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削匀机组合式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7491发布日期:2018-09-18 19:3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削匀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削匀机组合式导轨。



背景技术:

削匀机是制革加工过程中的精密加工设备,削匀后的皮革其厚度误差不得超过0.02mm。这就要求削匀机主关键零件加工精度及装配精度较高,特别是主导轨的加工形位公差精度较高。

传统的削匀机导轨如图1和图2所示,为整体式结构。图中孔一1、孔二2安装削匀机刀辊,导轨3安装磨刀系统。导轨加工要求孔一1及孔二2保证一定的同轴度,并要求孔一1、孔二2的轴线与导轨3保证一定的平行度。通过精密加工能保证以上所述形位公差。但在削匀机使用过程中,由于导轨为铸铁件,其铸造应力不断释放,同时为了适应削匀加工的要求,导轨3中间部分还要相对于刀辊作前后调整。导轨长期使用后,孔一1和孔二2间同轴度误差不断加大,两孔轴线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也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削匀精度。重新调校其形位公差,难度大,很难达到要求。只得更换整个导轨,其投入成本更大,为制革企业带来不小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由两个刀辊支承架和导轨组合而成的组合式削匀机导轨,导轨可单独拆卸返工,解决了传统整体式削匀机导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整体更换,投入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削匀机组合式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导轨为分体式,包括导轨和刀辊支承架,所述导轨两端分别连接有1个可拆卸的刀辊支承架。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通过紧固装置安装在两组刀辊支承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装置为紧固件,刀辊支承架的下部设有安装孔;导轨两端设有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与安装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孔有2个;所述的通孔有2个,且与安装孔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通孔为沉头孔,紧固件为螺钉;螺钉穿过通孔进入安装孔,将刀辊支承架和导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刀辊支承架采用高强度钢制成。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两组刀辊支承架采用高强度钢配对加工而成,尺寸精度一致,不变形。导轨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单独加工,组合而成后,可以对左右刀辊支承架作微量调整,调整孔一、孔二的轴心线与导轨面的平行度,方便简单。削匀机长期使用后,导轨形状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刀辊与导轨的平行度,影响削匀精度。这时,可卸下两刀辊支承架,单独返工导轨,导轨返工完成后,再与两刀辊支承架组合。维修简单,时间短,调整方便,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中削匀机导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削匀机组合式导轨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图3的右视图;

图5是实施例2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本申请的削匀机组合式导轨,为分体式,包括导轨3和刀辊支承架4,导轨3两端分别连接有1个可拆卸的刀辊支承架4。

导轨3通过紧固装置安装在两组刀辊支承架4上,紧固装置采用紧固件,刀辊支承架4的下部设有安装孔41;导轨3两端设有通孔31;紧固件穿过通孔31与安装孔41连接。为了安装牢固,每个刀辊支承架4的下部设有两个安装孔41;导轨3两端设有与安装孔41相对应的两个通孔31。

安装孔41为螺纹孔,通孔31为沉头孔,紧固件为螺钉6;螺钉6穿过通孔31进入安装孔41,将刀辊支承架4和导轨3固定连接。螺钉连接的优点是无需将安装孔41打通,加工方便,但是削匀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时间长后振动会使螺钉松动,影响导轨3和刀辊支承架4之间的稳固,进而影响孔一1、孔二2的轴心线与导轨面的平行度,从而影响加工精度,所以优选的,螺钉6的头部和导轨3的通孔31之间安装垫片9,垫片9为弹簧垫片或自锁垫片,弹簧垫片或自锁垫片可以阻止螺钉的反转;进一步优选,在螺钉6的螺纹表面涂有防松胶或者直接选用固特耐防松螺钉。紧固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紧固装置。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安装孔41为通孔,紧固件为螺栓7和螺母8;将安装孔41加工为通孔,采用螺栓7和螺母8的组合,可以通过定期拧紧螺母8来阻止削匀机振动带来的松动。

左右两个刀辊支承架4采用高强度钢配对加工而成。配对加工的两个刀辊支承架4可以保证精度一致,不变形,为以后的安装调整做好准备。导轨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单独加工,组合而成后,可以对左右两个刀辊支承架作微量调整,调整孔一、孔二的轴心线与导轨面的平行度,方便简单。

削匀机长期使用后,导轨形状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刀辊与导轨的平行度,影响削匀精度。这时,可卸下两刀辊支承架,单独返工导轨,导轨返工完成后,再与两刀辊支承架组合。维修简单,时间短,调整方便,费用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