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4151发布日期:2021-06-29 23:3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属于细胞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都会通过血液传播转移到身体的其他器官,而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侵入到原发肿瘤细胞的周围组织中,进入血液和淋巴管系统,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tc,然而现阶段的循环肿瘤细胞分离技术使用上,由于循环肿瘤细胞的大小不一,不能进行统一步骤的分离,容易分离出过多的血液、细胞杂质,对于后续循环肿瘤细胞的提纯度有很大研究影响,在循环肿瘤细胞与稀释液混合上,无法进行比较彻底的混合,使循环肿瘤细胞携带过多杂质、红细胞等,不利于进一步分离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实现了充分稀释液与循环肿瘤细胞混合,提取携带过多的杂质,在循环肿瘤细胞大小分离上,通过电磁阀选择性控制分离,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大小分离技术,以及通过分离机与负压抽气的技术,抽取不同大小的循环肿瘤细胞,实现离心筛选,在经过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存活保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包括混合箱、活塞、密封板、分离机一和分离机二,所述的混合箱内部滑动密封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的混合箱上部设置有推力活塞,所述的推力活塞连接的活塞杆贯穿混合箱上部表面固定连接密封板上部表面,所述的密封板底部表面设置有滑动轨,所述的滑动轨滑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的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两个搅拌横杆,所述的搅拌横杆表面连接对称连接有四个搅拌纵杆,所述的混合箱外部一侧表面表面设置有稀释液箱一,所述的混合箱底部表面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的通孔一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电磁阀一和微孔膜一,所述的通孔二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电磁阀二和微孔膜二,所述的通孔一外部表面通过输送管螺纹密封连接分离机一,所述的通孔二外部表面通过输送管螺纹密封连接分离机二,分离机一和分离机二表面均设置有负压抽气机和稀释箱二,所述的分离机一和分离机二均通过连接管连接保温箱。

所述的稀释液箱一内装有盐水或是细胞分层液,优选ficoll-paque细胞分层液,可实现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特别是脊髓干细胞的分离,骨髓干细胞的分离,颗粒细胞的分离。

所述的稀释箱二内装有磷酸盐缓冲液,优选作用具有缓冲能力强,缓冲液被稀释后ph变化小,方便进一步研究准备。

所述的保温箱内部四周表面设置有制冷片层,具有恒温功能,以及制冷快速。

所述的搅拌横杆与搅拌纵杆表面均为光滑的圆柱面,目的在于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完整保护和更少的杂质分离。

所述的微孔膜一与微孔膜二材料均为混合纤维素酯膜。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使用时,通过稀释液箱一的细胞分层液进行与循环肿瘤细胞进行混合,有活塞推力作用减小混合箱容纳空间,经过电机带动搅拌横杆与搅拌纵杆搅拌,以及滑动轨的来回滑动,可以实现细胞分层液与循环肿瘤细胞充分混合,过滤掉绝大多数的杂质细胞,在经过控制电磁阀一打开、启动负压抽气机,混合箱内循环肿瘤细胞混合液通过微孔膜一过滤出较小的循环肿瘤细胞,关闭电磁阀一,同理,通过稀释液箱一的细胞分层液再次与循环肿瘤细胞混合,通过电机的来回搅拌,充分分解掉较大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杂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打开电磁阀二,启动负压抽气机,通过微孔膜二过滤出较大的循环肿瘤细胞进入分离机进行离心过滤,通过离机一和分离机二离心分离以后输送至保温箱内,调节启动制冷片层,恒温存放提取出的循环肿瘤细胞,实现了充分稀释液与循环肿瘤细胞混合,提取携带过多的杂质,在循环肿瘤细胞大小分离上,通过电磁阀选择性控制分离,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大小分离技术,以及通过分离机与负压抽气的技术,抽取不同大小的循环肿瘤细胞,实现离心筛选,在经过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存活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混合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合箱1、稀释液箱一11、通孔一12、通孔二13、电磁阀一14、微孔膜一15、电磁阀二16、微孔膜二17、活塞2、密封板3、分离机一4、分离机二5、滑动轨6、电机7、搅拌横杆71、搅拌纵杆72、负压抽气机8、稀释箱二9、保温箱10、制冷片层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包括混合箱1、活塞2、密封板3、分离机一4和分离机二5,所述的混合箱1内部滑动密封连接有密封板3,所述的混合箱1上部设置有活塞2,所述的活塞2连接的活塞杆贯穿混合箱1上部表面固定连接密封板3上部表面,所述的密封板3底部表面设置有滑动轨6,所述的滑动轨6滑动连接有电机7,所述的电机7输出端转动连接两个搅拌横杆71,所述的搅拌横杆71表面连接对称连接有四个搅拌纵杆72,所述的混合箱1外部一侧表面表面设置有稀释液箱一11,所述的混合箱11底部表面开设有通孔一12和通孔二13,所述的通孔一12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电磁阀一14和微孔膜一15,所述的通孔二13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电磁阀二16和微孔膜二17,所述的通孔一12外部表面通过输送管连接分离机一4,所述的通孔二13外部表面通过输送管连接分离机二5,分离机一4和分离机二5表面均设置有负压抽气机8和稀释箱二9,所述的分离机一4和分离机二5均通过连接管连接保温箱10。

所述的稀释液箱一11内装有盐水或是细胞分层液。

所述的稀释箱二9内装有磷酸盐缓冲液。

所述的保温箱11内部四周表面设置有制冷片层111。

所述的搅拌横杆71与搅拌纵杆72表面均为光滑的圆柱面。

所述的微孔膜一15与微孔膜二17材料均为混合纤维素酯膜。

综上总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使用时,通过稀释液箱一的细胞分层液进行与循环肿瘤细胞进行混合,有活塞推力作用减小混合箱容纳空间,经过电机带动搅拌横杆与搅拌纵杆搅拌,以及滑动轨的来回滑动,可以实现细胞分层液与循环肿瘤细胞充分混合,过滤掉绝大多数的杂质细胞,在经过控制电磁阀一打开、启动负压抽气机,混合箱内循环肿瘤细胞混合液通过微孔膜一过滤出较小的循环肿瘤细胞,关闭电磁阀一,同理,通过稀释液箱一的细胞分层液再次与循环肿瘤细胞混合,通过电机的来回搅拌,充分分解掉较大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杂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打开电磁阀二,启动负压抽气机,通过微孔膜二过滤出较大的循环肿瘤细胞进入分离机进行离心过滤,通过离机一和分离机二离心分离以后输送至保温箱内,调节启动制冷片层,恒温存放提取出的循环肿瘤细胞,实现了充分稀释液与循环肿瘤细胞混合,提取携带过多的杂质,在循环肿瘤细胞大小分离上,通过电磁阀选择性控制分离,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大小分离技术,以及通过分离机与负压抽气的技术,抽取不同大小的循环肿瘤细胞,实现离心筛选,在经过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存活保证。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包括混合箱(1)、活塞(2)、密封板(3)、分离机一(4)和分离机二(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箱(1)内部滑动密封连接有密封板(3),所述的混合箱(1)上部设置有活塞(2),所述的活塞(2)连接的活塞杆贯穿混合箱(1)上部表面固定连接密封板(3)上部表面,所述的密封板(3)底部表面设置有滑动轨(6),所述的滑动轨(6)滑动连接有电机(7),所述的电机(7)输出端转动连接两个搅拌横杆(71),所述的搅拌横杆(71)表面连接对称连接有四个搅拌纵杆(72),所述的混合箱(1)外部一侧表面设置有稀释液箱一(11),所述的混合箱(1)底部表面开设有通孔一(12)和通孔二(13),所述的通孔一(12)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电磁阀一(14)和微孔膜一(15),所述的通孔二(13)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电磁阀二(16)和微孔膜二(17),所述的通孔一(12)外部表面通过输送管连接分离机一(4),所述的通孔二(13)外部表面通过输送管连接分离机二(5),分离机一(4)和分离机二(5)表面均设置有负压抽气机(8)和稀释箱二(9),所述的分离机一(4)和分离机二(5)均通过连接管连接保温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液箱一(11)内装有盐水或是细胞分层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箱二(9)内装有磷酸盐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箱(10)内部四周表面设置有制冷片层(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横杆(71)与搅拌纵杆(72)表面均为光滑的圆柱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膜一(15)与微孔膜二(17)材料均为混合纤维素酯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包括混合箱、活塞、密封板、分离机一和分离机二,所述的混合箱内部滑动密封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的混合箱上部设置有推力活塞,所述的推力活塞连接的活塞杆贯穿混合箱上部表面固定连接密封板上部表面,所述的密封板底部表面设置有滑动轨,所述的滑动轨滑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的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两个搅拌横杆,所述的搅拌横杆表面连接对称连接有四个搅拌纵杆,所述的混合箱外部一侧表面表面设置有稀释液箱一,实现了充分稀释液与循环肿瘤细胞混合,提取携带过多的杂质,在循环肿瘤细胞大小分离上,通过电磁阀选择性控制分离,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大小分离技术,以及通过分离机与负压抽气的技术。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贾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力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4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