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1066发布日期:2019-03-27 11:57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是名贵中药材,也是雄性鹿科动物的第二性征。除驯鹿外其他鹿科动物的母鹿自然状态下不能够生茸。鹿场依靠公鹿生产鹿茸,母鹿用于繁殖后代。因此如果能够诱导母鹿生茸,可以大大提高鹿茸产量和养殖场的效益。实验证实给母鹿注射雄激素可以诱导母鹿生茸(li等,2003),这就说明母鹿完全具有生茸的能力。但母鹿注射雄激素后会雄性化,不能够正产妊娠产子,因此这一方法不能够直接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母鹿自然状态下不能够生茸,但通过注射雄激素的方法诱导母鹿生茸后导致母鹿不能够正产妊娠产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影响繁殖的情况下诱导母鹿生茸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2.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中添加刺激因子培养;3.将步骤2所得处理后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移植到母鹿体内,鹿茸萌发后获得母鹿鹿茸组织。

步骤1所取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厚度为0.35-1.42mm,直径为1-3cm。

所述步骤2具体为: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经过pbs洗涤后,浸入含有10%(v/v)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睾酮和生长因子igf1的dmem完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所述睾酮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3-6ng/ml,所述生长因子igf1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5-2μg/ml,更优选地,所述睾酮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5ng/ml,所述生长因子igf1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μg/ml;培养基用量不小于10ml,且培养基液面浸没过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

步骤2所述培养,具体为:放置于37℃,5vol.%co2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48小时。

所述步骤1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采集后可暂时储存于含抗生素的pbs中。

步骤3所述将步骤2所得处理后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移植到母鹿体内,其中所述母鹿,为被采集生茸区骨膜组织的母鹿。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母鹿自然状态下不能够生茸,但通过注射雄激素的方法诱导母鹿生茸后导致母鹿不能够正产妊娠产子的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在使母鹿生茸的同时,不影响母鹿繁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

1.取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2.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中添加刺激因子培养;3.将步骤2所得处理后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移植到母鹿体内,鹿茸萌发后获得母鹿鹿茸组织。

步骤1所取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厚度为0.35mm,直径为1cm。

所述步骤2具体为: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经过pbs洗涤后,浸入含有10%(v/v)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睾酮和生长因子igf1的dmem完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所述睾酮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3ng/ml,所述生长因子igf1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5μg/ml,培养基用量不小于10ml,且培养基液面浸没过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

步骤2所述培养,具体为:放置于37℃,5vol.%co2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48小时。

实施例2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

1.取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2.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中添加刺激因子培养;3.将步骤2所得处理后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移植到母鹿体内,鹿茸萌发后获得母鹿鹿茸组织。

步骤1所取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厚度为1.42mm,直径为3cm。

所述步骤2具体为: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经过pbs洗涤后,浸入含有10%(v/v)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睾酮和生长因子igf1的dmem完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所述睾酮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6ng/ml,所述生长因子igf1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2μg/ml,培养基用量不小于10ml,且培养基液面浸没过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

步骤2所述培养,具体为:放置于37℃,5vol.%co2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48小时。

实施例3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

1.取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2.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中添加刺激因子培养;3.将步骤2所得处理后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移植到母鹿体内,鹿茸萌发后获得母鹿鹿茸组织。

步骤1所取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厚度为0.80mm,直径为2.5cm。

所述步骤2具体为: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经过pbs洗涤后,浸入含有10%(v/v)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睾酮和生长因子igf1的dmem完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所述睾酮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5ng/ml,所述生长因子igf1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μg/ml;培养基用量不小于10ml,且培养基液面浸没过步骤1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步骤2所述培养,具体为:放置于37℃,5vol.%co2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48小时。

实施例4诱导母鹿生茸

(1)母鹿生茸区骨膜采集:

挑选当年空怀母鹿80头(分别来自4个鹿场,每个鹿场20头,每个鹿场的20头母鹿中,2年龄-5年龄各5头),麻醉后,给生茸区(额外脊两侧的皱褶处)剃毛消毒,通过手术切开皮肤取出骨膜组织,暂时储存于含抗生素的pbs中,同时给鹿缝合伤口;

(2)按照实施例1步骤1、2进行处理。

(3)生茸区骨膜移植回鹿体:

麻醉(1)中采集过生茸区骨膜的鹿只,给步骤(1)中的取样伤口消毒,剪开缝合线,打开伤口。将步骤(2)中的骨膜组织,原位移植回鹿体内,缝合伤口。

(4)鹿茸生长及产子情况:

处理当年,70头鹿双侧均生长鹿茸,秋季收割后平均重量1.21kg/头·次,最高可达1.71kg/头·次。秋季母鹿自然交配,72头母鹿正常妊娠并产子,其中63头正常妊娠并产子的母鹿为双侧均生长鹿茸的母鹿。

实施例5诱导母鹿生茸

(1)母鹿生茸区骨膜采集:

挑选当年空怀母鹿80头(分别来自4个鹿场,每个鹿场20头,每个鹿场的20头母鹿中,2年龄-5年龄各5头),麻醉后,给生茸区(额外脊两侧的皱褶处)剃毛消毒,通过手术切开皮肤取出骨膜组织,暂时储存于含抗生素的pbs中,同时给鹿缝合伤口;

(2)按照实施例2步骤1、2进行处理。

(3)生茸区骨膜移植回鹿体:

麻醉(1)中采集过生茸区骨膜的鹿只,给步骤(1)中的取样伤口消毒,剪开缝合线,打开伤口。将步骤(2)中的骨膜组织,原位移植回鹿体内,缝合伤口。

(4)鹿茸生长及产子情况:

处理当年,72头鹿双侧均生长鹿茸,秋季收割后平均重量1.22kg/头·次,最高可达1.88kg/头·次。秋季母鹿自然交配,71头母鹿正常妊娠并产子,其中64头正常妊娠并产子的母鹿为双侧均生长鹿茸的母鹿。

实施例6诱导母鹿生茸

(1)母鹿生茸区骨膜采集:

挑选当年空怀母鹿80头(分别来自4个鹿场,每个鹿场20头,每个鹿场的20头母鹿中,2年龄-5年龄各5头),麻醉后,给生茸区(额外脊两侧的皱褶处)剃毛消毒,通过手术切开皮肤取出骨膜组织,暂时储存于含抗生素的pbs中,同时给鹿缝合伤口;

(2)按照实施例3步骤1、2进行处理。

(3)生茸区骨膜移植回鹿体:

麻醉(1)中采集过生茸区骨膜的鹿只,给步骤(1)中的取样伤口消毒,剪开缝合线,打开伤口。将步骤(2)中的骨膜组织,原位移植回鹿体内,缝合伤口。

(4)鹿茸生长及产子情况:

处理当年,77头鹿双侧均生长鹿茸,秋季收割后平均重量1.39kg/头·次,最高可达2.01kg/头·次。秋季母鹿自然交配,71头母鹿正常妊娠并产子,其中70头正常妊娠并产子的母鹿为双侧均生长鹿茸的母鹿。

对于上述实施例,在保证麻醉过程对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将实验对象扩展为非空怀母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