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含水丙烯的自动分水工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8689发布日期:2018-12-21 19:4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含水丙烯的自动分水工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物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含水丙烯的自动分水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世界环氧氯丙烷的总消费量约为120万吨/年,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胶以及缩水甘油醚等,据统计,今后几年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5%~6%的速度增长。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世界上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此法进行生产,原料为丙烯和氯气,丙烯和氯气的需求量稳步增长。

生产过程中,丙烯需达到其工业标准要求,即丙烯含水量不得超过10mg/kg。现有技术中,在液相丙烯缓冲罐底部做一个约高1000mm集水器,由于丙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含水丙烯进入丙烯缓冲罐并静置一段时间后,呈液-液分离的两相,通过定期排放集水器内的水,从而实现丙烯与水的分离。但是,该现有技术中的分离过程不易控制,易排出液相丙烯,危险性大;积水容器小,排水需定期控制,操作不灵活,自动化程度低;分离过程中,过度分离排出的丙烯无法回收,丙烯不能完全利用;未完全分离容易使大量水进入液相丙烯干燥系统,降低后续的干燥设备如分子筛的使用周期;以致丙烯的收率不高,设备部件消耗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水丙烯的自动分水工艺设备,以解决含水丙烯分离过程不易控制、以及分离后液相水中的丙烯无法回收等问题。

一种用于含水丙烯的自动分水工艺设备,主要包括丙烯除水分离罐、丙烯除水接收罐和气水分离罐,其中:

所述丙烯除水分离罐顶部设有进料管,罐体经丙烯溢流线管连接至液相丙烯缓冲罐,底部经水溢流管线连接至所述丙烯除水接收罐;所述丙烯除水分离罐与丙烯除水接收罐之间设有气压线管;所述丙烯除水接收罐经水输送管线连接至所述气水分离罐,所述气水分离罐底部连接回收水管线,顶部连接气相丙烯回收管线,分别进行液相水和气相丙烯的回收。

可选地,所述自动分水工艺设备,所述气压线管上设有气压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自动分水工艺设备,所述气相丙烯回收管线的输出端连接有压缩机。

可选地,所述自动分水工艺设备,所述进料管末端设置有防板。

可选地,所述自动分水工艺设备,所述进料管插入所述丙烯除水分离罐中丙烯液面以下。

可选地,所述自动分水工艺设备,所述丙烯除水分离罐设有远传界面仪,用以监控液位。

可选地,所述自动分水工艺设备,所述丙烯除水接收罐设有调节阀,用以控制水位。

可选地,所述自动分水工艺设备,所述水溢流管线为鹤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水丙烯的自动分水工艺设备,主要包括丙烯除水分离罐、丙烯除水接收罐和气水分离罐;通过连通器的原理,液相水由丙烯除水分离罐底部溢流至丙烯除水接收罐,分离过程为自动分离,简化操作;通过丙烯除水接收罐,加大水容器的容积,降低后续设备的操作频率,提高工艺效率;通过气水分离罐,回收气相丙烯,提高丙烯利用率。水溢流线管为鹤管,方便安装;丙烯除水接收罐设有调节阀,可灵活调节水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艺设备操作简便,罐体容积大,自动化程度高,在提高了丙烯收率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部件损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含水丙烯的自动分水工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析图。

图1-图2中:1-丙烯溢流线管,2-丙烯除水分离罐,3-水溢流管线,4-丙烯除水接收罐,5-水输送管线,6-气水分离罐,7-回收水管线,8-气相丙烯回收管线,9-进料管,10-气压线管,11-气压控制器,12-防板;A-进水高度,B-液相水水位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水丙烯的自动分水工艺设备,用以解决含水丙烯分离过程不易控制、以及分离后液相水中的丙烯无法回收等问题。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主要包括丙烯除水分离罐2、丙烯除水接收罐4和气水分离罐6:

丙烯除水分离罐2顶部设有进料管9,罐体设有丙烯溢流线管1连接至液相丙烯缓冲罐,底部设有水溢流管线3并连接至丙烯除水接收罐4,丙烯除水分离罐2与丙烯除水接收罐4之间设有气压线管10,通过气压线管10可使两罐的气压相一致,从而利用连通器的原理,使丙烯除水分离罐2内的液相水经水溢流管线3可自溢流至丙烯除水接收罐4;为方便高度调节及操作灵活,水溢流管线3可为鹤管;

丙烯除水接收罐4设有水输送管线5并连接至气水分离罐6;气水分离罐6底部连接回收水管线7,回收水管线7连接至回收水池;气水分离罐6顶部连接气相丙烯回收管线8,气相丙烯回收管线8可连接压缩机,经压缩机压缩为液相后再进行回收;

值得一提的是,可将进料管9插入丙烯除水分离罐2中丙烯液面以下,防止进料时产生静电;同时,为了避免进料过程对丙烯和水的分界面产生冲击,在进料管9末端可设有防板12,从而改变液体流向;在丙烯除水分离罐2可设有远传界面仪,用以监控液相丙烯与液相水的液位;在丙烯除水接收罐4可设有调节阀,用以控制水位;另外,在气压线管10上可设有气压控制器11,对丙烯除水分离罐2和丙烯除水接收罐4的气压进行监督并调控,必要时,可通过调节两罐之间的气压差,改变溢流条件。

原理及工作说明:

为方便理解,丙烯除水分离罐2和丙烯除水接收罐4的气压设定为等值:

液相含水丙烯由进料管9进入丙烯除水分离罐2进行静置,由于液相丙烯不溶于液相水,水的密度为1000kg/m3,38℃液相丙烯密度为500kg/m3,所以液相含水丙烯在丙烯除水分离罐2分离为液-液两相分层状态:上层为液相丙烯,下层为液相水;打开水溢流管线3阀门,根据三通器原理,丙烯除水分离罐2的液相水进入水溢流管线3中;当水溢流管线3中的液相水水位高度B大于进水高度A时,则液相水进入丙烯除水接收罐4中,从而实现自动分水、收水过程;液相水通过水输送管线5输送至气水分离罐6,由于压强的改变,液相丙烯转化为气相,通过气相丙烯回收管线8实现气相丙烯的回收。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