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3192发布日期:2021-01-15 13: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核体和包覆所述核体的壳层;其中,所述核体的材料包括降解促进剂和细菌信号传导分子,且所述降解促进剂与所述细菌信号传导分子形成混合物;所述壳层的材料包括用于提供养分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分子之间交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促进剂与所述细菌信号传导分子的重量比为1:(1~4);和/或

所述降解促进剂包括金属硬脂酸盐;和/或

所述细菌信号传导分子包括3,5-二甲基-戊烯基-二氢-2(3h)呋喃、n-酰基高丝氨酸内脂、呋喃酰硼酸二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天然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硬脂酸盐包括硬脂酸铁盐、硬脂酸铜盐、硬脂酸钴盐、硬脂酸镍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天然高分材料包括淀粉、明胶、壳聚糖、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的粒径为600nm~4μm;和/或

所述壳层的厚度为200nm~2μm;和/或

所述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的粒径为800nm~6μm。

5.一种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降解促进剂和细菌信号传导分子分散于含有用于提供养分的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中,形成水相;

配制油相;

将所述水相与所述油相进行乳化处理,获得油包水反相微乳液;

向所述油包水反相微乳液中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包括戊二醛、京尼平、环氧氯丙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交联剂是按照所述交联剂与所述高分子材料的重量比例为1%~5%的比例加入所述油包水反相微乳液中进行所述交联反应;和/或

配制所述油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包括连续相与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处理,形成所述油相,其中,连续相与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1.5:1;

所述连续相为液体石蜡、煤油、白油和异构十六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司班、吐温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生物降解母粒,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烯烃材料、加工助剂和生物降解促进剂;其中,所述生物降解促进剂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或由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降解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促进剂占所述生物降解母粒的重量百分比为30~60%;

所述加工助剂占所述生物降解母粒的重量百分比为5%~10%;和/或

所述聚烯烃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烯烃弹性体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润滑剂、抗静电剂、偶联剂、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生物降解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母粒是将包括聚烯烃材料、加工助剂和生物降解促进剂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挤出形成。

10.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或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生物降解母粒在制备生物降解聚烯烃、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降解母粒。所述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包括核体和包覆所述核体的壳层;其中,所述核体的材料包括降解促进剂和细菌信号传导分子,且所述降解促进剂与所述细菌信号传导分子形成混合物;所述壳层的材料包括用于提供养分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母粒含有本发明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复合生物降解促进剂和生物降解母粒能够为细菌特别是厌氧细菌提供繁殖所需的养分,而且能够诱导细菌特别是厌氧细菌聚集形成生物膜,实现对于合成树脂材料的啃食作用,从而加速对合成树脂在厌氧环境中的降解。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刘晓东;彭晓华;罗山;曾萍;李彦灼;孙耀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八六三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5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