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蒸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148发布日期:2018-09-05 00:5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蒸炒锅。



背景技术:

蒸炒锅在油脂制取过程中,无论是压榨还是浸出制油,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在制油过程中起到了对油料生胚加热、润湿、蒸炒和干燥的作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料经进料口由上至下加料,进入顶层的油料经每层的进料口向下一层掉落,在持续不断加料过程中,如果没有人工监管,下层的蒸炒室容易出现满仓的情况,油料间摩擦因数较大,转动原料所需的扭转力就越大,当超过电动最大功率时,即导致跳闸停机,并且,会导致最终蒸炒的物料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蒸炒锅,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蒸炒锅,包括缸体、转轴、驱动机构、蒸汽主管、乏汽主管和排汽管;

上述缸体内自上向下同轴设有多层相互独立的圆柱状的蒸炒室,上述缸体上端设有与最上层的上述蒸炒室连通的投料口,其下端设有与最下层的上述蒸炒室连通的出料口;

上述缸体外壁对应每个上述蒸炒室的位置均设有蒸汽外腔;

每个上述蒸汽外腔均通过蒸汽支管和乏汽支管分别与上述蒸汽主管和乏汽主管连通;

相邻两个上述蒸炒室之间通过贯穿两者之间对应壁的进料口相连通,且进料口处分别设有用以调节下层蒸炒室内物料量的下料调节机构;

上述转轴竖直设置,并同轴贯穿多个蒸炒室,上述转轴可相对于上述缸体转动,且其下端穿过上述缸体的下端并与上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每层上述蒸炒室底壁上分别水平设有刮板,上述刮板可拆卸的与上述转轴连接,上述驱动机构可驱动上述转轴转动,并带动每层上述蒸炒室内的刮板水平转动;

上述排汽管竖直设置在上述缸体外部,每个上述蒸炒室均通过倾斜向上设置的排汽支管与上述排汽管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确保每层蒸炒室内的物料量分布可控,使得物料最终蒸炒效果较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个上述蒸炒室的底壁上均设有蒸汽内腔,上述蒸汽内腔分别通过蒸汽支管与上述蒸汽主管连通,每个上述蒸炒室对应的蒸汽外腔和蒸汽内腔分别在与上述乏汽主管连通的乏汽支管处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蒸汽内腔的设计使得每层蒸汽腔可从底部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蒸炒,提升了物料的蒸炒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系统,上述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电磁阀和控制器,多个上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层上述蒸炒室内,多个上述电磁阀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上述蒸汽支管处,上述控制器分别与每个上述温度传感器和每个电磁阀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系统设计简单,可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每层蒸炒室内的温度信息,从而调节进入每层蒸炒室对应的蒸汽内腔及蒸汽外腔的蒸汽量,从而调节每层蒸炒室内的蒸炒温度,实现自动化调节。

进一步,上述排汽管的上端管口处设有向排汽管上端外部排汽的抽风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抽风机利于内每层蒸炒室内水汽的高效排放。

进一步,上述下料调节机构包括档板和下层物料触板,上述挡板一端通过转动销可转动的安装在对应的上述进料口的一侧,上述下层物料触板设置于挡板下方,其一端与转动销连接固定,另一端斜向下延伸至下层的上述蒸炒室内,并可与下层的上述蒸炒室内的物料表面接触,上述档板和下层物料触板可随着下层上述蒸炒室内的物料厚度的增减绕上述转动销与对应的下料口的连接处向上翻转至挡板水平,并遮关闭进料口,或向下翻转至挡板打开下料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料调节机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下层蒸炒室内的物料高度即可实现下料调节机构对上层进料口开闭状态的调节,能自动实现对下层蒸炒室内物料最大量的限制,避免蒸炒室满仓现象。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料显装置,每个上述料显装置均由料量表盘和料量指针构成,多个上述料显装置与每层的上述蒸炒室一一对应,上述料显装置的料量表盘分别安装上述缸体外壁上对应每层上述蒸炒室的位置,上述料量指针可转动的安装在对应的上述料量表盘上,每层上述蒸炒室内的上述下料调节机构的转动销均穿过上述缸体的侧壁,并与对应的上述料量指针连接固定,上述档板和下层物料触板可绕上述转动销与对应的进料口的连接处向上翻转至挡板水平,并遮关闭进料口,或向下翻转至挡板打开进料口,并带动上述料量指针沿上述料量表盘转动,以指示对应的上述蒸炒室内的料量。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料显装置可直观的得到每层蒸炒室内的料量信息,方便工作人员添加物料,合理的进行生产加工。

进一步,上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器和电机,上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上述转轴的下端连接,上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上述电机的转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调节对每层蒸炒室内物料的搅拌速度,从而改善蒸炒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底板,上述缸体位于上述底板上方,其下端通过多根立柱与上述底板连接固定,上述驱动机构安装在上述底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设备布局合理,利于各个构件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上述缸体侧壁上对应每个上述蒸炒室的位置分别设有检修口,上述检修口处分别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其的检修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对每层蒸炒室内部进行故障检修。

进一步,还包括补水机构,上述补水机构包括水箱、流量计和喷水头,上述喷水头设置在最上层的上述蒸炒室内,并通过管路与上述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上述流量计连通设置在上述上述喷水头与上述水箱连通的管路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在蒸炒过程中对内部的物料添加水,使其含水量有所保证,确保最终蒸炒物料质量合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式蒸炒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式蒸炒锅中下料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缸体,2、转轴,3、驱动机构,4、蒸汽主管,5、乏汽主管,6、排汽管,7、下料调节机构,8、底板,9、检修门,10、抽风机,11、蒸炒室,12、蒸汽外腔,13、刮板,14、蒸汽内腔,15、立柱,20、料显装置,31、减速器,32、电机,61、挡雨帽,71、档板,72、下层物料触板,201、料量表盘,202、料量指针,301、水箱,302、流量计,303、喷水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立式蒸炒锅包括缸体1、转轴2、驱动机构3、蒸汽主管4、乏汽主管5和排汽管6;

上述缸体1内自上向下同轴设有多层相互独立的圆柱状的蒸炒室11,上述缸体1上端设有与最上层的上述蒸炒室11连通的投料口,其下端设有与最下层的上述蒸炒室11连通的出料口;

上述缸体1外壁对应每个上述蒸炒室11的位置均设有蒸汽外腔12;

每个上述蒸汽外腔12均通过蒸汽支管和乏汽支管分别与上述蒸汽主管4和乏汽主管5连通;

相邻两个上述蒸炒室11之间通过贯穿两者之间对应壁的进料口相连通,且进料口处分别设有用以调节下层蒸炒室11内物料量的下料调节机构7;

上述转轴2竖直设置,并同轴贯穿多个蒸炒室11,上述转轴2可相对于上述缸体1转动,且其下端穿过上述缸体1的下端并与上述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

每层上述蒸炒室11底壁上分别水平设有刮板13,上述刮板13可拆卸的与上述转轴2连接,上述驱动机构3可驱动上述转轴2转动,并带动每层上述蒸炒室11内的刮板13水平转动;

上述排汽管6竖直设置在上述缸体1外部,每个上述蒸炒室11均通过倾斜向上设置的排汽支管与上述排汽管6连通。

生产过程中,蒸汽主管4外接蒸汽汽源,将油料由缸体1上端的投料口加入最上层的蒸炒室11内,之后分别通过每层蒸炒室11底壁的进料口掉落至下层的蒸炒室11内,再次过程中,每层蒸炒室11的进料口处的下料调节机构7可自动调节下层蒸炒室11内物料堆积量,之后,蒸汽汽源由蒸汽支管进入每层蒸炒室11对应的蒸汽外腔12内,再经乏汽主管5不断排出,如此循环,利用蒸汽的热量不断对每层蒸炒室11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同步,开启驱动机构3带动转轴2转动,从而带动每层蒸炒室11内的刮板13对蒸炒室1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使每层蒸炒室11内的物料均匀受热,最后,蒸炒后的物料经缸体1下端的出料口排出即可,在蒸炒过程中,排汽管6的上端管口处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微负压,在负压作用下,每层蒸炒室11内物料蒸发出的水分都会经排汽支管进入排汽管6不断排出,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有效蒸炒。

每层蒸炒室11内的刮板13一般均设有两个,并分别为条形,且水平贴靠在对应的蒸炒室11底壁上,并垂直转轴2设置,且分布于转轴2的两侧,刮板13的一端分别与转轴2连接,另一端分别延伸至靠近对应的蒸炒室11内壁的位置。

较佳的,每个上述蒸炒室11的底壁上均设有蒸汽内腔14,上述蒸汽内腔14分别通过蒸汽支管与上述蒸汽主管4连通,每个上述蒸炒室11对应的蒸汽外腔12和蒸汽内腔14分别在与上述乏汽主管5连通的乏汽支管处相连通,蒸汽内腔14的设计可使得蒸汽的热量从每层蒸炒室11的底部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结合蒸汽外腔12实现对蒸炒室11的全方位加热,大大提升了蒸炒室11对物料的蒸炒效果及效果。

最佳的,上述蒸汽主管4设置于上述缸体1的一侧,上述乏汽主管5设置于上述缸体1的另一侧,该布局比较合理,使得整体上蒸汽由一侧进入从另一侧排出,确保蒸汽附带的热量能够充分供给蒸炒室11内部物料蒸炒所需,节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上述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电磁阀和控制器,多个上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层上述蒸炒室11内,多个上述电磁阀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上述蒸汽支管处,上述控制器分别与每个上述温度传感器和每个电磁阀连接,该控制系统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对每层蒸炒室11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再根据每层蒸炒室11内的实时蒸炒温度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从而调节进入每层蒸炒室11对应的蒸汽外腔12及蒸汽内腔14的蒸汽量,做到合理精确的控制蒸炒室11内的蒸炒温度,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省了劳动力及成本,误差较小,有效确保了每层蒸炒室11内物料的蒸炒效果。

较佳的,上述排汽管6的上端设有挡雨帽61,挡雨帽61一般设于排汽管6上端管口的上方,并可在竖直方位全遮盖排汽管6的上端管口,避免雨水天气雨水灌入排汽管6内,使整个装置能够良好运行,减少故障率。

较佳的,上述排汽管6的上端管口处设有向排汽管6上端外部排汽的抽风机10,抽风机10的设计可促进排汽管6上端管口处的负压形成,确保每个蒸炒室11内的水汽能够良好的经排汽管6上端管口排出,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抽风机10在使用时,其风量必须根据实际蒸炒室11内部的温度情况合理调节,确保抽风机10的风量大小不会对蒸炒室11内部的温度造成大的影响。

较佳的,上述排汽管6为上下端均开口的管体,其下端缩口设置,并在下端开口处安装有阀门,便于水汽在排汽管6管壁冷凝后的收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间歇开启该阀门排水。

最佳的,如图1和2所示,上述下料调节机构7包括档板71和下层物料触板72,上述挡板71一端通过转动销可转动的安装在对应的上述进料口的一侧,上述下层物料触板72设置于挡板71下方,其一端与转动销连接固定,另一端斜向下延伸至下层的上述蒸炒室11内,并可与下层的上述蒸炒室11内的物料表面接触,上述档板71和下层物料触板72可随着下层上述蒸炒室11内的物料厚度的增减绕上述转动销与对应的下料口的连接处向上翻转至挡板71水平,并遮关闭进料口,或向下翻转至挡板71打开下料口,当蒸炒室11内没有物料时,档板71自由端是翻转至进料口下方,进料口处于打开状态,在生产过程中,上层的蒸炒室11内的物料不断经进料口掉落至下层的蒸炒室11内,下层蒸炒室11内的物料高度不断增长至与下层物料触板72的另一端接触,并随着下层蒸炒室11内物料厚度的不断增加,进而通过物料顶起下层物料触板72,下层物料触板72另一端绕转轴与进料口的铰接处不断向上翻转,从而带动档板71同步向上翻转直至关闭进料口,物料将不再从上次蒸炒室11内掉落,该设计可限制下层的所有蒸炒室11内物料的堆积最大量(即就是档板71关闭下料后下层蒸炒室11物料堆积量),避免下层蒸炒室11内物料满仓影响蒸炒效果,待下层蒸炒室11内蒸炒后的物料被取出后,料位高度下降,下层物料触板72在自重下向下翻转,并带动档板71重新打开进料口,物料继续从上层蒸炒室11向下层掉落,实现自动机械式控制,设计比较巧妙。

上述下层物料触板72的另一端为弧形板,且其向下凸出,以增大下层物料触板72另一端与下层蒸炒室11内堆积物料的接触面积,使其能够良好的被物料顶起。

较佳的,还包括多个料显装置20,每个上述料显装置20均由料量表盘201和料量指针202构成,多个上述料显装置20与每层的上述蒸炒室11一一对应,上述料显装置20的料量表盘201分别安装上述缸体1外壁上对应每层上述蒸炒室11的位置,上述料量指针202可转动的安装在对应的上述料量表盘201上,每层上述蒸炒室11内的上述下料调节机构7的转动销均穿过上述缸体1的侧壁,并与对应的上述料量指针202连接固定,上述档板71和下层物料触板72可绕上述转动销与对应的进料口的连接处向上翻转至挡板71水平,并遮关闭进料口,或向下翻转至挡板71打开进料口,并带动上述料量指针202沿上述料量表盘201转动,以指示对应的上述蒸炒室11内的料量,该料显装置20的料量指针202可随着挡板71的转动(即就是随着对应蒸炒室11内的料量厚度变化而变化),能够实时的反应蒸炒室11内的物料量,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信息合理的加工生产,设计巧妙灵活。

较佳的,上述驱动机构3包括减速器31和电机32,上述减速器3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上述转轴2的下端连接,上述减速器31的输入端与上述电机32的转轴连接,整个驱动机构3可通过减速器31调节转轴2的转速,从而调节刮板13对物料的搅拌状态,操作简单、方便,促进蒸炒的质量提高。

上述电机32上一般配装与其匹配的变频器,从而使电机能够节能、调速。

较佳的,还包括底板8,上述缸体1位于上述底板8上方,其下端通过多根立柱15与上述底板8连接固定,上述驱动机构3安装在上述底板8上,所有的构件全部安装于底板8上,结构紧凑、美观。

较佳的,上述缸体1侧壁上对应每个上述蒸炒室11的位置分别设有检修口,上述检修口处分别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其的检修门9,打开检修门9即可对对应的蒸炒室11内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非常方便。

上述缸体1的出料口处设有电控阀门,该电控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可通过控制器直接控制缸体1内物料由出料口处出料,非常方便。

最佳的,还包括补水机构,上述补水机构包括水箱301、流量计302和喷水头303,上述喷水头303设置在最上层的上述蒸炒室11内,并通过管路与上述水箱301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上述流量计302连通设置在上述上述喷水头303与上述水箱301连通的管路上,在蒸炒过程中,水箱301内的水经流量计302流向喷水头302,并最终由喷水头302向最上层的蒸炒室11内的物料均匀喷洒补水,与最上层物料充分混合后,再由每层蒸炒室11的进料口进入下层的蒸炒室11内,确保蒸炒过程中物料的含水量均匀,并且能够产生蒸汽对物料进行内部蒸炒,加速物料的蒸炒效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水箱301位于高位,其出水口的高度应高于喷水头303的高度,以确保水箱301内的水能够自流至喷水头303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乏汽主管5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水箱302的上端连通,以使乏汽主管5内的蒸汽进入水箱302内对水箱302内的水加热,使其形成加热后的软水,从而更利于向缸体1内补水,并实现蒸汽对水箱302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再利用,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