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3105发布日期:2019-03-30 08:0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淀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变性淀粉是指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来的物理或化学特性。在天然淀粉所具有的固有特性的基础上,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但是目前的大多数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减震效果差或不具有减震效果,对加工装置容易造成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用来解决减震效果差或不具有减震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减震效果差或不具有减震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支撑柱和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的一端,所述第一缓冲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缓冲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杆的另一端与挡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杆、复位弹簧、第一竖板、横杆、第二竖板和连接杆,所述底板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底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竖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的另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竖板的另一侧中部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缓冲杆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第一缓冲杆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支撑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工装置本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支撑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顶板的两端均与凹槽的内壁贴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凹槽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底端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可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均贯穿第一竖板开设的通孔,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缓冲杆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侧中部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块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减震底座的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位于支撑顶板的上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当加工装置本体工作时产生震动,通过支撑柱传递给支撑顶板,支撑顶板带动第一缓冲杆向下移动,第一缓冲杆向下挤压第二缓冲杆,缓冲装置通过销轴向下转动,复位弹簧阻止缓冲装置转动,弹簧阻止第二缓冲杆向下移动,使该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达到了减震效果。

(2)、该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通过挡块的设置对缓冲装置具有一个限位作用,通过卡板的设置对支撑顶板有个限位作用,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对第一缓冲杆起到一个支撑作用,能够有效增强第一缓冲杆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加工装置本体1、支撑柱2、减震底座3、卡板31、凹槽4、固定块41、支撑顶板5、第一缓冲杆6、第二缓冲杆7、缓冲装置8、底板81、固定杆82、复位弹簧83、第一竖板84、横杆85、第二竖板86、连接杆87、挡块88、连接柱89、挡板9、弹簧10、固定板11、加强筋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1、支撑柱2和减震底座3,减震底座3内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顶板5,支撑顶板5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6的一端,第一缓冲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缓冲杆7的一端,第二缓冲杆7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装置8,第二缓冲杆7的另一端与挡板9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挡板9的下表面与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0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缓冲装置8包括底板81、固定杆82、复位弹簧83、第一竖板84、横杆85、第二竖板86和连接杆87,底板81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固定杆82的一端,底板81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83的一端,复位弹簧83的另一端与第一竖板8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一竖板84的另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横杆85的一端,横杆8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板86的一侧,第二竖板86的另一侧中部与连接杆87的一端固定连接,当加工装置本体1工作时产生震动,通过支撑柱2传递给支撑顶板5,支撑顶板5带动第一缓冲杆6向下移动,第一缓冲杆6向下挤压第二缓冲杆7,缓冲装置8通过销轴向下转动,复位弹簧83阻止缓冲装置8转动,弹簧10阻止第二缓冲杆7向下移动,使该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达到了减震效果;

第一缓冲杆6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的一端与第一缓冲杆6固定连接,加强筋12的另一端与支撑顶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加强筋12的设置,对第一缓冲杆6起到一个支撑作用,能够有效增强第一缓冲杆6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加工装置本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支撑柱2的顶端,支撑柱2的底端与支撑顶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顶板5的两端均与凹槽4的内壁贴合连接,支撑柱2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固定板11的下表面与凹槽4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凹槽4的底端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两个固定杆82的另一端均贯穿第一竖板84开设的通孔,第一竖板84能够通过通孔在固定杆82上移动,两个固定杆8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88,通过挡块88的设置对缓冲装置8具有一个限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连接杆8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缓冲杆6活动连接,底板81的另一侧中部与连接柱89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柱8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块41活动连接,缓冲装置8能够通过销轴与固定块41活动连接,缓冲装置8可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减震底座3的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31,卡板31位于支撑顶板5的上方,通过卡板31的设置对支撑顶板5有个限位作用。

综上所述,该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当加工装置本体1工作时产生震动,支撑柱2受到震动向下移动挤压支撑顶板5,支撑顶板5带动第一缓冲杆6向下移动,第一缓冲杆6向下挤压第二缓冲杆7,第二缓冲杆7向下移动,缓冲装置8通过销轴向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复位弹簧83被第一竖板84挤压,复位弹簧83由于受到挤压会给第一竖板84一个反向作用力阻止缓冲装置8转动,达到了减震效果,在第二缓冲杆7向下移动过程中通过挡板9挤压弹簧10,弹簧10由于受到挤压会给挡板9一个反向作用力阻止挡板9继续向下移动,达到了减震效果,通过第一缓冲杆6、第二缓冲杆7、缓冲装置8、挡板9、弹簧10、固定板11之间的配合设置,使该造地变性淀粉加工装置达到了减震效果,保护了加工装置本体1不受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