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5226发布日期:2020-10-13 09:4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枳实中单一有效成分的精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枳实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作用,用于治疗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主要含挥发油、生物碱(辛弗林、n-甲基酪胺)、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及维生素d等成分。

枳实中的黄酮化合物种类与含量非常丰富,其活性与内含化合物的黄酮种类和含量都有着直接关系。已有研究发现枳实中多羟基黄酮和黄烷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并且具有很强的抗炎、抗癌活性。而多甲氧基黄酮的生物活性在最近几年开始引起重视。多甲氧基黄酮具有抗炎、防癌抗癌、降低胆固醇和防止胆固醇氧化等生物学活性。最近研究表明,多甲氧基混合物的衍生物,5-去甲基多甲氧基化合物不但有更强的抗炎抗癌活性,还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枳实中3个主要多甲氧基黄酮化合物,即陈皮素、川陈皮素和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以及它们的5-去甲基衍生物,即5-去甲基陈皮素、5-去甲基川陈皮素和5-羟基-3,6,7,8,3’,4’-六甲氧基黄酮。目前分离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超声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硅胶柱层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

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对于单一的川陈皮素的生产,含量要求较高,大多数厂家的工艺大致为乙醇提取、树脂分离、乙醇再精制的方法进行加工生产,但一般提取物样品多为混合物,还需要再次进行多种有机溶剂的多次萃取才能实现。因此,生产过程很复杂,成本高,耗时较长,要实现大批量生产并得到市场认可是很艰巨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可以实现对其单一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并达到精制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枳实粉碎,得到粉碎后的枳实原料,然后向粉碎后的枳实原料中加入浓度为30~50%的提取溶剂,并于80~90℃的热回流条件下,对粉碎后的枳实原料进行回流提取2~4次,每次2~4h,得到提取液,将多次的提取液合并,回收提取液,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2倍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

(2)在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中加入10~15倍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并倒入分液漏斗中,摇匀、萃取2~4h,得到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分离出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并将有机相层液回收,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1倍的浸膏;

(3)在最后,将浸膏进行多次萃取、再次过滤、干燥后得到川陈皮素。

步骤(1)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三氯甲烷。

步骤(1)中,所述的粉碎枳实的粒度为20~40目

步骤(1)中,所述的分离提取原料和提取液的方法是使用高速离心机。

步骤(1)中,所述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是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制备的。

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有机溶剂为丙酮:石油醚:水=5~7:4~6:4~6。

步骤(2)中,所述的水为蒸馏水。

步骤(2)中,所述的萃取是在室温下。

步骤(3)中,所述的萃取方法是,将混合有机溶剂进行3~5次萃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利用川陈皮素的生理生化特性,通过使用多溶剂提取和多次萃取的方法,得到了纯度较高,含量符合预期的产品。

2.本发明无需进行大孔树脂实验,只需要通过调整、筛选最佳混合溶剂的比例即可。

3.本发明中的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工艺简单,成本可控,非常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枳实粉碎,得到粉碎后的枳实原料,然后向粉碎后的枳实原料中加入浓度为30~50%的提取溶剂,并于80~90℃的热回流条件下,对粉碎后的枳实原料进行回流提取2~4次,每次2~4h,得到提取液,将多次的提取液合并,回收提取液,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2倍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其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三氯甲烷;所述的粉碎枳实的粒度为20~40目;所述的分离提取原料和提取液的方法是使用高速离心机;所述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是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制备的。

(2)在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中加入10~15倍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并倒入分液漏斗中,摇匀、萃取2~4h,得到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分离出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并将有机相层液回收,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1倍的浸膏;其中,所述的混合有机溶剂为丙酮:石油醚:水=5~7:4~6:4~6;所述的萃取是在室温下;所述的水为蒸馏水。

(3)在最后,将浸膏进行多次萃取、再次过滤、干燥后得到川陈皮素。其中,所述的萃取方法是,将混合有机溶剂进行3~5次萃取。

实施例2:

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枳实粉碎,得到粉碎后的枳实原料,然后向粉碎后的枳实原料中加入浓度为50%的提取溶剂,并于80℃的热回流条件下,对粉碎后的枳实原料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得到提取液,将多次的提取液合并,回收提取液,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2倍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其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三氯甲烷;所述的粉碎枳实的粒度为20目;所述的分离提取原料和提取液的方法是使用高速离心机;所述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是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制备的。

(2)在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中加入15倍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并倒入分液漏斗中,摇匀、萃取2h,得到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分离出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并将有机相层液回收,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1倍的浸膏;其中,所述的混合有机溶剂为丙酮:石油醚:水=5:4:4;所述的水为蒸馏水;所述的萃取是在室温下。

(3)在最后,将浸膏进行多次萃取、再次过滤、干燥后得到川陈皮素。其中,所述的萃取方法是,将混合有机溶剂进行3次萃取。

实施例3:

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枳实粉碎,得到粉碎原料,然后加入浓度为40%的提取溶剂,并于85℃的热回流条件下,对粉碎原料进行回流提取3次,每次3h,得到提取液;其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三氯甲烷;所述的粉碎枳实的粒度为30目;所述的分离提取原料和提取液的方法是使用高速离心机。

(2)得到的二次提取液进行合并;

(3)回收提取液,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2倍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其中,所述的混合液粗浸膏是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制备的。

(4)在粗浸膏中加入13倍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并倒入分液漏斗中,摇匀、萃取3h,得到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其中,所述的混合有机溶剂为丙酮:石油醚:水=6:5:5;所述的水为蒸馏水;所述的萃取是在室温下。

(5)分离出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并将有机相层液回收,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1倍的浸膏;

(6)在最后,将浸膏进行多次萃取、再次过滤、干燥后得到川陈皮素。其中,所述的萃取方法是,将混合有机溶剂进行3次萃取。

实施例4:

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枳实粉碎,得到粉碎原料,然后加入浓度为30%的提取溶剂,并于90℃的热回流条件下,对粉碎原料进行回流提取4次,每次4h,得到提取液;其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三氯甲烷;所述的粉碎枳实的粒度为40目;所述的分离提取原料和提取液的方法是使用高速离心机。

(2)得到的二次提取液进行合并;

(3)回收提取液,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2倍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其中,所述的混合液粗浸膏是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制备的。

(4)在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中加入10倍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并倒入分液漏斗中,摇匀、萃取4h,得到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其中,所述的混合有机溶剂为丙酮:石油醚:水=7:6:6;所述的水为蒸馏水;所述的萃取是在室温下。

(5)分离出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并将有机相层液回收,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1倍的浸膏;

(6)在最后,将浸膏进行多次萃取、再次过滤、干燥后得到川陈皮素。其中,所述的萃取方法是,将混合有机溶剂进行3次萃取。

实施例5:

一种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枳实粉碎,得到粉碎原料,然后加入浓度为30~50%的提取溶剂,并于80~90℃的热回流条件下,对粉碎原料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得到提取液;

(2)得到的二次提取液进行合并;

(3)回收提取液,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2倍的枳实黄酮混合物粗浸膏;

(4)在粗浸膏中加入10~15倍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并倒入分液漏斗中,摇匀、萃取2h,得到水相层及有机相层;

(5)分离出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并将有机相层液回收,得到质量为粉碎原料质量0.1倍的浸膏;

(6)在最后,将浸膏进行多次萃取、再次过滤、干燥后得到川陈皮素。

本发明提供的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其是将枳实粉碎,加提取溶剂进行热回流提取,提取两次,每次2h,合并两次提取液;回收提取溶剂,得粗浸膏;在粗浸膏中加混合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得水相层及有机相层;回收有机相层溶液,提取液经冷却、真空浓缩得二次浸膏;再次进行多次萃取,最后干燥精制后得川陈皮素。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获得高含量枳实黄酮中单一成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枳实黄酮中川陈皮素的精制方法,可以实现对其单一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并达到精制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