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95683发布日期:2018-09-08 02:0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而有些汽车需要在建筑工地上使用,建筑工地上有大量的灰尘,导致汽车玻璃会沾上灰尘及油污,不易清洗,影响汽车美观。

现有技术中制备的保护膜耐灰尘、耐油性能都不佳,仍需进一步的改善,限制了玻璃在汽车上的技术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保护膜耐油、耐灰尘性能好,清洗方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对应重量份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6-4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32-34份、蓖麻油12-16份、矿物填料10-16份、耐油污增强剂4-8份、醇酯十二成膜助剂3-5份、分散剂1-3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环氧树脂送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220-320℃,保温15-25min,随后向其中加入氯化聚乙烯橡胶、蓖麻油,反应温度升至320-420℃,反应35-45min,得到混合物a,随后将混合物a、矿物填料、耐油增强剂、醇酯十二成膜助剂、分散剂送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搅拌转速为225-325r/min,搅拌时间为25-35min,得到混合物b;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混合物b送入到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挤出后在105-115℃下保温15-25min,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的保护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氯化聚乙烯橡胶为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矿物填料为石榴石。

优选地,所述石榴石粒径为100-200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耐油污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水性氟碳乳液24-32份、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26-30份、氟硅橡胶乳液16-22份、聚苯乙烯微球14-22份。

优选地,所述耐油污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水性氟碳乳液28份、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28份、氟硅橡胶乳液19份、聚苯乙烯微球18份。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200。

优选地,所述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中一区进料段温度熔融温度135℃左右,二区、三区熔融段温度为130-150℃,模口温度在160-170℃之间,模口缝隙小于1.0mm,单螺杆转速16-22r/min。

优选地,所述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中一区进料段温度熔融温度135℃左右,二区、三区熔融段温度为140℃,模口温度在165℃之间,模口缝隙小于1.0mm,单螺杆转速19r/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环氧树脂、氯化聚乙烯橡胶、蓖麻油作为主料,环氧树脂、氯化聚乙烯橡胶,耐油污性能好,蓖麻油流动性好,混合在主料中,使环氧树脂、氯化聚乙烯橡胶与辅料混合的更充分,从而使耐油污性能最佳,加入的矿物填料为石榴石,石榴石为复杂的硅酸盐矿物,疏油性好,油污、灰尘附着在玻璃表面保护膜上,很容易去除。

(2)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加入的耐油污增强剂为水性氟碳乳液、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氟硅橡胶乳液、聚苯乙烯微球混合物,水性氟碳乳液、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氟硅橡胶乳液具有很好的耐油污性,与聚苯乙烯微球混合组成的混合物,与其他原料接触面积增大,此外在形成膜时耐油污面积增大,继而耐油污、耐灰尘性能增强。

(3)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保护膜耐油、耐灰尘性能好,清洗方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对应重量份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6份、氯化聚乙烯橡胶32份、蓖麻油12份、矿物填料10份、耐油污增强剂4份、醇酯十二成膜助剂3份、分散剂1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环氧树脂送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220℃,保温15min,随后向其中加入氯化聚乙烯橡胶、蓖麻油,反应温度升至320℃,反应35min,得到混合物a,随后将混合物a、矿物填料、耐油增强剂、醇酯十二成膜助剂、分散剂送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搅拌转速为225r/min,搅拌时间为25min,得到混合物b;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混合物b送入到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挤出后在105℃下保温15min,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的保护膜。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氯化聚乙烯橡胶为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矿物填料为石榴石。

本实施例的石榴石粒径为100目。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耐油污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水性氟碳乳液242份、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26份、氟硅橡胶乳液16份、聚苯乙烯微球14份。

本实施例的分散剂为聚乙二醇200。

本实施例的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中一区进料段温度熔融温度135℃左右,二区、三区熔融段温度为130℃,模口温度在160℃之间,模口缝隙小于1.0mm,单螺杆转速16r/mi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对应重量份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34份、蓖麻油16份、矿物填料16份、耐油污增强剂8份、醇酯十二成膜助剂5份、分散剂3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环氧树脂送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320℃,保温25min,随后向其中加入氯化聚乙烯橡胶、蓖麻油,反应温度升至420℃,反应45min,得到混合物a,随后将混合物a、矿物填料、耐油增强剂、醇酯十二成膜助剂、分散剂送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搅拌转速为325r/min,搅拌时间为35min,得到混合物b;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混合物b送入到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挤出后在115℃下保温25min,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的保护膜。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氯化聚乙烯橡胶为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矿物填料为石榴石。

本实施例的石榴石粒径为200目。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耐油污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水性氟碳乳液32份、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30份、氟硅橡胶乳液22份、聚苯乙烯微球22份。

本实施例的分散剂为聚乙二醇200。

本实施例的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中一区进料段温度熔融温度135℃左右,二区、三区熔融段温度为150℃,模口温度在170℃之间,模口缝隙小于1.0mm,单螺杆转速22r/min。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对应重量份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8份、氯化聚乙烯橡胶33份、蓖麻油14份、矿物填料13份、耐油污增强剂6份、醇酯十二成膜助剂4份、分散剂2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环氧树脂送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300℃,保温20min,随后向其中加入氯化聚乙烯橡胶、蓖麻油,反应温度升至400℃,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a,随后将混合物a、矿物填料、耐油增强剂、醇酯十二成膜助剂、分散剂送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搅拌转速为300r/min,搅拌时间为30min,得到混合物b;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混合物b送入到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挤出后在110℃下保温20min,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的保护膜。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氯化聚乙烯橡胶为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矿物填料为石榴石。

本实施例的石榴石粒径为100-200目。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耐油污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水性氟碳乳液28份、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28份、氟硅橡胶乳液19份、聚苯乙烯微球18份。

本实施例的分散剂为聚乙二醇200。

本实施例的三段式加热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中一区进料段温度熔融温度135℃左右,二区、三区熔融段温度为140℃,模口温度在165℃之间,模口缝隙小于1.0mm,单螺杆转速19r/min。

实施例1-3只是本发明部分实验数据,本发明经过大量的实验论证,一种汽车玻璃表面耐油污耐灰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保护膜耐油、耐灰尘性能好,清洗方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