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4104发布日期:2018-11-07 10:4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手机外壳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外壳既是保护机体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影响其散热效果、重量、美观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制作手机外壳的材料要求具有强度高、耐热耐磨性良好、具有电磁屏蔽性、尺寸稳定、外观好等特点。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外壳大多采用工程塑料、金属、玻璃等材质制成,这些材料存在硬度低、易划伤、变形、褪色、不环保、散热性差等缺点。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32-45份、聚碳酸酯6-13份、增效剂3-7份、镧稀土2-6份、三乙醇胺2-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3-2.4份、尼龙纤维0.5-2份、催化剂1-3.5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800-95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600-75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800-95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优选地,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优选地,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银粉与碳化硅粉混合均匀后,球磨,加入离子液体,升温,搅拌反应,过滤弃滤液,干燥,得到增效剂。优选地,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银粉与碳化硅粉混合均匀后,球磨40-60min,加入离子液体,升温至50-70℃,搅拌反应1-2h,过滤弃滤液,干燥,得到增效剂。优选地,所述银粉与碳化硅粉的质量比为1-2:0.5-1.3。优选地,所述银粉与离子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30-50。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30-50min。本发明的原料包括:聚乙烯、聚碳酸酯、增效剂、镧稀土、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尼龙纤维、催化剂;本发明添加月桂酸二丁基锡与尼龙纤维配合作用,能够增强本发明的硬度和可塑性;添加增效剂,优选方案中,将银粉与碳化硅粉搭配使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优化本发明的散热性能,且在增效剂的制备过程中,将银粉与碳化硅粉超微混合后进行离子液体改性,由于离子液体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的低熔点熔融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几乎不挥发,同时具有强极性和结构设计性等优点,其能够通过阳离子-π作用力、范德华力等与银粉与碳化硅粉发生相互作用,进而提高银粉与碳化硅粉与聚乙烯、聚碳酸酯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散热性,还能提高本发明的硬度和耐磨性。本发明工艺简单,性能优异,适合大规模生产,有效提高企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32份、聚碳酸酯13份、增效剂3份、镧稀土6份、三乙醇胺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4份、尼龙纤维0.5份、催化剂3.5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80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75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80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实施例2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45份、聚碳酸酯6份、增效剂7份、镧稀土2份、三乙醇胺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3份、尼龙纤维2份、催化剂1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95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60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95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其中,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银粉与碳化硅粉混合均匀后,球磨,加入离子液体,升温,搅拌反应,过滤弃滤液,干燥,得到增效剂。实施例3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39份、聚碳酸酯10份、增效剂5份、镧稀土4份、三乙醇胺3.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尼龙纤维1.2份、催化剂2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85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65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85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其中,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银粉与碳化硅粉混合均匀后,球磨50min,加入离子液体,升温至60℃,搅拌反应1.5h,过滤弃滤液,干燥,得到增效剂;所述银粉与碳化硅粉的质量比为1.5:1;所述银粉与离子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40;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时间为40min。实施例4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35份、聚碳酸酯8份、增效剂4份、镧稀土3份、三乙醇胺3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7份、尼龙纤维0.8份、催化剂1.5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82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63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83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其中,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银粉与碳化硅粉混合均匀后,球磨40min,加入离子液体,升温至70℃,搅拌反应1h,过滤弃滤液,干燥,得到增效剂;所述银粉与碳化硅粉的质量比为2:0.5;所述银粉与离子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50;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时间为50min。实施例5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42份、聚碳酸酯12份、增效剂6份、镧稀土5份、三乙醇胺4.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2份、尼龙纤维1.8份、催化剂3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90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70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90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其中,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银粉与碳化硅粉混合均匀后,球磨60min,加入离子液体,升温至50℃,搅拌反应2h,过滤弃滤液,干燥,得到增效剂;所述银粉与碳化硅粉的质量比为1:1.3;所述银粉与离子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30;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时间为30min。对比例1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42份、聚碳酸酯12份、增效剂6份、镧稀土5份、三乙醇胺4.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2份、尼龙纤维1.8份、催化剂3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90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70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90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其中,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银粉与碳化硅粉混合均匀后,球磨60min,得到增效剂;所述银粉与碳化硅粉的质量比为1:1.3。对比例2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42份、聚碳酸酯12份、增效剂6份、镧稀土5份、三乙醇胺4.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2份、尼龙纤维1.8份、催化剂3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90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70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90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其中,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银粉球磨60min,加入离子液体,升温至50℃,搅拌反应2h,过滤弃滤液,干燥,得到增效剂;所述银粉与离子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30;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时间为30min。对比例3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42份、聚碳酸酯12份、增效剂6份、镧稀土5份、三乙醇胺4.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2份、尼龙纤维1.8份、催化剂3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90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70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90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其中,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增效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碳化硅粉球磨60min,升温至50℃,搅拌反应2h,过滤弃滤液,干燥,得到增效剂;所述碳化硅粉与离子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30;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时间为30min。对比例4一种手机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42份、聚碳酸酯12份、镧稀土5份、三乙醇胺4.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2份、尼龙纤维1.8份、催化剂3份;s2、炉温预热,加入聚乙烯、聚碳酸酯,升温至900℃,加入增效剂、镧稀土、尼龙纤维,降温至700℃,加入三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再次升温至900℃,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料;s3、将混合料注入双螺杆反应机内进行反应塑化,将塑化后的混合料从喷嘴中射出,注入手机壳体模具成型,得到手机外壳;其中,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试验例1分别对实施例5、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得到的手机外壳以及市面上的手机外壳进行导热性能测试,依次记为试验组和对照组1-5;测试结果如下表:项目热导率(w·m-1·k-1)试验组470对照组1435对照组2420对照组3418对照组4380对照组5375观察上表,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2、3可以看出,银粉与碳化硅粉配合作用时所产生的性能均优于两者单独作用的散热性能;对比试验组与4、5可以看出,本发明选择合适的原料进行配合作用,产生的散热性能远优于市面上手机壳的散热性能;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1可以看出,对银粉与碳化硅粉进行离子液体改性后,能显著提高手机壳的散热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