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2454发布日期:2020-12-11 18:5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禽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禽流感疫情的频发,驱使了家禽农贸市场现杀现卖模式向集中屠宰模式的转变,活禽销售转向生鲜或冷冻销售。国内国际都在大力推进“家禽集中屠宰、生鲜禽肉上市”,家禽屠宰后,体表残余微生物,在储运过程的生长,从而加快了禽肉的腐败变质。由于消费者无法通过肉眼判断冰鲜禽肉的新鲜程度和安全性,从而影响了冰鲜家禽的市场接受程度。近年来,各种快速、无损的冰鲜禽肉安全性检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如电阻检测法、光谱检测法等。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大型仪器和专人操作,不适合日常生产、储运、销售时直观的判断。于是产生了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

相关技术的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包括具有密封收容空间的壳体、贴设于所述壳体内壁的吸附了显色增菌液的菌纸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装有菌液的塑质菌液包,壳体内壁凸出延伸形成挡环用以抵接于菌液包以使菌液包固定定位,壳体内壁还设有顶针,顶针正对紧挨菌液包并形成间隔。使用时,用力按压壳体使其变形,从而使顶针刺破菌液包,菌纸充分湿润,再放在冰鲜禽肉的包装袋外,一起储运,最后将菌纸与对照色卡对比颜色,以判断该冰鲜禽肉是否在储运过程中保藏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而导致变质。

而然,相关技术的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中,虽然菌液包被壳体内的挡环定位整体不会移动,但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在出厂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难免的颠簸,使得菌液包内的菌液振荡而冲击菌液包的包壁,因菌液包与顶针的间隔很小,容易造成菌液包的包壁局部变形而撞到顶针破裂,从而使得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失效,降低了良品率,若顶针与菌液包间隔过大,虽可有效避上述现象,但使用时即不容易刺破菌液包,使用不方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良品率高、可靠性好且使用方便的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壳体至少部分为透明色,用以观测所述收容空间内部;

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贴合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顶针,所述顶针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另一端完全嵌入所述橡胶层内;

菌液包,其包括密封的塑质材料制成的包体和收容于所述包体内的菌液,所述包体的外周抵接于所述橡胶层;以及,

滤纸,所述滤纸吸附有显色增菌液,所述滤纸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夹设于所述橡胶层与所述包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滤纸为25cm2中速定性滤纸。

优选的,所述显色增菌液为乌鸡肉提取物、氯化钠、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按比例溶解于水中得到的混合液;所述菌液为铜绿假单胞菌,菌浓度为102-104cfu/ml。

优选的,所述顶针包括至少两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侧贴设有对照色卡。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透明硬质塑料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在壳体内壁贴合一层橡胶层,菌液包收容于壳体内并使其抵接于橡胶层,通过橡胶层对菌液包形成限位固定,避免因壳体撞击使菌液包受惯性高速撞破,同时顶针一端固定于壳体内壁,另一端则完全嵌入橡胶层内,通过橡胶层将顶针的针尖端包裹住,完全避免了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在出厂运输过程中顶针接触菌液包而刺破的风险,有效增加了产品可靠性和提高了良品率,使用时仅需捏外壳,使得外壳微变形从而使得顶针的尖端从橡胶层中露出而刺破菌液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100,包括壳体1、橡胶层2、顶针3、菌液包4、滤纸5以及对照色卡(图未示)。

所述壳体1具有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壳体至少部分为透明色,用以观测所述收容空间内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为透明硬质塑料制成,观察更直接容易,其包括下盖11和盖设于固定于下盖11并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下盖12。

所述橡胶层2贴合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本实施方式中,橡胶层2完全贴合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其形状可形成与菌液包4的开关匹配,例于对菌液包4的定位,提高了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100出厂运输过程中的可靠稳定性。

所述顶针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另一端完全嵌入所述橡胶层2内,即顶针3的针尖端被橡胶层2完全包裹住,避免与菌液包4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针3包括至少两根且位于所述壳体1的相对两侧,提高使用时的可靠性,更容易刺破菌液包4,使用更方便。

菌液包4其包括密封的塑质材料制成的包体41和收容于所述包体内的菌液42,所述包体41的外周抵接于所述橡胶层2,即菌液包4的形状与橡胶层2围成的形状相互匹配。

所述滤纸5吸附有显色增菌液,所述滤纸5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夹设于所述橡胶层2与所述包体41之间。

其中,所述显色增菌液为乌鸡肉提取物、氯化钠、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按比例溶解于水中得到的混合液;所述菌液为铜绿假单胞菌,菌浓度为102-104cfu/ml。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纸5为25cm2中速定性滤纸。

对照色卡贴设于壳体1外侧,用于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100使用后方便滤纸5快速对比颜色以判断鲜冻禽肉的肉质。

本发明的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100是建立在对禽肉表面、内腔微生物种类及生长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含量最多、在冰鲜禽肉表面生长良好、导致禽肉变质的致腐菌——铜绿假单胞菌。在冰鲜禽肉保质期内,如果贮藏温度达到4℃以下,目标菌会自溶死亡;10℃左右生长极其缓慢;超过25℃开始快速生长。因此,该指示菌,可以指示冰鲜鸡储运、销售过程的温度控制。

本发明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100中所选用的指示剂为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处于生长繁殖状态的指示菌,细菌脱氢酶可以使无色的ttc,接受氢而成为红色,从而使菌落呈现红色,其最大特点就是有氧气的情况下,不会被自动氧化,影响示警卡的准确性。

本发明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100中增菌剂中选用的鸡肉提取物,其培养指示菌的效果比常规胰蛋白胨等更好,同样浓度的指示菌活菌检出率高10-15倍;在鸡肉提取物对于低温情况下对指示菌有保护作用,4℃下处理7天,铜绿假单胞菌存活率达到30%以上;分子量小,水溶性好,可以被示警卡载体完全吸附,增菌效果显著;经研究发现,鸡肉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好的促进生长作用,目的菌在营养液中的生长速率与冰鲜家禽体表一致。

本发明的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100将指示菌与增菌卡同时包装在一个密闭空间内,置于冰鲜鸡包装袋外的保鲜盒内,保证了安全示警卡不会污染冰鲜禽肉。

颜色的反应与初始微生物数量、温度、储藏时间有关系,若有菌生长,菌数超过104cfu/ml,示警卡颜色将会由无色转为红色,为警示限值,颜色越深,说明菌数越多;该示警卡符合安全、无毒、无公害的理念,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观察判断的优势,适合冰鲜家禽冷链储运委托方对冷链运输的监管和终端消费者对产品新鲜度、安全性的判断。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在壳体内壁贴合一层橡胶层,菌液包收容于壳体内并使其抵接于橡胶层,通过橡胶层对菌液包形成限位固定,避免因壳体撞击使菌液包受惯性高速撞破,同时顶针一端固定于壳体内壁,另一端则完全嵌入橡胶层内,通过橡胶层将顶针的针尖端包裹住,完全避免了新型冰鲜禽肉储运新鲜度安全示警卡在出厂运输过程中顶针接触菌液包而刺破的风险,有效增加了产品可靠性和提高了良品率,使用时仅需捏外壳,使得外壳微变形从而使得顶针的尖端从橡胶层中露出而刺破菌液包,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