加入正硅酸乙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水混合均匀,搅拌,真空过滤,洗涤后加入醇酸丁酸纤维素混合后,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改性助剂,运用到本发明环氧树脂的制备中,在硅烷偶联剂kh-550的作用下,实现了与环氧树脂的主料进行接枝结合,有效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酸碱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应当了解,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实施例中,所述耐酸碱环氧树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80-120份、古马隆树脂15-35份、酚醛树脂10-20份、聚丙烯5-15份、丙烯酸乳液4-9份、马来酸酐3-6份、过氧化二苯甲酰2-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4份、石蜡3-6份、亚磷酸三苯酯2-5份、钛酸四丁酯1-4份、磷酸三甲苯酯3-6份、甲苯二异氰酸酯4-8份、二乙烯三胺2-6份、偏苯三酸三辛酯1-4份、氧化锌3-6份、滑石粉2-6份、高岭土1-5份、铝酸镁2-6份、纳米蒙脱土1-6份、纳米二氧化钛3-9份、多壁碳纳米管2-8份、硅灰石粉2-5份、硫酸钡6-9份、硅烷偶联剂kh-5501-3份、耐酸碱改性助剂8-16份。

所述耐酸碱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在碱性的条件下,按重量份将15-25份苯酚和8-16份聚磺化聚乙烯混合均匀,升温至50-60℃,保温1-3h,然后添加4-8份聚砜和3-9份聚苯醚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保温20-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向物料a中加入2-6份铝粉、4-8份纳米碳化硅和5-15份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搅拌1-3h,然后升温至60-70℃,加入2-6份正硅酸乙酯、1-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4-8份氨水混合均匀,于650-850r/min转速搅拌5-7h,真空过滤,洗涤后加入3-9份醇酸丁酸纤维素混合后,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20-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改性助剂。

所述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丙烯酸乳液、马来酸酐混合均匀,于850-1050r/min转速搅拌10-30min,升温至80-90℃,保温20-40min,然后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石蜡、亚磷酸三苯酯、钛酸四丁酯、磷酸三甲苯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乙烯三胺、偏苯三酸三辛酯、氧化锌、滑石粉、高岭土、铝酸镁、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球磨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s2、将硅灰石粉、硫酸钡、耐酸碱改性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60-80℃,保温10-20min,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均匀,继续升温至110-120℃,保温5-15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s3、将基料升温至90-110℃,保温15-35min,接着加入改性料混合均匀,降温至80-90℃,保温20-30min,接着于1350-1550r/min转速搅拌1-2h,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环氧树脂。

下面通过更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耐酸碱环氧树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100份、古马隆树脂25份、酚醛树脂15份、聚丙烯10份、丙烯酸乳液6.5份、马来酸酐4.5份、过氧化二苯甲酰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石蜡4.5份、亚磷酸三苯酯3.5份、钛酸四丁酯2.5份、磷酸三甲苯酯4.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6份、二乙烯三胺4份、偏苯三酸三辛酯2.5份、氧化锌4.5份、滑石粉4份、高岭土3份、铝酸镁4份、纳米蒙脱土3.5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多壁碳纳米管5份、硅灰石粉3.5份、硫酸钡7.5份、硅烷偶联剂kh-5502份、耐酸碱改性助剂12份。

所述耐酸碱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在碱性的条件下,按重量份将20份苯酚和12份聚磺化聚乙烯混合均匀,升温至55℃,保温2h,然后添加6份聚砜和6份聚苯醚混合均匀,升温至86℃,保温25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向物料a中加入4份铝粉、6份纳米碳化硅和10份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搅拌2h,然后升温至65℃,加入4份正硅酸乙酯、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6份氨水混合均匀,于750r/min转速搅拌6h,真空过滤,洗涤后加入6份醇酸丁酸纤维素混合后,于2000r/min转速搅拌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改性助剂。

所述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丙烯酸乳液、马来酸酐混合均匀,于950r/min转速搅拌20min,升温至85℃,保温30min,然后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石蜡、亚磷酸三苯酯、钛酸四丁酯、磷酸三甲苯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乙烯三胺、偏苯三酸三辛酯、氧化锌、滑石粉、高岭土、铝酸镁、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球磨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s2、将硅灰石粉、硫酸钡、耐酸碱改性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0℃,保温15min,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均匀,继续升温至115℃,保温1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s3、将基料升温至100℃,保温25min,接着加入改性料混合均匀,降温至85℃,保温25min,接着于1450r/min转速搅拌1.5h,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环氧树脂。

实施例2

一种耐酸碱环氧树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80份、古马隆树脂35份、酚醛树脂10份、聚丙烯15份、丙烯酸乳液4份、马来酸酐6份、过氧化二苯甲酰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份、石蜡3份、亚磷酸三苯酯5份、钛酸四丁酯1份、磷酸三甲苯酯6份、甲苯二异氰酸酯4份、二乙烯三胺6份、偏苯三酸三辛酯1份、氧化锌6份、滑石粉2份、高岭土5份、铝酸镁2份、纳米蒙脱土6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多壁碳纳米管8份、硅灰石粉2份、硫酸钡9份、硅烷偶联剂kh-5501份、耐酸碱改性助剂16份。

所述耐酸碱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在碱性的条件下,按重量份将15份苯酚和16份聚磺化聚乙烯混合均匀,升温至50℃,保温3h,然后添加4份聚砜和9份聚苯醚混合均匀,升温至80℃,保温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向物料a中加入2份铝粉、8份纳米碳化硅和5份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搅拌3h,然后升温至60℃,加入6份正硅酸乙酯、1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8份氨水混合均匀,于650r/min转速搅拌7h,真空过滤,洗涤后加入3份醇酸丁酸纤维素混合后,于2500r/min转速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改性助剂。

所述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丙烯酸乳液、马来酸酐混合均匀,于850r/min转速搅拌30min,升温至80℃,保温40min,然后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石蜡、亚磷酸三苯酯、钛酸四丁酯、磷酸三甲苯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乙烯三胺、偏苯三酸三辛酯、氧化锌、滑石粉、高岭土、铝酸镁、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球磨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s2、将硅灰石粉、硫酸钡、耐酸碱改性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60℃,保温20min,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均匀,继续升温至110℃,保温15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s3、将基料升温至90℃,保温35min,接着加入改性料混合均匀,降温至80℃,保温30min,接着于1350r/min转速搅拌2h,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环氧树脂。

实施例3

一种耐酸碱环氧树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120份、古马隆树脂15份、酚醛树脂20份、聚丙烯5份、丙烯酸乳液9份、马来酸酐3份、过氧化二苯甲酰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石蜡6份、亚磷酸三苯酯2份、钛酸四丁酯4份、磷酸三甲苯酯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8份、二乙烯三胺2份、偏苯三酸三辛酯4份、氧化锌3份、滑石粉6份、高岭土1份、铝酸镁6份、纳米蒙脱土1份、纳米二氧化钛9份、多壁碳纳米管2份、硅灰石粉5份、硫酸钡6份、硅烷偶联剂kh-5503份、耐酸碱改性助剂8份。

所述耐酸碱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在碱性的条件下,按重量份将25份苯酚和8份聚磺化聚乙烯混合均匀,升温至60℃,保温1h,然后添加8份聚砜和3份聚苯醚混合均匀,升温至90℃,保温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向物料a中加入6份铝粉、4份纳米碳化硅和15份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搅拌1h,然后升温至70℃,加入2份正硅酸乙酯、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4份氨水混合均匀,于850r/min转速搅拌5h,真空过滤,洗涤后加入9份醇酸丁酸纤维素混合后,于1500r/min转速搅拌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改性助剂。

所述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丙烯酸乳液、马来酸酐混合均匀,于1050r/min转速搅拌10min,升温至90℃,保温20min,然后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石蜡、亚磷酸三苯酯、钛酸四丁酯、磷酸三甲苯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乙烯三胺、偏苯三酸三辛酯、氧化锌、滑石粉、高岭土、铝酸镁、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多壁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球磨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s2、将硅灰石粉、硫酸钡、耐酸碱改性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80℃,保温10min,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均匀,继续升温至120℃,保温5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s3、将基料升温至110℃,保温15min,接着加入改性料混合均匀,降温至90℃,保温20min,接着于1550r/min转速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环氧树脂。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原料中缺少硅灰石粉、硫酸钡、硅烷偶联剂kh-550、耐酸碱改性助剂。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原料中缺少硅灰石粉。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原料中缺少硫酸钡。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原料中缺少硅烷偶联剂kh-550。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酸碱环氧树脂的原料中缺少耐酸碱改性助剂。

对比例6

采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3665767a)”实施例1的工艺制备环氧树脂。

测量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的环氧树脂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6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耐酸碱环氧树脂的耐酸碱性能显著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5的数据可见,硅灰石粉、硫酸钡、硅烷偶联剂kh-550、耐酸碱改性助剂同时添加在制备耐酸碱环氧树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耐酸碱环氧树脂的耐酸碱性能,这可能是:硅灰石粉、硫酸钡、硅烷偶联剂kh-550、耐酸碱改性助剂作为改性体系运用到环氧树脂的制备中,利用了硅烷偶联剂kh-550的接枝改性作用,实现了硅灰石粉、硫酸钡和耐酸碱改性助剂表面的羟基与环氧树脂的基料实现接枝,赋予了环氧树脂优异的耐酸碱性能,同时利用了耐酸碱改性助剂的耐酸碱增强作用,其中耐酸碱改性助剂通过在碱性的条件下,将苯酚和聚磺化聚乙烯混合均匀,升温,保温,然后添加聚砜和聚苯醚混合均匀,升温,保温,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向物料a中加入铝粉、纳米碳化硅和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搅拌,然后升温,加入正硅酸乙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水混合均匀,搅拌,真空过滤,洗涤后加入醇酸丁酸纤维素混合后,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耐酸碱改性助剂,运用到本发明环氧树脂的制备中,在硅烷偶联剂kh-550的作用下,实现了与环氧树脂的主料进行接枝结合,有效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酸碱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