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匀速可控的吸液与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1395发布日期:2018-07-13 18:1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匀速可控的吸液与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细胞工程的细胞培养技术(cell culture technology)可以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可见,细胞培养技术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在以往的细胞培养技术中,实验人员可以对24孔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单独进行吸液、加药,但是,实验人员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与加药的匀速化、可控化、同步化不可以实现,同时实验人员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与加药的多次操作也很容易造成细菌、支原体、病毒、真菌等污染,为此,有必要开发出新型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匀速可控的吸液与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匀速可控的吸液与加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匀速可控的吸液与加药装置,其包括一个七通吸管及至少一个注射器,所述七通吸管包括六个分支管及一个总管,六个分支管前分别设有分支吸头,所述注射器包括圆筒装置及圆筒装置内的推拉装置,该推拉装置为由活塞、活塞杆及活塞杆手柄构成的推拉杆,所述圆筒装置与七通吸管的总管连通;

所述活塞杆一侧设有活塞杆齿条,所述圆筒装置的尾部设有一固定短板,一圆形手轮通过一固定轴固定于该固定短板上,且圆形手轮外周设有与所述活塞杆齿条紧密齿状咬合的圆形手轮齿条。

优选的,所述圆筒装置的出口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两侧由螺母固定,并在螺母和固定短板之间设有塑料垫片。

优选的,所述圆筒装置的容积为18mL。

优选的,所述活塞由具有弹性的乳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七通吸管的总管内设有七通吸管过滤器,该过滤器由孔隙直径为0.45μm的的混合纤维膜和孔隙直径为0.22μm的混合纤维膜构成,且两层混合纤维膜之间的间距为3mm。

优选的,所述七通吸管的分支吸头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七通吸管的分支吸头设有刻度标识,每一分支吸头的容积为3mL。

优选的,所述七通吸管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优选的,所述总管的轴线及七通吸管过滤器的轴线与其余六个分支吸管的轴线所成的夹角为120°。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圆筒装置头部为圆筒装置出口且圆筒装置出口为圆形,圆筒装置体部外表面有圆筒装置刻度标识且圆筒装置刻度标识的最大容积为18mL,这些设计有助于随时观察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加药的容积。

(2)圆筒装置内有圆筒装置活塞且圆筒装置活塞由具有弹性的乳胶材料制备而成,这些设计有助于密封圆筒装置内的药液。

(3)圆筒装置活塞后面是圆筒装置活塞杆且圆筒装置活塞杆为圆形的杆状结构,圆筒装置活塞杆末端是圆筒装置活塞杆手柄,圆筒装置活塞杆一侧为活塞杆齿条且活塞杆齿条为锯齿状咬合的齿条,圆筒装置活塞杆上的活塞杆齿条与位于圆筒装置尾部圆形手轮的圆形手轮齿条紧密接触且圆筒装置活塞杆上的活塞杆齿条与圆形手轮的圆形手轮齿条之间呈现紧密齿状咬合状态,圆形手轮齿条位于圆形手轮外周且圆形手轮齿条呈现圆形分布的锯齿状结构,这些设计有助于匀速化、可控化、同步化操作圆筒装置,利于进行后续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的吸液、加药。

(4)圆形手轮中心为圆形固定轴且圆形固定轴由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圆形固定轴位于固定短板一端且圆形固定轴两侧均有由塑料材料构成的塑料垫片和由不锈钢材料构成的螺纹状螺母,固定短板一端有圆形固定轴且固定短板另一端固定于圆筒装置尾部,这些设计有助于常规固定圆形手轮,促进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加药工作顺利进行。

(5)圆筒装置头部出口端可以与七通吸管的总管入口的快速接口分别相连接,七通吸管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而成,七通吸管总管内设有七通吸管过滤器且七通吸管过滤器为圆柱形结构,七通吸管过滤器内有两层过滤膜包括孔隙直径为0.22μm混合纤维膜、孔隙直径为0.45μm混合纤维膜且孔隙直径为0.22μm混合纤维膜、孔隙直径为0.45μm混合纤维膜之间间隔3mm,这些设计有助于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取的液体、加入的药物进行过滤,更换不同的圆筒装置可以实现对24孔细胞培养板加入不同的药物,保证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所加药物之间不存在干扰。

(6)七通吸管的六个分支吸管分别连接六个分支吸头,七通吸管总管及七通吸管过滤器所在的轴线与七通吸管的六个分支吸管所在的轴线形成的夹角α均为120度,这些设计有助于方便使用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加药装置。

(7)七通吸管的六个分支吸头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而成且呈现圆锥形结构,七通吸管吸头的外表面有七通吸管吸头刻度标识且七通吸管吸头刻度标识的最大容积为3mL,这些设计有助于随时观察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加药的容积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形手轮的侧视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七通吸管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七通吸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形状及特点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匀速可控的吸液与加药装置,该吸液与加药装置的基本组成包括3个圆筒装置(1、11、21)、1个七通吸管31、6个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其中圆筒装置(1、11、21)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而成且圆筒装置(1、11、21)主要分为圆筒装置头部、圆筒装置体部、圆筒装置尾部,圆筒装置头部为圆筒装置出口且圆筒装置出口为圆形,圆筒装置体部外表面有圆筒装置刻度标识(2、12、22)且圆筒装置刻度标识(2、12、22)的最大容积为18mL,圆筒装置体部内设有圆筒装置活塞(3、13、23)且圆筒装置活塞(3、13、23)由具有弹性的乳胶材料制备而成,圆筒装置活塞(3、13、23)后面是圆筒装置活塞杆(4、14、24)且圆筒装置活塞杆(4、14、24)为圆形的杆状结构,圆筒装置活塞杆(4、14、24)末端是圆筒装置活塞杆手柄(5、15、25),圆筒装置活塞杆(4、14、24)一侧为活塞杆齿条(6、16、26)且活塞杆齿条(6、16、26)与位于圆筒装置尾部的圆形手轮(8、18、28)外周的圆形手轮齿条(7、17、27)紧密接触且呈现紧密齿状咬合状态,如图2-4所示,圆形手轮齿条(7、17、27)位于圆形手轮(8、18、28)外周且圆形手轮齿条(7、17、27)呈现圆形分布的锯齿状结构。圆形手轮(8、18、28)中心为圆形固定轴(9、19、29)且圆形固定轴(9、19、29)由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圆形固定轴(9、19、29)位于固定短板(10、20、30)一端且圆形固定轴(9、19、29)两侧均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塑料垫片(44、45、46、47、48、49)和由不锈钢材料构成的螺纹状螺母(50、51、52、53、54、55)固定构成,固定短板(10、20、30)另一端固定于圆筒装置尾部,圆筒装置头部出口端A、B、C可以与七通吸管31入口a的快速接口分别相连接,七通吸管3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而成且七通吸管31包括七通吸管31入口a、七通吸管过滤器0、七通吸管31出口b、七通吸管31出口c、七通吸管31出口d、七通吸管31出口e、七通吸管31出口f、七通吸管31出口g,七通吸管31入口a通过快速接口连接圆筒装置(1、11、21)头部出口端A、B、C,七通吸管31入口a前面是七通吸管过滤器0且七通吸管过滤器0为圆柱形结构,如图5-6所示,七通吸管过滤器0内有两层过滤膜包括孔隙直径为0.22μm混合纤维膜56、孔隙直径为0.45μm混合纤维膜57且两层混合纤维膜之间间隔3mm,七通吸管31出口b、七通吸管31出口c、七通吸管31出口d、七通吸管31出口e、七通吸管31出口f、七通吸管31出口g分别连接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七通吸管31入口a及七通吸管过滤器0所在的轴线与七通吸管31出口b、七通吸管31出口c、七通吸管31出口d、七通吸管31出口e、七通吸管31出口f、七通吸管31出口g所在的轴线呈现顺时针夹角α均为120度,如图7所示,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而成且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呈现圆锥形结构,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的外表面有七通吸管吸头刻度标识(38、39、40、41、42、43)且七通吸管吸头刻度标识(38、39、40、41、42、43)的最大容积为3mL。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具体流程如下:

(一)若需要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则使用圆筒装置1,实验人员需要顺时针旋转圆形手轮8的圆形手轮齿条7,圆形手轮齿条7通过紧密齿合结构带动圆筒装置活塞杆4运动,促使圆筒装置活塞3向远离圆筒装置1的位置移动,致使圆筒装置1的容积逐渐变大,圆筒装置1内压力降低,24孔细胞培养板内的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液等液体经过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七通吸管31出口端、孔隙直径为0.22μm混合纤维膜56、孔隙直径为0.45μm混合纤维膜57、七通吸管31入口端、圆筒装置1,最终将24孔细胞培养板内的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液等液体逐渐吸出。

(二)若需要对24孔细胞培养板常规加药,需要在圆筒装置(1、11、21)内分别放置药物A、B、C。

选择药物A作用于24孔细胞培养板内的细胞,则需要使用圆筒装置1,实验人员需要逆时针旋转圆形手轮8的圆形手轮齿条7,圆形手轮齿条7通过紧密齿合结构带动圆筒装置活塞杆4运动,促使圆筒装置活塞3向靠近圆筒装置1的位置移动,致使圆筒装置1的容积逐渐变小,圆筒装置1内压力增加,24孔细胞培养板内的药物A经过圆筒装置1、七通吸管31入口端、孔隙直径为0.45μm混合纤维膜57、孔隙直径为0.22μm混合纤维膜56、七通吸管31出口端、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最终药物A到达24孔细胞培养板内。

选择药物B作用于24孔细胞培养板内的细胞,则需要使用圆筒装置11,实验人员需要逆时针旋转圆形手轮18的圆形手轮齿条17,圆形手轮齿条17通过紧密齿合结构带动圆筒装置活塞杆14运动,促使圆筒装置活塞13向靠近圆筒装置11的位置移动,致使圆筒装置11的容积逐渐变小,圆筒装置11内压力增加,24孔细胞培养板内的药物B经过圆筒装置11、七通吸管31入口端、孔隙直径为0.45μm混合纤维膜57、孔隙直径为0.22μm混合纤维膜56、七通吸管31出口端、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最终药物B到达24孔细胞培养板内。

选择药物C作用于24孔细胞培养板内的细胞,则需要使用圆筒装置21,实验人员需要逆时针旋转圆形手轮28的圆形手轮齿条27,圆形手轮齿条27通过紧密齿合结构带动圆筒装置活塞杆24运动,促使圆筒装置活塞23向靠近圆筒装置21的位置移动,致使圆筒装置21的容积逐渐变小,圆筒装置21内压力增加,24孔细胞培养板内的药物C经过圆筒装置21、七通吸管31入口端、孔隙直径为0.45μm混合纤维膜57、孔隙直径为0.22μm混合纤维膜56、七通吸管31出口端、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最终药物C到达24孔细胞培养板内。

最终本实用新型可以对24孔细胞培养板的培养体系吸取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液等液体,或者对24孔细胞培养板常规加入药物A、B、C,同时保证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与加药的匀速化、可控化、同步化。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设计3个圆筒装置(1、11、21)、1个七通吸管31、6个七通吸管吸头(32、33、34、35、36、37),有助于对24孔细胞培养板的6个孔同时吸取培养液且可以保证24孔细胞培养板的6个孔吸取培养液过程的匀速化、可控化、同步化,还有助于对24孔细胞培养板的6个孔匀速化、可控化、同步化地加入三种药物且24孔细胞培养板的6个孔所加药物彼此之间不存在干扰,更有助于随时控制24孔细胞培养板的6个孔吸取培养液的容积且可以随时控制24孔细胞培养板的6个孔所加药物药量的容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对24孔细胞培养板匀速可控的吸液与加药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将可以实现对24孔细胞培养板吸液与加药的匀速化、可控化、同步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修饰,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