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铝板用补强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7341发布日期:2019-03-02 02:3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铝板用补强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补强材料,涉及铝板,尤其是一种新型汽车铝板用补强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轻量化、环保等被广泛关注,各oem都纷纷研究如何使车辆更轻,轻量化带来的优势就是更低的油耗,低油耗则意味着低排放。故而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汽车的白车身占据了汽车总重量的30%-40%,白车身的轻量化是最明显最有效果的。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板的密度为:7.9×103kg/m3,同体积的铝比钢的轻3倍;采用铝作为白车身的主要材料会是今后汽车轻量化的一个主要途径。但铝的强度远远低于钢,即使采用铝合金强度也无法和钢媲美,这就意味着要使用到补强材料来弥补铝强度上的缺陷,目前市场上提供的补强材料大多都是以钢板为基础设计研发的,钢的弹性模量(e)200-235kn/mm2,但铝的弹性模量(e)69kn/mm2,这说明铝板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差于钢板,钢板用补强材料硬化的过程中因钢的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较强,在发泡硬化后不会在车声钢板上出项缩痕,但铝板抗弹性变形的能力低,直接将钢板补强材料应用到铝板上后,会使铝板产生塑性变形产生缩痕影响整车外观。综上所述,需要开发一款使用在铝板白车上使用的补强材料。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铝板用补强材料,不会使得铝板表面产生收缩痕迹,不影响整车外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铝板用补强材料,其组分及重量份数为:橡胶50-60份;环氧树脂60-80份;炭黑4-6份;活性剂4-7份;填料110-120份;粘着剂40-60份;硫磺20-23份;硫化促进剂8-12份;交联剂5-8份;发泡剂1-2份。而且,所述橡胶为丁苯橡胶、丁晴橡胶、氯丁橡胶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而且,所述环氧树脂为固体环氧树脂yd-170、户外型环氧树脂al-3040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而且,所述活性剂为氧化锌、碳酸锌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而且,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而且,所述粘着剂为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而且,所述硫化促进剂为dm、tbztd、zbec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而且,所述交联剂为双氰胺、邻氨基苯甲酸盐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而且,所述发泡剂为过氧化苯甲酰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补强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一次混炼:在110℃的条件下,将橡胶、环氧树脂、炭黑、活性剂、填料和粘着剂加压2mpa,混炼30min-35min,制成一次混炼胶;(2)二次混炼:在60-65℃的条件下,将一次混炼胶与硫磺、硫化促进剂、交联剂、发泡剂加压2mpa,混炼30min-35min,制成二次混炼胶,该二次混炼胶即为补强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本补强材料制成的补强贴片,在补强材料的两面分别粘贴离型纸及玻璃布。所述离型纸厚度为0.1-0.3mm;所述树脂型补强层厚度为1-4mm;所述玻璃布厚度为0.1-0.3mm。制备方法为:将补强材料放入涂布机中加热软化,软化后通过涂布辊均匀涂布在离型纸表面,然后设置压延辊辊温60-65℃并调整压延辊之间的间距1-3mm,再将玻璃布通过压延辊压延与软化后的混炼胶体复合,最后通过裁切机裁断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补强材料制成补强贴片料贴在铝车身内侧,经过烘烤后,交联剂双键打开与橡胶,环氧树脂内的双键结构发生交联反应,由于橡胶和环氧树脂相互混合使得活性点分散进而交联速度变慢,固化时间长,对铝车身表面产生的收缩抓接力较小,不会使得铝车身产生明显的形变。2、本补强材料提高了铝板的弯曲强度、刚度、抗冲击性,提升汽车安全性能,增加铝板抗疲劳和阻尼效果,提升汽车的nvh性能。3、本补强材料制成补强贴片粘贴在铝车身应力集中的部位,提高了铝板的刚度,由于补强片内部有树脂高分子材料,具有阻尼作用,当车身振动时,树脂高分子将振动能转化为分子位移、形变和热能,从而提高此处抗疲劳强度。4、相对于钢板用补强材料冷却固化速度快,塑形变形应力大,产生抓痕力大的问题,本补强材料固化速度慢,塑形变形应力小,产生抓痕力小。5、本补强材料制成补强贴片性能稳定,粘贴安装时操作人员可以单人轻易完成,且不易产生错误。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补强贴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离型纸、2-补强层、3-玻璃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不是全部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新型汽车铝板用补强材料,制备方法为:(1)一次混炼:在110℃的条件下,将丁苯橡胶30kg、丁腈橡胶25kg、固体环氧树脂yd-17050kg、户外型环氧树脂al-304025kg、炭黑5kg、活性剂氧化锌5kg、填料滑石粉55kg、填料碳酸钙60kg和粘着剂c950kg加压,混炼30min,制备一次混炼胶。(2)二次混炼:在60℃的条件下,将一次混炼物与硫磺20kg、硫化促进剂dm8kg、交联剂双氰胺3kg、邻氨基苯甲酸盐2kg、发泡剂过氧化苯甲酰1kg,加压,混炼30min,制备二次混炼胶。将二次混炼物胶块放入涂布机中加热软化,软后的混炼胶体通过涂布辊均匀涂布在离型纸表面。然后设置压延辊辊温60-65℃并调整压延辊之间的间距1.4mm,再将玻璃布通过压延辊压延与软后的混炼胶体复合成型。最后通过裁切机裁断成型。制得补强贴片防粘接离型纸厚度为0.1mm、补强材料厚度为2mm、玻璃布厚度为0.2mm。将补强贴片粘贴在铝板车身的相应位置,经过电泳后的烘干工序(140℃-160℃×20min)发泡硬化,但该产品冷却硬化的速度低于钢板用补强材料,可以随着铝板的变形量一同发生变化,故而不产生缩痕。实施例2一种新型汽车铝板用补强材料,制备方法如下:(1)一次混炼:在110℃的条件下,将丁苯橡胶25kg、丁腈橡胶25kg、固体环氧树脂yd-17045kg、户外型环氧树脂al-304035kg、炭黑6kg、活性剂氧化锌7kg、填料滑石粉50kg、填料碳酸钙70kg和粘着剂c560kg加压,混炼30min,制备一次混炼胶。(2)二次混炼:在60℃的条件下,将一次混炼物与硫磺23kg、硫化促进剂zbec8kg、交联剂双氰胺4kg、邻氨基苯甲酸盐3kg、发泡剂过氧化苯甲酰1.5kg,加压,混炼35min,制备二次混炼胶。将二次混炼物胶块放入涂布机中加热软化,软后的混炼胶体通过涂布辊均匀涂布在离型纸表面。然后设置压延辊辊温65℃并调整压延辊之间的间距2.5mm,再将玻璃布通过压延辊压延与软后的混炼胶体复合成型。最后通过裁切机裁断成型。制得补强贴片防粘接离型纸厚度为0.2mm、补强材料厚度为3mm、玻璃布厚度为0.1mm。将补强贴片粘贴在铝板车身的相应位置,经过电泳后的烘干工序(140℃-160℃×20min)发泡硬化,但该产品冷却硬化的速度低于钢板用补强材料,可以随着铝板的变形量一同发生变化,故而不产生缩痕。实施例3一种新型汽车铝板用补强材料,制备方法如下:(1)一次混炼:在110℃的条件下,将丁苯橡胶25kg、丁腈橡胶25kg、固体环氧树脂yd-17030kg、户外型环氧树脂al-304035kg、炭黑4kg、活性剂氧化锌4kg、填料碳酸钙50kg、填料碳酸钙60kg和粘着剂c550kg加压,混炼30min,制备一次混炼胶。(2)二次混炼:在60℃的条件下,将一次混炼物与硫磺21kg、硫化促进剂dm6kg、交联剂双氰胺4kg、邻氨基苯甲酸盐2kg、发泡剂过氧化苯甲酰2kg,加压,混炼35min,制备二次混炼胶。将二次混炼物胶块放入涂布机中加热软化,软后的混炼胶体通过涂布辊均匀涂布在离型纸表面。然后设置压延辊辊温65℃并调整压延辊之间的间距1.6mm,再将玻璃布通过压延辊压延与软后的混炼胶体复合成型。最后通过裁切机裁断成型。制得补强贴片防粘接离型纸厚度为0.1mm、补强材料厚度为2mm、玻璃布厚度为0.1mm。将补强贴片粘贴在铝板车身的相应位置,经过电泳后的烘干工序(140℃-160℃×20min)发泡硬化,但该产品冷却硬化的速度低于钢板用补强材料,可以随着铝板的变形量一同发生变化,故而不产生缩痕。经过测试发现如下变化,在补强材料冷却硬化过程中压强变化,如表1所示。表1实验结果参数如表2所示。表2序号项目结果1补强倍率2.5mm≥2倍2发泡倍率≥2倍3缩痕测试无缩痕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