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PBT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4762发布日期:2018-12-08 06:5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pbt工程塑料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环保pbt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bt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力学性能、耐化学药品性能、热稳定性和易成型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工业领域。但是pbt工程塑料也存在缺口冲击敏感性大、抗冲击性能差、阻燃性能差、耐磨效果差的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pbt的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pbt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pbt工程塑料,pbt工程塑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pbt树脂30-50份、改性酚醛树脂10-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4-10份、硅微粉3-9份、石墨烯2-6份、玻璃纤维2-4份、聚酯纤维1-3份、三氧化二锑4-12份、纳米碳酸钙5-10份、改性碳酸钙填料8-18份、聚丙烯酰胺6-16份、氧化镁3-9份、硅烷偶联剂4-10份。优选的,pbt工程塑料组分优选的成分配比包括pbt树脂40份、改性酚醛树脂1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7份、硅微粉6份、石墨烯4份、玻璃纤维3份、聚酯纤维2份、三氧化二锑8份、纳米碳酸钙8份、改性碳酸钙填料13份、聚丙烯酰胺11份、氧化镁6份、硅烷偶联剂7份。优选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硅微粉、石墨烯、玻璃纤维、聚酯纤维、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改性碳酸钙填料、氧化镁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时间为12min-24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改性酚醛树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高低速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pbt树脂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120℃-150℃,时间为20min-30min,得到混合物c;d、将混合物c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混合材料;e、将混合材料加入造粒机种造粒,即得到pbt工程塑料。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先采用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000-4000转/分,时间为8min-14min,之后采用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200-600转/分,搅拌时间为10min-18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pbt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阻燃、耐磨、耐高温性能,使用寿命长;本发明中添加的硅微粉、石墨烯,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塑料的耐磨性能;添加的改性碳酸钙填料、聚丙烯酰胺,能够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塑料的阻燃性能;此外,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采用高低速混合搅拌,能够防止原材料出现结块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塑料的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pbt工程塑料,pbt工程塑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pbt树脂30-50份、改性酚醛树脂10-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4-10份、硅微粉3-9份、石墨烯2-6份、玻璃纤维2-4份、聚酯纤维1-3份、三氧化二锑4-12份、纳米碳酸钙5-10份、改性碳酸钙填料8-18份、聚丙烯酰胺6-16份、氧化镁3-9份、硅烷偶联剂4-10份。实施例一:pbt工程塑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pbt树脂30份、改性酚醛树脂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4份、硅微粉3份、石墨烯2份、玻璃纤维2份、聚酯纤维1份、三氧化二锑4份、纳米碳酸钙5份、改性碳酸钙填料8份、聚丙烯酰胺6份、氧化镁3份、硅烷偶联剂4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硅微粉、石墨烯、玻璃纤维、聚酯纤维、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改性碳酸钙填料、氧化镁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时间为12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改性酚醛树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高低速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pbt树脂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120℃,时间为20min,得到混合物c;d、将混合物c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混合材料;e、将混合材料加入造粒机种造粒,即得到pbt工程塑料。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先采用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000转/分,时间为8min,之后采用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200转/分,搅拌时间为10min。实施例二:pbt工程塑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pbt树脂50份、改性酚醛树脂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0份、硅微粉9份、石墨烯6份、玻璃纤维4份、聚酯纤维3份、三氧化二锑12份、纳米碳酸钙10份、改性碳酸钙填料18份、聚丙烯酰胺16份、氧化镁9份、硅烷偶联剂10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硅微粉、石墨烯、玻璃纤维、聚酯纤维、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改性碳酸钙填料、氧化镁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时间为24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改性酚醛树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高低速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pbt树脂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150℃,时间为30min,得到混合物c;d、将混合物c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混合材料;e、将混合材料加入造粒机种造粒,即得到pbt工程塑料。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先采用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4000转/分,时间为14min,之后采用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600转/分,搅拌时间为18min。实施例三:pbt工程塑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pbt树脂35份、改性酚醛树脂12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6份、硅微粉4份、石墨烯3份、玻璃纤维2份、聚酯纤维2份、三氧化二锑5份、纳米碳酸钙6份、改性碳酸钙填料10份、聚丙烯酰胺8份、氧化镁4份、硅烷偶联剂5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硅微粉、石墨烯、玻璃纤维、聚酯纤维、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改性碳酸钙填料、氧化镁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时间为14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改性酚醛树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高低速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pbt树脂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125℃,时间为22min,得到混合物c;d、将混合物c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混合材料;e、将混合材料加入造粒机种造粒,即得到pbt工程塑料。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先采用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200转/分,时间为10min,之后采用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00转/分,搅拌时间为11min。实施例四:pbt工程塑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pbt树脂45份、改性酚醛树脂18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9份、硅微粉8份、石墨烯5份、玻璃纤维4份、聚酯纤维3份、三氧化二锑10份、纳米碳酸钙9份、改性碳酸钙填料16份、聚丙烯酰胺15份、氧化镁8份、硅烷偶联剂8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硅微粉、石墨烯、玻璃纤维、聚酯纤维、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改性碳酸钙填料、氧化镁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时间为22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改性酚醛树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高低速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pbt树脂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145℃,时间为28min,得到混合物c;d、将混合物c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混合材料;e、将混合材料加入造粒机种造粒,即得到pbt工程塑料。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先采用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800转/分,时间为12min,之后采用低速搅拌,搅拌速率500转/分,搅拌时间为17min。实施例五:pbt工程塑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pbt树脂40份、改性酚醛树脂1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7份、硅微粉6份、石墨烯4份、玻璃纤维3份、聚酯纤维2份、三氧化二锑8份、纳米碳酸钙8份、改性碳酸钙填料13份、聚丙烯酰胺11份、氧化镁6份、硅烷偶联剂7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硅微粉、石墨烯、玻璃纤维、聚酯纤维、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改性碳酸钙填料、氧化镁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时间为18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改性酚醛树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高低速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pbt树脂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135℃,时间为25min,得到混合物c;d、将混合物c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混合材料;e、将混合材料加入造粒机种造粒,即得到pbt工程塑料。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先采用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500转/分,时间为11min,之后采用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400转/分,搅拌时间为14min。实验例:采用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得的工程塑料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数据如下表:弯曲强度(mpa)拉伸强度(mpa)实施例一92102实施例二90102实施例三91104实施例四92103实施例五95106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pbt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阻燃、耐磨、耐高温性能,使用寿命长;本发明中添加的硅微粉、石墨烯,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塑料的耐磨性能;添加的改性碳酸钙填料、聚丙烯酰胺,能够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塑料的阻燃性能;此外,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采用高低速混合搅拌,能够防止原材料出现结块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塑料的质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