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7645发布日期:2019-03-20 00:1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全面、深入地认知内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并为成功构建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奠定基础,人们分离内生真菌并观察其形态特征,对共生体构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当人们分离种子内生真菌时,需要很长时间的搅拌动作,现有的搅拌装置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操作,人们只得采用最为原始的人力搅拌的方式,完成这项工作后,人们的手腕会异常酸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包括盖体,盖体的截面为倒u型结构,盖体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盖体的中心线共线,盖体的顶面通过轴承连接螺管的下端,螺管与盖体的中心线共线,第一通孔位于螺管内,螺管内螺纹安装螺环,螺环的内圈固定连接电机的外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且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竖杆从第一通孔内穿过,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浸笼的顶面,浸笼的顶面一侧开设弧形透槽,浸笼的底面开设轮槽,轮槽与浸笼内部相通,浸笼的内壁底部通过轮架安装转轮,转轮的中心线垂直于浸笼的前面,转轮的外周开设数个凹槽,凹槽均匀分布于转轮的外周;盖体的顶面活动安装消毒装置。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消毒装置为消毒灯,盖体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匀分布于盖体的顶面,盖体的上方设有大圆环,大圆环与盖体的中心线共线,螺管位于大圆环内,大圆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竖管,竖管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竖管分别从对应的第二通孔内穿过,竖管的内侧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消毒灯。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竖杆的下端套装小圆环,小圆环的内圈与竖杆的外周接触配合,小圆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扇形板的内侧,扇形板的底面与浸笼的顶面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扇形板的顶面外侧固定连接凸柱的下端。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螺管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把杆的一端,把杆的外周分别开设防滑纹。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螺环的顶面均匀开设数个竖向的第三通孔,盖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数个限位杆的下端,限位杆与第三通孔一一对应,且限位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三通孔内穿过。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盖体的外周底部两侧分别开设螺孔,螺孔内分别穿过一根螺栓,螺栓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胶垫。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螺栓为蝴蝶螺栓。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适用于小数量禾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尤其适用于实验室使用,能够取缔传统模式中采用人力搅拌的方式,通过电机带动浸笼转动来实现种子的搅拌,搅拌速度更加均匀,搅拌效果更好,能够解放人力资源,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人们先准备好至少六个烧杯,烧杯内依次倒入50%硫酸、无菌水、naclo、无菌水,液体所占烧杯数量比例按照1:2:1:2,然后将盖体依次扣在烧杯上,盖体的内壁与烧杯的外周接触配合,转动螺管,由于螺管与螺环螺纹配合,且由于电机、竖杆、浸笼及其内的种子的重力作用,螺环不会随螺管而转动,从而使得螺环竖向移动,首先使螺环向下移动直至浸笼没入液面,然后使电机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机带动竖杆转动,竖杆带动浸笼转动,从而达到搅拌的效果,此步骤完成后关闭电机,反向转动螺管,使浸笼位于液面上方沥水,然后将本发明移至下一烧杯后重复上述工作,当依次完成后,通过消毒装置对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此过程中电机处于工作状态,浸笼缓速转动能够使其内的种子均匀的受消毒装置消毒,满足培养需求。本发明能够极大减轻用户的体力劳动,通过弧形透槽即可向浸笼内补充种子,最后通过转动转轮,由于浸笼内的种子能够位于凹槽内,从而使得种子一粒一粒的从浸笼内取出,有利于人们精准控制培养基内的种子数量;电机的转速低于120r/min,产生的震动极小,不会影响盖体和烧杯之间的稳定性;且本发明采用便携式设计,从一个烧杯向另一个烧杯移动时会非常方便,且能够完成沥水工作,以免移动过程中滴下液体挥发后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们造成健康隐患,盖体盖在烧杯上,还能够避免搅拌时液体溅出烧杯外,使用安全性更高,能够填补实验室禾草种子内生真菌分离前期准备工作的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盖体1,盖体1的截面为倒u型结构,盖体1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与盖体1的中心线共线,盖体1的顶面通过轴承连接螺管3的下端,螺管3与盖体1的中心线共线,第一通孔2位于螺管3内,螺管3内螺纹安装螺环4,螺环4的内圈固定连接电机5的外周,电机5的输出轴朝下且固定连接竖杆6的上端,竖杆6从第一通孔2内穿过,竖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浸笼7的顶面,浸笼7的网孔小于禾草种子的颗粒大小,浸笼7的顶面一侧开设弧形透槽8,浸笼7的底面开设轮槽9,轮槽9与浸笼7内部相通,浸笼7的内壁底部通过轮架安装转轮10,转轮10的中心线垂直于浸笼7的前面,转轮10的外周开设数个凹槽11,如图2所示,凹槽11均匀分布于转轮10的外周;盖体1的顶面活动安装消毒装置。本发明适用于小数量禾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尤其适用于实验室使用,能够取缔传统模式中采用人力搅拌的方式,通过电机5带动浸笼7转动来实现种子的搅拌,搅拌速度更加均匀,搅拌效果更好,能够解放人力资源,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人们先准备好至少六个烧杯,烧杯内依次倒入50%硫酸、无菌水、naclo、无菌水,液体所占烧杯数量比例按照1:2:1:2,然后将盖体1依次扣在烧杯上,盖体1的内壁与烧杯的外周接触配合,转动螺管3,由于螺管3与螺环4螺纹配合,且由于电机5、竖杆6、浸笼7及其内的种子的重力作用,螺环4不会随螺管3而转动,从而使得螺环4竖向移动,首先使螺环4向下移动直至浸笼7没入液面,然后使电机5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机5带动竖杆6转动,竖杆6带动浸笼7转动,从而达到搅拌的效果,此步骤完成后关闭电机5,反向转动螺管3,使浸笼7位于液面上方沥水,然后将本发明移至下一烧杯后重复上述工作,当依次完成后,通过消毒装置对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此过程中电机5处于工作状态,浸笼7缓速转动能够使其内的种子均匀的受消毒装置消毒,满足培养需求。本发明能够极大减轻用户的体力劳动,通过弧形透槽8即可向浸笼7内补充种子,最后通过转动转轮10,由于浸笼7内的种子能够位于凹槽11内,从而使得种子一粒一粒的从浸笼7内取出,有利于人们精准控制培养基内的种子数量;电机5的转速低于120r/min,产生的震动极小,不会影响盖体1和烧杯之间的稳定性;且本发明采用便携式设计,从一个烧杯向另一个烧杯移动时会非常方便,且能够完成沥水工作,以免移动过程中滴下液体挥发后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们造成健康隐患,盖体1盖在烧杯上,还能够避免搅拌时液体溅出烧杯外,使用安全性更高,能够填补实验室禾草种子内生真菌分离前期准备工作的技术空白。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消毒装置为消毒灯15,盖体1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均匀分布于盖体1的顶面,盖体1的上方设有大圆环13,大圆环13与盖体1的中心线共线,螺管3位于大圆环13内,大圆环13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竖管14,竖管14与第二通孔12一一对应,竖管14分别从对应的第二通孔12内穿过,竖管14的内侧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消毒灯15。消毒灯15分别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电路连接,接通电源后,消毒灯15即可工作,竖管14的外周与第二通孔12的内壁接触配合,且竖管14与第二通孔1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大圆环13、竖管14及消毒灯15的重力,电源线从竖管14内穿过,能够减小线路损坏的几率,用户用手移动大圆环13的位置,使大圆环13上下移动,当浸笼7位于液面以下时,避免消毒灯15没入液面,以免造成消毒灯15损坏;提起浸笼7后,使大圆环13向下移动,直至浸笼7完全位于竖管14之间,消毒灯15即可均匀的对和草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处理,以免病菌对内生真菌分离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竖杆6的下端套装小圆环16,小圆环16的内圈与竖杆6的外周接触配合,小圆环16的一侧固定连接扇形板17的内侧,扇形板17的底面与浸笼7的顶面接触配合。用户使扇形板17盖在弧形透槽8上,浸笼7内的种子无法通过弧形透槽8漏出,需要向浸笼7内添加种子时打开扇形板17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制造工作也很简单,能够降低本发明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扇形板17的顶面外侧固定连接凸柱18的下端。该结构能够给予人们一个便于发力的点,从而能够更方便的转动扇形板17。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螺管3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把杆19的一端,把杆19的外周分别开设防滑纹。把杆19能够给予人们一个便于发力的点,以便于人们转动螺管3,防滑纹能够增加人们手部与把杆19之间的摩擦力,以防止打滑。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螺环4的顶面均匀开设数个竖向的第三通孔20,盖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数个限位杆21的下端,限位杆21与第三通孔20一一对应,且限位杆21分别从对应的第三通孔20内穿过。通过限位杆21和第三通孔20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防止螺环4转动,以免转动螺管3时带动螺环4同步转动,避免导致浸笼7无法升降的后果。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盖体1的外周底部两侧分别开设螺孔22,螺孔22内分别穿过一根螺栓23,螺栓23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胶垫。用户拧紧螺栓23后,胶垫的内侧均与烧杯的外周紧密接触,以免盖体1发生晃动,进一步增强本发明的使用可靠性,胶垫能够防止螺栓23对烧杯造成损伤。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螺栓23为蝴蝶螺栓。蝴蝶螺栓能够给予人们一个便于发力的点,从而能够更加省力的转动螺栓23,无需借用工具,实际操作时更加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