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7148发布日期:2019-11-30 00:0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环保材料是指低毒、低排放型,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的材料,这种材料在艺术品、工艺品、建筑饰品等产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目前此类材料普遍存在不环保、制作加工工艺繁琐、成本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用于制作建筑板材的材料存在着不环保、制作加工工艺繁琐、成本过高等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设计了节能环保材料成分,采用该成分制备的节能环保材料,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节能,且成本较低,材料便宜,来源广,采用该材料制得的建筑用板材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强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毛刷对废弃纤维板表面杂质进行清洗,沥干多余水分;2)对清洗后的废弃纤维板条进行粉碎,粉碎成直径为1mm-2mm颗粒后,烘干,使含水量为5%-8%;3)将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轮胎橡胶、聚氨酯泡沫塑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粉碎至颗粒直径为2mm-3mm;4)将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轮胎橡胶、凹凸棒土、矿渣棉、胶凝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以及玻璃纤维粉、玄武岩纤维粉、滑石粉混合放入混料机中进行加热混合,并加入钙基固硫剂、阻燃剂和水,混料时间为20min-40min;5)对于混料后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6)调节混合物料的湿度,使含水量为20%-30%;7)将步骤6)中混合物料加入颗粒成型机中,进行球状出料,出料直径为2mm-3mm,出料温度为60℃-80℃;8)将出料后的球状物料放入压板机中,压制成板材;上述组分的质量分数如下:农作物秸秆25-30份、稻壳10-15份、废弃纤维板10-15份、煤灰粉30-40份、石棉粉15-20份、废弃轮胎橡胶10-20份、凹凸棒土5-10份、矿渣棉3-5份、胶凝材料8-12份、聚氨酯泡沫塑料8-12份、玻璃纤维粉15-20份、玄武岩纤维粉3-5份、滑石粉5-10份、钙基固硫剂5-10份、阻燃剂6-8份。

本发明的环保材料,设计了节能环保材料成分,采用该成分制备的节能环保材料,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节能,且成本较低,材料便宜,来源广,采用该材料制得的建筑用板材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强度。本发明通过采用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纤维板、废弃轮胎橡胶,合理的利用废弃材料与农作物产物材料,大大的提高了环保性能,节约资源;采用玻璃纤维粉、玄武岩纤维粉,两者具有良好的韧性,能够使得环保材料制得的建材板具有良好的强度与韧性,同时通过添加阻燃性,使得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石棉粉则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因此本发明的环保材料不仅环保节能,而且具有良好的阻燃、保温性能。

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农作物秸秆26-28份、稻壳12-15份、废弃纤维板11-14份、煤灰粉33-38份、石棉粉15-18份、废弃轮胎橡胶10-15份、凹凸棒土5-8份、矿渣棉4-5份、胶凝材料9-11份、聚氨酯泡沫塑料10-12份、玻璃纤维粉15-18份、玄武岩纤维粉3-4份、滑石粉5-7份、钙基固硫剂8-10份、阻燃剂7-8份。

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农作物秸秆27份、稻壳12份、废弃纤维板13份、煤灰粉35份、石棉粉17份、废弃轮胎橡胶15份、凹凸棒土7份、矿渣棉4份、胶凝材料10份、聚氨酯泡沫塑料12份、聚氨酯泡沫塑料12份、玻璃纤维粉17份、玄武岩纤维粉4份、滑石粉7份、钙基固硫剂8份、阻燃剂7份.

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农作物秸秆25份、稻壳10份、废弃纤维板10份、煤灰粉30份、石棉粉15份、废弃轮胎橡胶10份、凹凸棒土5份、矿渣棉3份、胶凝材料8份、聚氨酯泡沫塑料8份、玻璃纤维粉15份、玄武岩纤维粉3份、滑石粉5份、钙基固硫剂5份、阻燃剂6份。

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农作物秸秆30份、稻壳15份、废弃纤维板15份、煤灰粉40份、石棉粉20份、废弃轮胎橡胶20份、凹凸棒土10份、矿渣棉5份、胶凝材料12份、聚氨酯泡沫塑料12份、玻璃纤维粉20份、玄武岩纤维粉5份、滑石粉10份、钙基固硫剂10份、阻燃剂8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设计了节能环保材料成分,采用该成分制备的节能环保材料,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节能,且成本较低,材料便宜,来源广,采用该材料制得的建筑用板材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强度;

2、本发明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采用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纤维板、废弃轮胎橡胶,合理的利用废弃材料与农作物产物材料,大大的提高了环保性能,节约资源;

3、本发明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采用玻璃纤维粉、玄武岩纤维粉,两者具有良好的韧性,能够使得环保材料制得的建材板具有良好的强度与韧性,同时通过添加阻燃性,使得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毛刷对废弃纤维板表面杂质进行清洗,沥干多余水分;2)对清洗后的废弃纤维板条进行粉碎,粉碎成直径为1mm-2mm颗粒后,烘干,使含水量为5%-8%;3)将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轮胎橡胶、聚氨酯泡沫塑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粉碎至颗粒直径为2mm-3mm;4)将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轮胎橡胶、凹凸棒土、矿渣棉、胶凝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以及玻璃纤维粉、玄武岩纤维粉、滑石粉混合放入混料机中进行加热混合,并加入钙基固硫剂、阻燃剂和水,混料时间为20min-40min;5)对于混料后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6)调节混合物料的湿度,使含水量为20%-30%;7)将步骤6)中混合物料加入颗粒成型机中,进行球状出料,出料直径为2mm-3mm,出料温度为60℃-80℃;8)将出料后的球状物料放入压板机中,压制成板材;上述组分的质量分数如下:农作物秸秆27份、稻壳12份、废弃纤维板13份、煤灰粉35份、石棉粉17份、废弃轮胎橡胶15份、凹凸棒土7份、矿渣棉4份、胶凝材料10份、聚氨酯泡沫塑料12份、玻璃纤维粉17份、玄武岩纤维粉4份、滑石粉7份、钙基固硫剂8份、阻燃剂7份。

本发明的环保材料,设计了节能环保材料成分,采用该成分制备的节能环保材料,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节能,且成本较低,材料便宜,来源广,采用该材料制得的建筑用板材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强度。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毛刷对废弃纤维板表面杂质进行清洗,沥干多余水分;2)对清洗后的废弃纤维板条进行粉碎,粉碎成直径为1mm-2mm颗粒后,烘干,使含水量为5%-8%;3)将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轮胎橡胶、聚氨酯泡沫塑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粉碎至颗粒直径为2mm-3mm;4)将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轮胎橡胶、凹凸棒土、矿渣棉、胶凝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以及玻璃纤维粉、玄武岩纤维粉、滑石粉混合放入混料机中进行加热混合,并加入钙基固硫剂、阻燃剂和水,混料时间为20min-40min;5)对于混料后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6)调节混合物料的湿度,使含水量为20%-30%;7)将步骤6)中混合物料加入颗粒成型机中,进行球状出料,出料直径为2mm-3mm,出料温度为60℃-80℃;8)将出料后的球状物料放入压板机中,压制成板材;上述组分的质量分数如下:农作物秸秆25份、稻壳10份、废弃纤维板10份、煤灰粉30份、石棉粉15份、废弃轮胎橡胶10份、凹凸棒土5份、矿渣棉3份、胶凝材料8份、聚氨酯泡沫塑料8份、玻璃纤维粉15份、玄武岩纤维粉3份、滑石粉5份、钙基固硫剂5份、阻燃剂6份。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环保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毛刷对废弃纤维板表面杂质进行清洗,沥干多余水分;2)对清洗后的废弃纤维板条进行粉碎,粉碎成直径为1mm-2mm颗粒后,烘干,使含水量为5%-8%;3)将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轮胎橡胶、聚氨酯泡沫塑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粉碎至颗粒直径为2mm-3mm;4)将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稻壳、废弃轮胎橡胶、凹凸棒土、矿渣棉、胶凝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以及玻璃纤维粉、玄武岩纤维粉、滑石粉混合放入混料机中进行加热混合,并加入钙基固硫剂、阻燃剂和水,混料时间为20min-40min;5)对于混料后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6)调节混合物料的湿度,使含水量为20%-30%;7)将步骤6)中混合物料加入颗粒成型机中,进行球状出料,出料直径为2mm-3mm,出料温度为60℃-80℃;8)将出料后的球状物料放入压板机中,压制成板材;上述组分的质量分数如下:农作物秸秆30份、稻壳15份、废弃纤维板15份、煤灰粉40份、石棉粉20份、废弃轮胎橡胶20份、凹凸棒土10份、矿渣棉5份、胶凝材料12份、聚氨酯泡沫塑料12份、玻璃纤维粉20份、玄武岩纤维粉5份、滑石粉10份、钙基固硫剂10份、阻燃剂8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