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2496发布日期:2019-09-17 23:0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微生物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其研究时需要使用到培养箱装置,在微生物农药的生产中,需要大量培养生物菌种,将培养基接种菌苗以后,经过搅拌,并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氧气,菌种不断繁殖,但现有技术的操作均通过手工实现,操作繁琐,容易出现失误,操作时菌落的环境发生改变,液体培养基到固体培养基的接种不方便控制,需要较多的经验,同时环境控制复杂,提高了培养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对菌落的环境进行控制,封闭操作,提高培养的稳定性,自动进行接种,操作方便,提高微生物菌培养的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上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侧面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左侧面设有温控净化系统,所述外壳的左侧面接口上设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的左端进口设有真空泵,所述负压管的中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外壳内腔左侧面固定有水平方向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右侧伸缩臂上固定有水平的安装架,安装架的下表面设有滚轮,所述安装架右端的圆形通槽内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面固定有卡盘,所述外壳内腔底面的右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侧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卡盘配合的方轴,所述外壳的右侧面设有侧门,所述侧门的下侧边缘位置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通过搭扣与外壳的侧面连接,所述外壳的内腔右侧面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外壳的内腔上表面设有灯具,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外侧固定有竖直方向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伸缩臂上固定有放置皿,所述放置皿的上侧敞口处设有玻璃盖,所述放置皿的底部接口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培养管,所述培养管穿过外壳上表面对应的预留孔,所述培养管的中部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一负压泵,所述培养管的下端侧面固定有“l”型的接种管,所述接种管的中部设有第二负压泵和第三电磁阀,所述接种管左侧的竖直部分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轴孔内设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分别与连接座上下端面贴合的定位环,所述冲洗管的上端穿过外壳对应位置的预留孔,所述冲洗管的下端侧面径向分布有搅拌片,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真空泵、电动伸缩杆、第一电机、灯具、电动推杆、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控净化系统包括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左侧面上下侧的两个接口相连,所述循环管的中部设有循环泵和加热器,所述循环泵和加热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的右端设有换热器,所述外壳左侧面对应换热器的位置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的中部设有电磁三通阀,且电磁三通阀处在循环泵的上侧,所述电磁三通阀的侧面接口与雾化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雾化器的上表面设有注水管,所述电磁三通阀和雾化器的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侧面固定有定位环,且定位环处在安装架的上侧,所述转盘上表面相对设有夹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盘与转盘同轴线,所述卡盘的轴心设有与方轴配合的方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盘的圆周面上设有缺槽,所述缺槽的内侧端延伸至方孔的一条边并与方孔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外侧面设有把手,所述盖板的内侧面设有胶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右侧面过渡连接有延伸罩,所述延伸罩的上表面内侧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竖直方向的齿柱,所述齿柱与冲洗管上端的齿轮套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将微生物菌的培养和接种均置于外壳内进行操作,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通过温控净化系统可以控制菌落环境的温度和洁净度,通过真空泵控制气压,通过培养管、接种管和冲洗管的配合进行微生物菌的接种,保证微生物菌的培养环境始终可控,保证培养的质量;

2)本微生物菌培养装置,通过温控净化系统的循环管对外壳内腔的气体进行循环控制,通过加热器可对循环的气体进行加热,通过换热器和风机的配合可对环境气体进行降温,通过真空泵对环境压强进行控制,使得菌落处在适宜温度和压强的环境中;

3)本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外壳内腔底部设有平移的安装架和转盘,夹座上可固定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方便进行接种操作,转盘和卡盘可抽拉至外壳的外侧,方便培养基的固定,负离子发生器可对外部操作环境进行干扰,能够抑尘,避免培养基固定时灰尘进入;

4)本微生物菌培养装置,通过可升降的培养管配合可转动的夹座进行微生物菌的涂布,通过接种管可进行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之间的接种转移,通过冲洗管可对固体培养基的微生物菌进行冲洗,方便接种管的吸收转移,冲洗管可带动搅拌片转动,从而使菌落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卡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plc控制器、3温控净化系统、301循环管、302循环泵、303加热器、304换热器、305风机、306三通阀、307雾化器、308注水管、4负压管、401真空泵、402第一电磁阀、5电动伸缩杆、6安装架、601滚轮、7转盘、701夹座、702定位环、8卡盘、801方孔、802缺槽、9第一电机、10方轴、11侧门、12盖板、13把手、14胶垫、15搭扣、16延伸罩、17负离子发生器、18温湿度传感器、19气压传感器、20灯具、21电动推杆、22放置皿、23玻璃盖、24培养管、25第二电磁阀、26第一负压泵、27接种管、28第二负压泵、29第三电磁阀、30连接座、31冲洗管、32齿轮套、33第二电机、34齿柱、35搅拌片、36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左上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侧面安装有plc控制器2,外壳1的左侧面设有温控净化系统3,温控净化系统3包括循环管301,循环管301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左侧面上下侧的两个接口相连,循环管301的中部设有循环泵302和加热器303,循环泵302和加热器303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循环管301的右端设有换热器304,外壳1左侧面对应换热器304的位置设有风机305,风机305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循环管301的中部设有电磁三通阀306,且电磁三通阀306处在循环泵302的上侧,电磁三通阀306的侧面接口与雾化器307的出气口相连,雾化器307的上表面设有注水管308,电磁三通阀306和雾化器307的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外壳1的左侧面接口上设有负压管4,负压管4的左端进口设有真空泵401,负压管4的中部设有第一电磁阀402,外壳1内腔左侧面固定有水平方向的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的右侧伸缩臂上固定有水平的安装架6,安装架6的下表面设有滚轮601,安装架6右端的圆形通槽内设有转盘7,转盘7的侧面固定有定位环702,且定位环702处在安装架6的上侧,转盘7上表面相对设有夹座701,转盘7的下端面固定有卡盘8,外壳1内腔底面的右端设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上侧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卡盘8配合的方轴10,卡盘8与转盘7同轴线,卡盘8的轴心设有与方轴10配合的方孔801,卡盘8的圆周面上设有缺槽802,缺槽802的内侧端延伸至方孔801的一条边并与方孔801连通,外壳1的右侧面设有侧门11,侧门11的下侧边缘位置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12,盖板12的上端通过搭扣15与外壳1的侧面连接,盖板12的外侧面设有把手13,盖板12的内侧面设有胶垫14,外壳1的内腔右侧面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8和气压传感器19,外壳1的内腔上表面设有灯具20,外壳1的上表面外侧固定有竖直方向的电动推杆21,电动推杆21的上端伸缩臂上固定有放置皿22,放置皿22的上侧敞口处设有玻璃盖23,放置皿22的底部接口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培养管24,培养管24穿过外壳1上表面对应的预留孔,培养管24的中部设有第二电磁阀25和第一负压泵26,培养管24的下端侧面固定有“l”型的接种管27,接种管27的中部设有第二负压泵28和第三电磁阀29,接种管27左侧的竖直部分固定有连接座30,连接座30的轴孔内设有冲洗管31,冲洗管31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分别与连接座30上下端面贴合的定位环36,冲洗管31的上端穿过外壳1对应位置的预留孔,冲洗管31的下端侧面径向分布有搅拌片35,需搅拌的微生物菌可随转盘7转至冲洗管31的下方,第二电机33工作,通过齿柱34和齿轮套32的配合带动冲洗管31转动,搅拌片35随之转动对液体培养基进行搅拌,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温湿度传感器18和气压传感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真空泵401、电动伸缩杆5、第一电机9、灯具20、电动推杆21、第一电磁阀402、第二电磁阀25、第一负压泵26、第二负压泵28和第三电磁阀2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竖直方向的齿柱34,齿柱34与冲洗管31上端的齿轮套32啮合,第二电机33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外壳1右侧面过渡连接有延伸罩16,延伸罩16的上表面内侧设有负离子发生器17,负离子发生器17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温控净化系统3的循环管301对外壳1内腔的气体进行循环控制,通过加热器303可对循环的气体进行加热,通过换热器304和风机305的配合可对环境气体进行降温,通过真空泵401对环境压强进行控制,使得菌落处在适宜温度和压强的环境中,外壳1内腔底部设有平移的安装架6和转盘7,夹座701上可固定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方便进行接种操作,转盘7和卡盘8可抽拉至外壳1的外侧,方便培养基的固定,负离子发生器17可对外部操作环境进行干扰,能够抑尘,避免培养基固定时灰尘进入,通过可升降的培养管24配合可转动的夹座701进行微生物菌的涂布,通过接种管27可进行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之间的接种转移,通过冲洗管31可对固体培养基的微生物菌进行冲洗,方便接种管27的吸收转移,冲洗管31可带动搅拌片35转动,从而使菌落分布均匀,本微生物菌培养装置所采用的电子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并且不在此进行创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plc控制器2采用6es7211-0aa23-0xb0,本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将微生物菌的培养和接种均置于外壳1内进行操作,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通过温控净化系统3可以控制菌落环境的温度和洁净度,通过真空泵401控制气压,通过培养管24、接种管27和冲洗管31的配合进行微生物菌的接种,保证微生物菌的培养环境始终可控,保证培养的质量。

在使用时:旋转转盘7使缺槽802转至左侧,控制电动伸缩杆5向右推动安装架6,使得转盘7和卡盘8向右滑出侧门11,此时方轴10脱离方孔801和缺槽802,控制负离子发生器17工作,带有负离子的气体向下移动覆盖转盘7的上方,将带有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器皿相对安装在转盘7的夹座701上,安装完成后,电动伸缩杆5工作将安装架6和转盘7拉入外壳1内,使得方轴10卡在方孔801内,关闭盖板12并通过搭扣15锁定,温湿度传感器18和气压传感器19分别将检测到温湿度和气压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2,温度较高时,plc控制器2驱动风机305工作,对经过换热器304的气流进行降温,温度较高时plc控制器2驱动加热器303工作,对经过加热器303的气流进行加热,气压较高时,驱动真空泵401工作,将外壳1内的气体抽出,降低外壳1内的气压,调节完毕后驱动第一电磁阀402关闭,接种时,使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分别对应冲洗管31和培养管24,冲洗管31的上端接外部冲洗设备,冲洗液经过冲洗管31进入到固体培养基内,之后第三电磁阀29和第二负压泵28打开,冲洗后的微生物菌经过接种管27进入到液体培养基内,直接进行涂布时,使培养基处在培养管24的下侧,将微生物菌置于放置皿22内,第二电磁阀25和第一负压泵26打开,同时电动推杆21带动培养管24下降,使培养管24的下端与培养基接触,同时第一电机9工作,通过方轴10与方孔801的配合带动卡盘8转动,转盘7上的培养基随卡盘8进行小幅度的转动,使得微生物菌涂布在培养基上。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对菌落的环境进行控制,封闭操作,提高培养的稳定性,自动进行接种,操作方便,提高微生物菌培养的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