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799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培养箱。



背景技术:

恒温培养箱是一类恒温腔体的统称。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医药工业、生物化学、工业生产及农业科学等科研部门,主要作用为培养各种微生物或者组织、细胞等生物体。

现有的恒温培养箱大都是在箱体中设置隔板,将整个箱体的空间分隔成若干层,大多数为三层,隔板的作用是为了放置待培养物品,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人们将箱门打开,然后将待培养物品放到箱体内的隔板上,有时候箱体中的温度较高,操作人员在将待培养物品放入箱体中的时候会触碰到箱体的内壁,容易烫到双手,这样便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恒温培养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安全性好的恒温培养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若干个第一滑槽,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上;若干个滑杆,若干个所述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内;若干个滑块,若干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套设在若干个所述滑杆上,若干个所述滑块分别和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若干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箱体内;若干个隔板,若干个所述隔板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滑块上;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隔板的一侧;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内;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丝杠、第一皮带轮、腔室、电机、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丝杠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传动杆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杠上,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腔室开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

优选的,所述腔室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皮带贯穿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顶端镶嵌有滚珠,所述滚珠和所述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为开口,所述箱体的一侧铰接有门板,所述门板和所述箱体的开口相适配。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培养箱,通过箱体、第一滑槽、滑杆、滑块、隔板、传动杆、第二滑槽、丝杠、第一皮带轮、腔室、电机、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的相配合,能够使若干个隔板滑出箱体外,便于人们拿取和摆放培养物,避免了烫伤,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1、箱体,2、第一滑槽,3、滑杆,4、滑块,5、隔板,6、传动杆,7、第二滑槽,8、丝杠,9、第一皮带轮,10、腔室,11、电机,12、第二皮带轮,13、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若干个第一滑槽2,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2分别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上;若干个滑杆3,若干个所述滑杆3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2内;若干个滑块4,若干个所述滑块4分别滑动套设在若干个所述滑杆3上,若干个所述滑块4分别和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若干个所述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箱体1内;若干个隔板5,若干个所述隔板5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滑块4上;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隔板5的一侧;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传动杆6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7内;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丝杠8、第一皮带轮9、腔室10、电机11、第二皮带轮12和皮带13,所述丝杠8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7内,所述传动杆6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杠8上,所述第一皮带轮9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8上,所述腔室10开设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电机11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10内,所述第二皮带轮1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述皮带13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9和所述第二皮带轮12上。

所述腔室10靠近所述第二滑槽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皮带13贯穿所述通孔。

所述第二滑槽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8上。

所述传动杆6的顶端镶嵌有滚珠,所述滚珠和所述第二滑槽7的顶部内壁滚动连接。

所述箱体1的一侧为开口,所述箱体1的一侧铰接有门板,所述门板和所述箱体1的开口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当需要拿取培养物时打开门板,启动电机11,电机11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12转动,第二皮带轮12转动时通过皮带13带动第一皮带轮9转动,第一皮带轮9转动时带动丝杠8转动,丝杠8转动时通过第一滑槽2内的滑杆3的限位带动传动杆6滑动,传动杆6滑动时带动若干个隔板5滑出箱体1后可拿取培养物,拿取后放入新的培养物后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操作即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培养箱,通过箱体1、第一滑槽2、滑杆3、滑块4、隔板5、传动杆6、第二滑槽7、丝杠8、第一皮带轮9、腔室10、电机11、第二皮带轮12和皮带13的相配合,能够使若干个隔板5滑出箱体1外,便于人们拿取和摆放培养物,避免了烫伤,安全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若干个第一滑槽,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上;

若干个滑杆,若干个所述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内;

若干个滑块,若干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套设在若干个所述滑杆上,若干个所述滑块分别和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若干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箱体内;

若干个隔板,若干个所述隔板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滑块上;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隔板的一侧;

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内;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丝杠、第一皮带轮、腔室、电机、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丝杠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传动杆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杠上,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腔室开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皮带贯穿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的顶端镶嵌有滚珠,所述滚珠和所述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滚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为开口,所述箱体的一侧铰接有门板,所述门板和所述箱体的开口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培养箱。所述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若干个第一滑槽,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上;若干个滑杆,若干个所述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内;若干个滑块,若干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套设在若干个所述滑杆上,若干个所述滑块分别和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若干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箱体内;若干个隔板,若干个所述隔板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滑块上;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隔板的一侧;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培养箱具有使用安全、安全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福建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