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8720发布日期:2020-04-21 22:3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脂脱酸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



背景技术:

粗油中含有约0.5%以上的游离脂肪酸,米糠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高达10%。游离脂肪酸影响油脂的稳定性和风味,可采用加碱中和的方法除去游离脂肪酸,称为脱酸(deacidification),又称为碱炼(alkalirefining)。加入的碱量可通过测定油脂的酸价来确定。该反映生成的脂肪酸盐(皂脚)进入水相,分离水相后,用热水洗涤中性油脂,静置离心,分离残留的皂脚。该过程同时还可吸附一部分胶质和色素。

目前的鱼油产品的油脂脱酸工艺较为单一,并且不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油脂进行脱酸,影响原料的稳定性,从而直接影响后期加工成品的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该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

第一步、将所需脱酸的原料置入蒸馏锅内,锅内加水浸锅料层,然后对锅底进行加热,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并使温度控制在60℃-90℃,使原料和水发生乳化作用;

第二步、待混合液澄清后,将其加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3000-5000r/min)30min-60min;

第三步、对离心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将滤渣取出,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对原料进行初步的脱酸处理;

第四步、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对其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70℃-80℃,得到一种焦磷酸;

第五步、将初步的脱酸后的原料加入坩埚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使其发生皂化反应;

第六步、将所得的原料放与恒温的水浴中保持在65℃,用酸或水进行洗涤干净;

第七步、将洗涤后的水放出,对所得的原料进行加热脱水,温度控制在110℃-130℃,干燥后即完成了对原料的脱酸。

优选地,所述第一步中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步中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

优选地,所述第三步中真空干燥是一种将物料置于负压条件下,并适当通过加热达到负压状态下的沸点或者通过降温使得物料凝固后通过溶点来干燥物料的干燥方式。

优选地,所述第四步中磷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由十氧化四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

优选地,所述第五步中皂化反应指的是碱(通常为强碱)和酯反应,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原料的0.5%-1%,所述磷酸的加入量为原料的0.02%-0.06%,所述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原料的2%-5%,浓度为8%-1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通过蒸馏和乳化作用对原料进行初步的脱酸,再经过烧碱脱酸,发生皂化反应,对原料进行二次的脱酸,使得对原料的脱酸更为全面,降低产品酸值,通过对蒸馏温度的控制,可进一步降低酸值,使得鱼油产品在加工时脱酸的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该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如下:

第一步、将所需脱酸的原料置入蒸馏锅内,锅内加水浸锅料层,然后对锅底进行加热,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并使温度控制在60℃,使原料和水发生乳化作用;

第二步、待混合液澄清后,将其加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3000-5000r/min)30min-60min;

第三步、对离心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将滤渣取出,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对原料进行初步的脱酸处理;

第四步、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对其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70℃-80℃,得到一种焦磷酸;

第五步、将初步的脱酸后的原料加入坩埚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使其发生皂化反应;

第六步、将所得的原料放与恒温的水浴中保持在65℃,用酸或水进行洗涤干净;

第七步、将洗涤后的水放出,对所得的原料进行加热脱水,温度控制在110℃-130℃,干燥后即完成了对原料的脱酸。

第一步中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

第二步中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所使用的离心机为台式离心机。

第三步中真空干燥是一种将物料置于负压条件下,并适当通过加热达到负压状态下的沸点或者通过降温使得物料凝固后通过溶点来干燥物料的干燥方式。

第四步中磷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由十氧化四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磷酸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加热会失水得到焦磷酸,再进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所述用做焦磷酸过氧化物的稳定剂。

第五步中皂化反应指的是碱(通常为强碱)和酯反应,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尤指油脂和碱反应,由于皂化物比重大沉入锅底,放出后称为皂脚。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原料的0.5%-1%,所述磷酸的加入量为原料的0.02%-0.06%,所述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原料的2%-5%,浓度为8%-12%。

实施例2:一种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该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如下:

第一步、将所需脱酸的原料置入蒸馏锅内,锅内加水浸锅料层,然后对锅底进行加热,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并使温度控制在60℃,使原料和水发生乳化作用;

第二步、待混合液澄清后,将其加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3000-5000r/min)30min-60min;

第三步、对离心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将滤渣取出,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对原料进行初步的脱酸处理;

第四步、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对其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75℃,得到一种焦磷酸;

第五步、将初步的脱酸后的原料加入坩埚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使其发生皂化反应;

第六步、将所得的原料放与恒温的水浴中保持在65℃,用酸或水进行洗涤干净;

第七步、将洗涤后的水放出,对所得的原料进行加热脱水,温度控制在110℃-130℃,干燥后即完成了对原料的脱酸。

第一步中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

第二步中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所使用的离心机为台式离心机。

第三步中真空干燥是一种将物料置于负压条件下,并适当通过加热达到负压状态下的沸点或者通过降温使得物料凝固后通过溶点来干燥物料的干燥方式。

第四步中磷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由十氧化四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磷酸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加热会失水得到焦磷酸,再进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所述用做焦磷酸过氧化物的稳定剂。

第五步中皂化反应指的是碱(通常为强碱)和酯反应,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尤指油脂和碱反应,由于皂化物比重大沉入锅底,放出后称为皂脚。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原料的0.5%-1%,所述磷酸的加入量为原料的0.02%-0.06%,所述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原料的2%-5%,浓度为8%-12%。

实施例3:一种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该降低鱼油产品酸值的油脂脱酸工艺如下:

第一步、将所需脱酸的原料置入蒸馏锅内,锅内加水浸锅料层,然后对锅底进行加热,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并使温度控制在60℃,使原料和水发生乳化作用;

第二步、待混合液澄清后,将其加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3000-5000r/min)30min-60min;

第三步、对离心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将滤渣取出,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对原料进行初步的脱酸处理;

第四步、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对其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90℃,得到一种焦磷酸;

第五步、将初步的脱酸后的原料加入坩埚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使其发生皂化反应;

第六步、将所得的原料放与恒温的水浴中保持在65℃,用酸或水进行洗涤干净;

第七步、将洗涤后的水放出,对所得的原料进行加热脱水,温度控制在110℃-130℃,干燥后即完成了对原料的脱酸。

第一步中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

第二步中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所使用的离心机为台式离心机。

第三步中真空干燥是一种将物料置于负压条件下,并适当通过加热达到负压状态下的沸点或者通过降温使得物料凝固后通过溶点来干燥物料的干燥方式。

第四步中磷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由十氧化四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磷酸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加热会失水得到焦磷酸,再进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所述用做焦磷酸过氧化物的稳定剂。

第五步中皂化反应指的是碱(通常为强碱)和酯反应,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尤指油脂和碱反应,由于皂化物比重大沉入锅底,放出后称为皂脚。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原料的0.5%-1%,所述磷酸的加入量为原料的0.02%-0.06%,所述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原料的2%-5%,浓度为8%-12%。

本工艺的原料配比按照常规物料配比执行,然后将实施例1-3分别按照第一步到第七步的步骤进行操作,对原料进行脱脂脱酸处理,处理过程中,对蒸馏的温度进行控制,当完成后对产品酸值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由表格可以看出,在原料配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蒸馏温度的控制,可改善降低产品的酸值,将酸值控制在0.2mgkoh/g以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酸值,可得出最佳的蒸馏温度,实现相对理想的脱酸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