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9383发布日期:2020-01-10 15:19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81620108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501899)的资助。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后期,由于细胞增殖密度增加,单层培养细胞相互汇合覆盖整个培养皿底或培养瓶底,此时需要将细胞分离,否则细胞将因为生存空间不足或密度过大,营养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累积,影响细胞生长;同时,在各种细胞功能实验,如质粒转染、mtt、克隆形成等实验前,均需要提前按需要将细胞接种到6孔板、24孔板等中。对于贴壁生长的细胞需采用消化、分散制成悬浮细胞,经新鲜培基稀释后,重新分种到新的培养器皿中。但是在将细胞分种到新的培养器皿后,传统是依靠人工晃动培养皿培养瓶等来实现细胞均匀分布,但是传统人工方法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细胞接种密度不均匀,不同区域细胞生长速度不同,以及容易导致培养基晃出污染细胞,而且不同细胞晃动方法、晃动时间不一样,对于经验的依赖性较高。对于药物处理实验,由于加药量通常较小,传统人工方法晃动很难使药物分布均匀。因此,设计一种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与现有人工晃动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摇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按需要调节速度、晃动模式,确保细胞可以均匀接种于培养器皿中,对与药物处理实验,可确保药物均匀分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各种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其特征在于该摇床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位于最下方,为摇床本体,设有调模旋钮,调温旋钮,调速旋钮和调时旋钮,且设置有蓄电池和可插座两种供电模式,同时有定时报警装置,第二部分2位于第一部分的上方,为可进行热传导的金属装置,与第三部分3凹槽互相卡合,用于放置细胞培养皿、孔细胞培养板;第四部分4位于最上方,为无菌罩子,且与第三部分3互相卡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1摇床本体的尺寸为30×25×10cm(l×w×h),设有摇床启动开关101,摇动开关102,设有调模旋钮103,调温旋钮104,调速旋钮105和调时旋钮106,可调节摇动模式为十字交叉摇动、震荡模式,可设置温度,速度和时间,且设置有蓄电池107和插座108两种供电模式,同时有定时报警装置109,定时闪光,尖叫提示;摇床本体最底端四角有稍突出的防滑装置1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部分2为可进行热传导的金属装置,尺寸为30×25×3cm(l×w×h),装置上设有针对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板的凹槽恒温孔,四周设有一圈针对无菌罩子的凹槽恒温孔;

所述的凹槽恒温孔包括10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1,6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2,3.5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3,6/24/96孔细胞培养板的固定凹槽恒温孔204及无菌罩子凹槽恒温孔2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其特征在于:第三部分3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尺寸为28×23×3cm(l×w×h),装置上设有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板的承接孔,四周设有一圈无菌罩子的承接缝,用于放置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板;

所述的承接孔包括10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1,6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2,3.5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3,6/24/96孔细胞培养板承接孔304;承接缝为无菌罩子承接缝(3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其特征在于:第四部分4为无菌罩子,在转移摇床入细胞间超净台和细胞培养箱时使用,使用时打开无菌罩子401,不使用时关闭无菌罩子402,避免细胞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启动摇床开关101,调节温度,预热至37℃;

2)细胞接种实验:贴壁细胞用胰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加入培养器皿中铺板后,将培养器皿置于第三部分3中的承接孔中,调节摇动模式、速度和时间,一般设置时间为1分钟,启动摇动开关102,摇动1分钟,再静置1小时后,细胞均匀分布并贴壁,可通过带有无菌罩的摇床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药物处理实验:培养皿中已经贴壁的细胞,加入药物后,将培养器皿置于第四部分(4)中的承接孔中,调节摇动模式、速度和时间,一般设置时间为1分钟,启动摇动开关(102),摇动1分钟,可通过带有无菌罩的摇床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公开了所述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使用方法在用于提高细胞接种密度均匀度,促进药物分布均一方面的应用。

(1)本实用新型中,摇床本体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化学稳定性好,能耐温度、湿度较高的环境;金属模块采用高密度铝合金材料,可保证优良的导热性,使得金属块的温度均匀。

(2)本实用新型重点解决的是保证全程37℃恒温条件下,贴壁细胞可以均匀接种于培养器皿中,药物处理时药物可均匀分布于培基中。主要的创新在于摇床的设计应用。

在避免传统人工方法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细胞接种密度不均匀,不同区域细胞生长速度不同,以及容易导致培养基晃出污染细胞,药物分布不均匀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此发明能保证细胞接种密度均匀,药物分布均一,减少由于实验前细胞铺板不均匀导致的实验不能按期开展,避免由于细胞密度不均匀导致的实验结果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来用于细胞传代,在各种细胞功能实验前细胞铺板准备,药物处理实验等中,确保细胞接种均匀,药物分布均一,

避免传统人工方法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细胞接种密度不均匀,药物分布不均一,不同区域细胞生长速度不同,以及容易导致培养基晃出污染细胞。因此,设计一种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不含第四部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部分结构示意图,401为打开状态,402为关闭状态;

其中,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4-第四部分,101-摇床启动开关,

102-摇动开关,103-调模旋钮,104-调温旋钮,105-调速旋钮,106-调时旋钮

107-蓄电池,108-插座,109-定时报警装置,110-防滑装置;

201-10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2-6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3-3.5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4-6/24/96孔细胞培养板凹槽恒温孔,205-无菌罩子凹槽恒温孔;

301-10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2-6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3-3.5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4-6/24/96孔细胞培养板承接孔,305-无菌罩子承接缝;

401-无菌罩子打开状态,402-无菌罩子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各种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其特征在于该摇床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位于最下方,为摇床本体,设有调模旋钮,调温旋钮,调速旋钮和调时旋钮,且设置有蓄电池和可插座两种供电模式,同时有定时报警装置,第二部分2位于第一部分的上方,为可进行热传导的金属装置,与第三部分3凹槽互相卡合,用于放置细胞培养皿、孔细胞培养板;第四部分4位于最上方,为无菌罩子,且与第三部分3互相卡合。

其中第一部分1摇床本体的尺寸为30×25×10cm(l×w×h),设有摇床启动开关101,摇动开关102,设有调模旋钮103,调温旋钮104,调速旋钮105和调时旋钮106,可调节摇动模式为十字交叉摇动、震荡模式,可设置温度,速度和时间,且设置有蓄电池107和插座108两种供电模式,同时有定时报警装置109,定时闪光,尖叫提示;摇床本体最底端四角有稍突出的防滑装置110。

第二部分2为可进行热传导的金属装置,尺寸为30×25×3cm(l×w×h),装置上设有针对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板的凹槽恒温孔,四周设有一圈针对无菌罩子的凹槽恒温孔;

所述的凹槽恒温孔包括10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1,6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2,3.5cm细胞培养皿凹槽恒温孔203,6/24/96孔细胞培养板的固定凹槽恒温孔204及无菌罩子凹槽恒温孔205。

第三部分3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尺寸为28×23×3cm(l×w×h),装置上设有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板的承接孔,四周设有一圈无菌罩子的承接缝,用于放置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板;

所述的承接孔包括10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1,6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2,3.5cm细胞培养皿承接孔303,6/24/96孔细胞培养板承接孔304;承接缝为无菌罩子承接缝(305)。

第四部分4为无菌罩子,在转移摇床入细胞间超净台和细胞培养箱时使用,使用时打开无菌罩子401,不使用时关闭无菌罩子402,避免细胞污染。

实施例2

用于贴壁细胞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的摇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启动摇床开关101,调节温度,预热至37℃;

2)细胞接种实验:贴壁细胞用胰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加入培养器皿中铺板后,将培养器皿置于第三部分3中的承接孔中,调节摇动模式、速度和时间,一般设置时间为1分钟,启动摇动开关102,摇动1分钟,再静置1小时后,细胞均匀分布并贴壁,可通过带有无菌罩的摇床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药物处理实验:培养皿中已经贴壁的细胞,加入药物后,将培养器皿置于第四部分(4)中的承接孔中,调节摇动模式、速度和时间,一般设置时间为1分钟,启动摇动开关(102),摇动1分钟,可通过带有无菌罩的摇床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本实用新型装配简单可靠、操作简单便利,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下面给出一个典型的结肠癌细胞rko经过瞬时转染a基因表达载体后,检测对b药物的敏感性实验为实例,其操作过程如下:

(1)打开摇床启动开关101,预热至37℃;

(2)将贴壁生长的结肠癌细胞rko消化、分散制成悬浮细胞,经新鲜培基稀释后,依次接种到两个6孔板中,将其中一个6孔板放于摇床第三部分的承接孔304中,设定好摇动模式为十字交叉模式、摇动速度为1档、摇动时间为5分钟后,打开摇动开关102,摇动结束,细胞静置30分钟后,细胞已初步贴壁,将6孔板取出,可通过带有无菌罩的摇床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另一个6孔板采用常规人工混匀的方法,即在超净台内使用十字晃动法,每次晃动10组,每10分钟晃动一次,共晃动3次,然后将6孔板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

24小时后从细胞恒温培养箱中取出细胞,观察并对比细胞状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6孔板内细胞均匀分布,细胞状态好;采用常规人工混匀法的6孔板内少量细胞成团生长,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对两个6孔板进行质粒瞬时转染实验,将质粒和lipo-2000加入6孔板中后,分别将其中一个6孔板放置于摇床第三部分的承接孔(304)中,设定好摇动模式为十字交叉模式、摇动速度为1档、摇动时间为1分钟后,打开摇动开关(102),摇动结束,可通过带有无菌罩的摇床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将另一个6孔板采用常规人工混匀的方法,即在超净台内使用十字晃动法,晃动1分钟,然后将6孔板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

48小时后取出,将10ul药物加入各个孔板中,分别将其中一个6孔板放置于摇床第三部分的承接孔中,设定好摇动模式为十字交叉模式、摇动速度为1档、摇动时间为10分钟后,打开摇动开关,摇动结束,可通过带有无菌罩的摇床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将另一个6孔板采用常规人工混匀的方法,即在超净台内使用十字晃动法,晃动1分钟,然后将6孔板转移入细胞培养箱中。24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交常规人工混匀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6孔板内细胞死亡较少,细胞状态较好,mtt结果较好。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细胞传代均匀接种,细胞实验前细胞的均匀铺板,药物处理实验中药物的均匀分布。由于传统是依靠人工晃动培养皿培养瓶等来实现细胞均匀分布,但是传统人工方法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细胞接种密度不均匀,不同区域细胞生长速度不同,以及容易导致培养基晃出污染细胞,而且不同细胞晃动方法、晃动时间不一样,对于经验的依赖性较高。对于药物处理实验,由于加药量通常较小,传统人工方法晃动很难使药物分布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摇床避免了人工方法的诸多不可靠因素,通过机械晃动,同时可设置摇动速度、摇动模式、温度和时间,适用于不同细胞、多种使用场景,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