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69130发布日期:2020-04-29 00:3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洗衣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液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类同,有效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区别在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采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以烷基磺酸钠和硬脂酸钠为主,碱性较强;

现有市场上的洗衣液中含有过氧化氢以及强氧化性的漂白剂,从而对人体的皮肤有伤害,虽然去污的效果好,但不具备环保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保型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环保性不足以及对污垢的清理效果不佳的缺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保型洗衣液,配方按重量份比具体如下:表面活性剂1-3份、防腐剂1-2份、漂白剂2-3份、乳化剂3-4份、香精3-4份、氢氧化钠0.3-0.9份、卡松0.2-0.5份、aes10-20份、氯化钠4-5份、水120-16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洗衣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调盐的比例;

s2、将水放置在盛放罐中静置,向盛放罐内加入防腐剂,利用清洗后的棍棒进行搅拌,再将表面活性剂、漂白剂、乳化剂、卡松、aes依次倒入另一个盛放罐内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搅拌后的原料全部倒入盛有防腐剂以及水的盛放罐内;

s3、在完成s2步骤后,操作人员利用棍棒对盛放罐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同搅拌完成后,将原料静置15-20分钟,静置完成后,打开控制电台中电源开关,打开dcs控制版面,调节转子流量计流量100l/h,开启原料泵,将原料注入原料罐中,控制版面中温度设定为35-42摄氏度,开启原料罐内部的加热器,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后,保温24-40分钟;

s4、在完成s3步骤后,将调节好的盐以及香精注入原料罐,反应20-30分钟,退出dcs系统,关闭计算机,关闭控制台总电源;

s5、完成s4步骤后进行卸料工序;

s6、分装以及清理。

优选的,s1确定调盐的比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m1、取一升原料罐中的混合原料,将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缓慢的注入混合原料中,原料分多次放入,在放完一次原料后,将溶液混合搅拌至溶解,直至将原料放置溶液中无法溶解时,停止原料的注入,统计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的用量,剩下的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备用;

m2、调节混合溶液的ph;

m3、从一公斤的产品用盐比例放大到产品生产时的用盐,会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需要进行2-5次m1步骤,并取多次试验的平均值。

优选的,m2通过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溶液的ph,同时保证混合溶液的ph在7-8范围内。

优选的,s5中卸料工序具体包括:在完成s4步骤后,打开原料罐上的放空阀,关闭原料罐底部的底阀,将原料罐内部的原料放出。

优选的,s6分装以及清理具体包括,将放出的原料进行分装,同时用清水冲洗原料罐的内胆,同时将废水放掉,且反复操作2-4次。

优选的,在s3步骤中的保温结束后,将加热器的温度调节至60-68摄氏度,开启搅拌器,维持搅拌的过程中15-30分钟。

优选的,在进行s4步骤中的将原料注入原料罐中时,需要保证原料溶液的液位上升到原料罐3/4以上。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保型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该种环保型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提高去污效果的同时,将过氧化氢以及强氧化性的漂白剂进行替换,从而避免对人体的皮肤有刺激性伤害的同时实现环保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环保型洗衣液,配方按重量份比具体如下:表面活性剂1-3份、防腐剂1份、漂白剂2份、乳化剂3份、香精3份、氢氧化钠0.3份、卡松0.2份、aes10份、氯化钠4份、水12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洗衣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调盐的比例;

s2、将水放置在盛放罐中静置,向盛放罐内加入防腐剂,利用清洗后的棍棒进行搅拌,再将表面活性剂、漂白剂、乳化剂、卡松、aes依次倒入另一个盛放罐内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搅拌后的原料全部倒入盛有防腐剂以及水的盛放罐内;

s3、在完成s2步骤后,操作人员利用棍棒对盛放罐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同搅拌完成后,将原料静置15分钟,静置完成后,打开控制电台中电源开关,打开dcs控制版面,调节转子流量计流量100l/h,开启原料泵,将原料注入原料罐中,控制版面中温度设定为35摄氏度,开启原料罐内部的加热器,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后,保温24分钟,s3步骤中的保温结束后,将加热器的温度调节至60摄氏度,开启搅拌器,维持搅拌的过程中15分钟,使得原料各种成分中间充分的混合,提高反应的程度。

s4、在完成s3步骤后,将调节好的盐以及香精注入原料罐,反应20分钟,退出dcs系统,关闭计算机,关闭控制台总电源,将原料注入原料罐中时,需要保证原料溶液的液位上升到原料罐3/4以上,实现自动化对原料的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的控制。

s5、完成s4步骤后进行卸料工序,卸料工序具体包括:在完成s3步骤后,打开原料罐上的放空阀,关闭原料罐底部的底阀,将原料罐内部的原料放出。

s6、分装以及清理,s5分装以及清理具体包括,将放出的原料进行分装,同时用清水冲洗原料罐的内胆,同时将废水放掉,且反复操作2次。

s1确定调盐的比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m1、取一升原料罐中的混合原料,将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缓慢的注入混合原料中,原料分多次放入,在放完一次原料后,将溶液混合搅拌至溶解,直至将原料放置溶液中无法溶解时,停止原料的注入,统计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的用量,剩下的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备用;

m2、调节混合溶液的ph,通过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溶液的ph,同时保证混合溶液的ph在7范围内。

m3、从一公斤的产品用盐比例放大到产品生产时的用盐,会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需要进行2次m1步骤,并取多次试验的平均值,通过该操作,能够将混合溶液调制最稠密的状态。

实施例2

一种环保型洗衣液,配方按重量份比具体如下:表面活性剂1-3份、防腐剂1.5份、漂白剂2.5份、乳化剂3.5份、香精3.5份、氢氧化钠0.6份、卡松0.35份、aes15份、氯化钠4.5份、水14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洗衣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调盐的比例;

s2、将水放置在盛放罐中静置,向盛放罐内加入防腐剂,利用清洗后的棍棒进行搅拌,再将表面活性剂、漂白剂、乳化剂、卡松、aes依次倒入另一个盛放罐内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搅拌后的原料全部倒入盛有防腐剂以及水的盛放罐内;

s3、在完成s2步骤后,操作人员利用棍棒对盛放罐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同搅拌完成后,将原料静置17分钟,静置完成后,打开控制电台中电源开关,打开dcs控制版面,调节转子流量计流量100l/h,开启原料泵,将原料注入原料罐中,控制版面中温度设定为35-42摄氏度,开启原料罐内部的加热器,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后,保温60分钟,s3步骤中的保温结束后,将加热器的温度调节至65摄氏度,开启搅拌器,维持搅拌的过程中20分钟,使得原料各种成分中间充分的混合,提高反应的程度。

s4、在完成s3步骤后,将调节好的盐以及香精注入原料罐,反应25分钟,退出dcs系统,关闭计算机,关闭控制台总电源,将原料注入原料罐中时,需要保证原料溶液的液位上升到原料罐3/4以上,实现自动化对原料的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的控制。

s5、完成s4步骤后进行卸料工序,卸料工序具体包括:在完成s3步骤后,打开原料罐上的放空阀,关闭原料罐底部的底阀,将原料罐内部的原料放出。

s6、分装以及清理,s5分装以及清理具体包括,将放出的原料进行分装,同时用清水冲洗原料罐的内胆,同时将废水放掉,且反复操作3次。

s1确定调盐的比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m1、取一升原料罐中的混合原料,将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缓慢的注入混合原料中,原料分多次放入,在放完一次原料后,将溶液混合搅拌至溶解,直至将原料放置溶液中无法溶解时,停止原料的注入,统计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的用量,剩下的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备用;

m2、调节混合溶液的ph,通过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溶液的ph,同时保证混合溶液的ph在7.5范围内。

m3、从一公斤的产品用盐比例放大到产品生产时的用盐,会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需要进行3次m1步骤,并取多次试验的平均值,通过该操作,能够将混合溶液调制最稠密的状态。

实施例3

一种环保型洗衣液,配方按重量份比具体如下:表面活性剂1-3份、防腐剂2份、漂白剂3份、乳化剂4份、香精4份、氢氧化钠0.9份、卡松0.5份、aes20份、氯化钠5份、水16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洗衣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调盐的比例;

s2、将水放置在盛放罐中静置,向盛放罐内加入防腐剂,利用清洗后的棍棒进行搅拌,再将表面活性剂、漂白剂、乳化剂、卡松、aes依次倒入另一个盛放罐内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搅拌后的原料全部倒入盛有防腐剂以及水的盛放罐内;

s3、在完成s2步骤后,操作人员利用棍棒对盛放罐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同搅拌完成后,将原料静置20分钟,静置完成后,打开控制电台中电源开关,打开dcs控制版面,调节转子流量计流量100l/h,开启原料泵,将原料注入原料罐中,控制版面中温度设定为42摄氏度,开启原料罐内部的加热器,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后,保温40分钟,s3步骤中的保温结束后,将加热器的温度调节至68摄氏度,开启搅拌器,维持搅拌的过程中30分钟,使得原料各种成分中间充分的混合,提高反应的程度。

s4、在完成s3步骤后,将调节好的盐以及香精注入原料罐,反应30分钟,退出dcs系统,关闭计算机,关闭控制台总电源,将原料注入原料罐中时,需要保证原料溶液的液位上升到原料罐3/4以上,实现自动化对原料的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的控制。

s5、完成s4步骤后进行卸料工序,卸料工序具体包括:在完成s3步骤后,打开原料罐上的放空阀,关闭原料罐底部的底阀,将原料罐内部的原料放出。

s6、分装以及清理,s5分装以及清理具体包括,将放出的原料进行分装,同时用清水冲洗原料罐的内胆,同时将废水放掉,且反复操作4次。

s1确定调盐的比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m1、取一升原料罐中的混合原料,将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缓慢的注入混合原料中,原料分多次放入,在放完一次原料后,将溶液混合搅拌至溶解,直至将原料放置溶液中无法溶解时,停止原料的注入,统计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的用量,剩下的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备用;

m2、调节混合溶液的ph,通过氯化钠以及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溶液的ph,同时保证混合溶液的ph在8范围内。

m3、从一公斤的产品用盐比例放大到产品生产时的用盐,会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需要进行5次m1步骤,并取多次试验的平均值,通过该操作,能够将混合溶液调制最稠密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