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3099发布日期:2018-08-21 17:4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产需要用到多用医疗器械,而且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会使用很多一次性医疗器械,比如一次性导管、输液袋和手套等,但是现有的这些一次性医疗器械多为塑料制品,而且不可降解,会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清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采用可降解的废弃塑料作为主原料,从而可以对废弃的可降解塑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减少白色污染,节能环保,同时便于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处理,节约了人力物力,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塑料原料60-80份,纤维素10-16份,淀粉6-9份,壳聚糖3-6份,聚氨基葡萄糖2-5份,动物胶3-6份,光敏剂1-2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塑料原料、纤维素、淀粉的重量比为61-79:11-15:7-8,壳聚糖、聚氨基葡萄糖、动物胶的重量比为31-58:22-49:32-5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塑料回收:将可以降解的塑料进行回收,并挑选出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并且将无法回收的塑料放置到适合塑料降解的环境进行降解;

2)塑料净化:将挑选出的可降解塑料进行消毒清洗,并使用烘干机将消毒后的进行烘干可降解塑料进行烘干;

3)塑料粉碎:将净化后的塑料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从而制成塑料原料备用;

4)原料制备:将原料中的塑料原料、纤维素、淀粉、壳聚糖、聚氨基葡萄糖和动物胶,并将原料放入到高压熔融槽进行熔融,温度为180-210℃,时间设置为30-45分钟;

5)原料搅拌:将熔融后的原料放入到反应釜,并加入光敏剂,然后通过反应釜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3小时,且控制反应釜内部压强为150-180pa;

6)原料检测:在原料搅拌过程中使用ph检测仪对原料的ph值进行检测,并使用中和剂对原料进行中和,并使原料呈弱酸性;

7)成品制备:将反应釜内部搅拌好的原料进行抽取,并将抽取的原料放入到医疗器械的磨具中进行医疗器械的制作,将原料放入到磨具中时,对磨具进行冷却,冷却温度为零下20至零下30℃,冷却时间为12-15小时;

8)成品保存:打开磨具,拿出成品的医疗器械,并使用将医疗器械放入到消毒箱内部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将医疗器械进行封装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2塑料净化中,清洗时,先使用清洗液清洗2-3次,然后使用消毒液清洗1-2次,最后使用清水冲洗2-3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2塑料净化中,在对清洗后的塑料烘干时,烘干时的温度为70-80℃,烘干时间为1-2小时,且烘干过程中,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塑料进行消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可降解的废弃塑料作为主原料,从而可以对废弃的可降解塑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减少白色污染,节能环保,同时便于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处理,节约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塑料原料60份,纤维素10份,淀粉6份,壳聚糖3份,聚氨基葡萄糖2份,动物胶3份,光敏剂1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塑料回收:将可以降解的塑料进行回收,并挑选出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并且将无法回收的塑料放置到适合塑料降解的环境进行降解;

2)塑料净化:将挑选出的可降解塑料进行消毒清洗,先使用清洗液清洗2次,然后使用消毒液清洗1次,最后使用清水冲洗2次,并使用烘干机将消毒后的进行烘干可降解塑料进行烘干,烘干时的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1小时,且烘干过程中,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塑料进行消毒;

3)塑料粉碎:将净化后的塑料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从而制成塑料原料备用;

4)原料制备:将原料中的塑料原料、纤维素、淀粉、壳聚糖、聚氨基葡萄糖和动物胶,并将原料放入到高压熔融槽进行熔融,温度为180℃,时间设置为30分钟;

5)原料搅拌:将熔融后的原料放入到反应釜,并加入光敏剂,然后通过反应釜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小时,且控制反应釜内部压强为150pa;

6)原料检测:在原料搅拌过程中使用ph检测仪对原料的ph值进行检测,并使用中和剂对原料进行中和,并使原料呈弱酸性;

7)成品制备:将反应釜内部搅拌好的原料进行抽取,并将抽取的原料放入到医疗器械的磨具中进行医疗器械的制作,将原料放入到磨具中时,对磨具进行冷却,冷却温度为零下20℃,冷却时间为12小时;

8)成品保存:打开磨具,拿出成品的医疗器械,并使用将医疗器械放入到消毒箱内部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将医疗器械进行封装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塑料原料66份,纤维素12份,淀粉7份,壳聚糖4份,聚氨基葡萄糖3份,动物胶4份,光敏剂1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塑料回收:将可以降解的塑料进行回收,并挑选出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并且将无法回收的塑料放置到适合塑料降解的环境进行降解;

2)塑料净化:将挑选出的可降解塑料进行消毒清洗,先使用清洗液清洗2次,然后使用消毒液清洗1次,最后使用清水冲洗2次,并使用烘干机将消毒后的进行烘干可降解塑料进行烘干,烘干时的温度为74℃,烘干时间为1.5小时,且烘干过程中,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塑料进行消毒;

3)塑料粉碎:将净化后的塑料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从而制成塑料原料备用;

4)原料制备:将原料中的塑料原料、纤维素、淀粉、壳聚糖、聚氨基葡萄糖和动物胶,并将原料放入到高压熔融槽进行熔融,温度为190℃,时间设置为35分钟;

5)原料搅拌:将熔融后的原料放入到反应釜,并加入光敏剂,然后通过反应釜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5小时,且控制反应釜内部压强为160pa;

6)原料检测:在原料搅拌过程中使用ph检测仪对原料的ph值进行检测,并使用中和剂对原料进行中和,并使原料呈弱酸性;

7)成品制备:将反应釜内部搅拌好的原料进行抽取,并将抽取的原料放入到医疗器械的磨具中进行医疗器械的制作,将原料放入到磨具中时,对磨具进行冷却,冷却温度为零下23℃,冷却时间为12小时;

8)成品保存:打开磨具,拿出成品的医疗器械,并使用将医疗器械放入到消毒箱内部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将医疗器械进行封装即可。

实施例三:

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塑料原料73份,纤维素14份,淀粉8份,壳聚糖5份,聚氨基葡萄糖4份,动物胶5份,光敏剂2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塑料回收:将可以降解的塑料进行回收,并挑选出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并且将无法回收的塑料放置到适合塑料降解的环境进行降解;

2)塑料净化:将挑选出的可降解塑料进行消毒清洗,先使用清洗液清洗3次,然后使用消毒液清洗2次,最后使用清水冲洗3次,并使用烘干机将消毒后的进行烘干可降解塑料进行烘干,烘干时的温度为76℃,烘干时间为1.5小时,且烘干过程中,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塑料进行消毒;

3)塑料粉碎:将净化后的塑料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从而制成塑料原料备用;

4)原料制备:将原料中的塑料原料、纤维素、淀粉、壳聚糖、聚氨基葡萄糖和动物胶,并将原料放入到高压熔融槽进行熔融,温度为200℃,时间设置为40分钟;

5)原料搅拌:将熔融后的原料放入到反应釜,并加入光敏剂,然后通过反应釜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5小时,且控制反应釜内部压强为170pa;

6)原料检测:在原料搅拌过程中使用ph检测仪对原料的ph值进行检测,并使用中和剂对原料进行中和,并使原料呈弱酸性;

7)成品制备:将反应釜内部搅拌好的原料进行抽取,并将抽取的原料放入到医疗器械的磨具中进行医疗器械的制作,将原料放入到磨具中时,对磨具进行冷却,冷却温度为零下26℃,冷却时间为14小时;

8)成品保存:打开磨具,拿出成品的医疗器械,并使用将医疗器械放入到消毒箱内部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将医疗器械进行封装即可。

实施例四:

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塑料原料80份,纤维素16份,淀粉9份,壳聚糖6份,聚氨基葡萄糖5份,动物胶6份,光敏剂2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降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塑料回收:将可以降解的塑料进行回收,并挑选出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并且将无法回收的塑料放置到适合塑料降解的环境进行降解;

2)塑料净化:将挑选出的可降解塑料进行消毒清洗,先使用清洗液清洗3次,然后使用消毒液清洗2次,最后使用清水冲洗3次,并使用烘干机将消毒后的进行烘干可降解塑料进行烘干,烘干时的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2小时,且烘干过程中,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塑料进行消毒;

3)塑料粉碎:将净化后的塑料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从而制成塑料原料备用;

4)原料制备:将原料中的塑料原料、纤维素、淀粉、壳聚糖、聚氨基葡萄糖和动物胶,并将原料放入到高压熔融槽进行熔融,温度为210℃,时间设置为45分钟;

5)原料搅拌:将熔融后的原料放入到反应釜,并加入光敏剂,然后通过反应釜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小时,且控制反应釜内部压强为180pa;

6)原料检测:在原料搅拌过程中使用ph检测仪对原料的ph值进行检测,并使用中和剂对原料进行中和,并使原料呈弱酸性;

7)成品制备:将反应釜内部搅拌好的原料进行抽取,并将抽取的原料放入到医疗器械的磨具中进行医疗器械的制作,将原料放入到磨具中时,对磨具进行冷却,冷却温度为零下30℃,冷却时间为15小时;

8)成品保存:打开磨具,拿出成品的医疗器械,并使用将医疗器械放入到消毒箱内部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将医疗器械进行封装即可。

本发明好处:采用可降解的废弃塑料作为主原料,从而可以对废弃的可降解塑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减少白色污染,节能环保,同时便于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处理,节约了人力物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