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补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0770发布日期:2021-05-25 12:4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皮革补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革补伤装置。



背景技术:

皮革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用品中,例如皮鞋、皮衣、皮包等等物品。天然皮革表面会有刮痕和凹坑等缺陷,这时需要对皮革表面刮痕和凹坑的部位进行修补,使皮革表面平整。现有技术中,工人使用刮刀沾上浆料,然后将浆料涂于皮革表面,使浆料填充于皮革表面刮痕和凹坑的部位,实现皮革补伤。但是,采用人工对皮革补伤的方式,浆料涂补均匀性存在较大差异,产品的质量不容易把控,同时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革补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对皮革补伤的方式,浆料涂补均匀性存在较大差异,产品的质量不容易把控,同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革补伤装置,包括机架、皮革输送组件、刮辊、第一驱动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皮革输送组件和所述清洁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清洁组件位于所述皮革输送组件一侧,用于清洁所述皮革输送组件;所述刮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其转动;所述刮辊表面上设有多个刮齿,所述刮辊位于所述皮革输送组件上方且两者之间形成补伤间隙。

可选地,所述皮革输送组件包括输送辊、输送辊驱动部件和两输送辊轴承;两所述输送辊轴承均通过安装架对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辊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输送辊轴承且通过所述输送辊驱动部件驱动其转动;所述输送辊与所述刮辊之间形成所述补伤间隙。

可选地,所述皮革输送组件还包括两升降驱动部件;两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上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包括升降驱动气缸和两z向直线导轨;两所述z向直线导轨对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两所述z向直线导轨上的滑块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气缸的缸体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气缸的驱动杆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两摆杆、毛辊和摆杆驱动件;两所述摆杆的第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毛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摆杆;所述摆杆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摆杆驱动件与两所述摆杆的第二端连接并驱动所述毛辊抵接或远离所述输送辊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刮水刀;所述刮水刀通过一刮水刀安装座安装于两所述摆杆之间,且所述刮水刀位于皮革输入所述补伤间隙的一侧;所述刮水刀在所述毛辊抵接所述输送辊时与该输送辊表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收料盒;所述收料盒安装于两所述摆杆之间,且所述收料盒位于皮革输出所述补伤间隙的一侧;所述收料盒上设有一刮料刀,所述刮料刀在所述毛辊抵接所述输送辊时与该输送辊表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皮革补伤装置还包括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导料辊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导料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其转动,所述导料辊与所述刮辊之间形成上料间隙。

可选地,所述导料组件还包括两导料辊直线导轨、两导料辊气缸和两导料辊轴承;两所述导料辊直线导轨对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两所述导料辊轴承通过导料辊安装板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导料辊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所述导料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导料辊轴承,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导料辊安装板上;两所述导料辊气缸对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两所述导料辊气缸的驱动杆分别于两所述导料辊轴承连接。

可选地,多个所述刮齿环形均布于所述刮辊,且所述刮齿与所述刮辊的轴线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革补伤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皮革穿过所述补伤间隙并经所述皮革输送组件驱动其输送,浆料添加于所述刮辊表面上或皮革表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刮辊转动,刮辊表面上的刮齿贴近或接触皮革表面时,将浆料均匀涂抹于皮革表面,从而对皮革表面刮痕和凹坑的部位进行修补,涂补效果好,产品质量佳,同时工作效率高。

2、所述摆杆驱动件驱动所述毛辊抵接所述输送辊的表面,在所述输送辊转动时,所述毛辊将附着于所述输送辊表面上的杂质或灰尘带走,保持输送辊表面干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皮革补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皮革补伤装置隐藏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辊和输送辊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刮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刮辊和导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机架100,皮革输送组件200,输送辊210,输送辊轴承211,安装架212,输送辊驱动部件220,第三齿轮箱221,第三电机222,升降驱动部件230,升降驱动气缸231,z向直线导轨232,刮辊300,刮齿301,齿槽302,第一驱动组件310,第一齿轮箱311,第一电机312,刮辊轴承320,补伤间隙330,导料组件400,导料辊410,第二驱动部件420,第二齿轮箱421,第二电机422,上料间隙430,导料辊直线导轨440,导料辊气缸450,导料辊轴承460,导料辊安装板470,清洁组件500,摆杆510,毛辊520,摆杆驱动件530,摆杆驱动气缸531,水槽540,倾斜出水端541,刮水刀550,刮水刀安装座551,导水槽552,储水箱553,收料盒560,刮料刀5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提供一种皮革补伤装置,包括机架、皮革输送组件、刮辊、第一驱动组件和清洁组件。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述皮革输送组件200、所述清洁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清洁组件位于所述皮革输送组件一侧,用于清洁所述皮革输送组件。所述刮辊300的两端均通过刮辊轴承320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0驱动其转动。所述刮辊300表面上设有多个刮齿301,相邻两刮齿301之间形成齿槽302,所述齿槽302用于容纳浆料,以使所述刮辊300表面上充分附着有浆料。所述刮辊300位于所述皮革输送组件200上方且两者之间形成补伤间隙330。

参照图1和图5,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0包括第一齿轮箱311和第一电机312。所述第一齿轮箱311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齿轮箱311的输出轴与所述刮辊3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12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箱311上,且所述第一电机312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箱311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12通过第一齿轮箱311驱动刮辊30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该皮革补伤装置的该皮革补伤机构的多个所述刮齿301环形均布于所述刮辊300的表面,且每一所述刮齿301环形依次相连,所述刮齿301与所述刮辊300的轴线平行,涂补时,刮齿301的整个齿尖能同时贴近或接触皮革表面,推动浆料均匀涂抹于皮革表面,涂抹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革补伤机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皮革穿过所述补伤间隙330并经所述皮革输送组件310驱动其输送,浆料添加于所述刮辊300表面上或皮革表面(均指皮革输入补伤间隙一侧的皮革表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0驱动刮辊300转动,刮辊300表面上的刮齿301贴近或接触皮革表面时,将浆料均匀涂抹于皮革表面,从而对皮革表面刮痕和凹坑的部位进行修补,涂补效果好,产品质量佳,同时工作效率高。而皮革表面上多余的浆料,在刮辊300转动经过时,附着于齿槽302或刮齿301上并跟随所述刮辊300转动,且在下一次移动至所述补伤间隙300位置时,涂抹于皮革表面。

其中,浆料可采用人工添料和机械加料的方式添加于刮辊300表面上或皮革表面。较佳地,选用机械加料,具有加料箱(图未示出),加料箱用于放置浆料,加料箱可通过立架安装于所述机架100的上。加料箱下端设有加料槽,所述加料槽为细长加料槽,所述加料槽的长度与皮革的宽度适配,加料槽位于皮革或刮痕的上方。所述细长加料槽滑动连接有一挡板,具体地,所述加料箱在所述加料槽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滑槽,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滑槽。滑动挡板可调节所述细长加料槽的宽度,从而调节浆料的输出量,同时挡板可滑动至完全挡住所述细长加料槽,使所述细长加料槽关闭。

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浆料输送管(图未示出)通过泵体与浆料箱连接,浆料输送管使用软管,浆料输送管安装于直线模组的滑块或无杆气缸的滑块上,浆料输送管的输出口位于皮革或刮辊的上方,通过直线模组或无杆气缸驱动浆料输送管的输出口往复移动,然后泵体将浆料箱内浆料从浆料输送管的输出口输出,使浆料落于刮辊表面上或皮革表面上。直线模组或无杆气缸可通过立架安装于所述机架100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皮革补伤机构的所述皮革输送组件200的输送速度大于所述刮辊300的线速度,皮革输送组件200与刮辊300之间形成速度差,一快一慢,使刮辊300的每一刮齿301在皮革表面上以刮动的方式将浆料刮涂于皮革表面,皮革补伤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皮革补伤装置的所述皮革输送组件200包括输送辊210、输送辊驱动部件220和两输送辊轴承211。

参照图2和图4,两所述输送辊轴承211均通过安装架212对称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输送辊轴2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输送辊轴承211且通过所述输送辊驱动部件220驱动其转动。所述输送辊210与所述刮辊300之间形成所述补伤间隙330,皮革穿过补伤间隙330,输送辊驱动部件220驱动输送辊210转动,从而带动皮革沿补伤间隙330输送。

较佳地,输送辊210的线速度大于刮辊300的线速度。

参照图2和图4,所述输送辊驱动部件220包括第三齿轮箱221和第三电机222。所述第三齿轮箱221安装于所述安装架212上,所述第三齿轮箱221的输出轴与所述输送辊2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22安装于所述第三齿轮箱221上,且所述第三电机222的转轴与所述第三齿轮箱221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三电机222通过第三齿轮箱221驱动输送辊21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该皮革补伤机构的所述皮革输送组件200还包括两升降驱动部件230。两所述升降驱动部件230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架21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210上下移动。升降驱动部件230驱动输送辊210上移,从而带动输送辊210靠近刮辊300。升降驱动部件230驱动输送辊210下移,从而带动输送辊210远离刮辊300,方便对输送辊210和刮辊300进行清洁及护理。

参照图2和图4,所述升降驱动部件230包括升降驱动气缸231和两z向直线导轨232。两所述z向直线导轨232对称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两所述z向直线导轨232上的滑块与所述安装架212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气缸231的缸体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升降驱动气缸231的驱动杆与所述安装架212连接。

参照图2和图4,升降驱动气缸231的驱动杆伸长驱动安装架212沿z向直线导轨232上移,从而带动输送辊210靠近刮辊300。升降驱动气缸231的驱动杆收缩驱动安装架212沿z向直线导轨232下移,从而带动输送辊210远离刮辊3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该皮革补伤装置的所述清洁组件500包括两摆杆510、毛辊520和摆杆驱动件530。

参照图1和图3,两所述摆杆510的第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所述毛辊520的两端分别通过毛辊轴承转动连接于两所述摆杆510。所述摆杆驱动件53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摆杆驱动件530与两所述摆杆510的第二端连接并驱动所述毛辊520抵接或远离所述输送辊210的表面。较佳地,所述毛辊520的长度略大于所述输送辊210的长度。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3,所述摆杆驱动件530包括两摆杆驱动气缸531。两所述摆杆驱动气缸531的缸体均铰接于所述机架100,两所述摆杆驱动气缸531的驱动杆分别与两所述摆杆510的第二端铰接。所述摆杆驱动气缸531的驱动杆伸长,带动两所述摆杆510向上摆动,从而使所述毛辊520抵接所述输送辊210的表面。所述摆杆驱动气缸531的驱动杆收缩,带动两所述摆杆510向下摆动,从而使所述毛辊520远离所述输送辊210的表面。

由于输送辊210转动输送皮革时,皮革表面的杂质或灰尘会附着于输送辊210表面上,因此需要对输送辊210进行清洁。所述毛辊520抵接所述输送辊210的表面时,所述输送辊210转动带动所述毛辊520转动,所述毛辊520将附着于所述输送辊210表面上的杂质或灰尘带走,保持输送辊210表面干净。

参照图1和图3,两所述摆杆510之间还设有水槽540,所述水槽540上设有一倾斜出水端541,所述倾斜出水端541位于所述毛辊520上方。所述水槽540内的水满后从所述倾斜出水端541溢出流到毛辊上,毛辊520湿水后,清洁效果更好。所述水槽540通过水管与水箱(图未示出)连接,通过水箱为水槽540补充水。

参照图1和图3,所述清洁组件500还包括刮水刀550。所述刮水刀550通过一刮水刀安装座551安装于两所述摆杆510之间,且所述刮水刀550位于皮革输入所述补伤间隙330的一侧。所述刮水刀550在所述毛辊520抵接所述输送辊210时与该输送辊210表面抵接。较佳地,所述刮水刀550的长度略大于所述输送辊210的长度。所述毛辊520对输送辊210清洁时,输送辊210表面上会附着上水珠,输送辊210表面附着的水珠经过所述刮水刀550时,被该刮水刀550挂落,达到去除水珠。

参照图1和图3,所述刮水刀550下方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导水槽552和储水箱553,所述导水槽552倾斜设置。刮水刀550挂落的水滴落所述导水槽552,然后沿所述导水槽552流到所述储水箱553内收集,保持设备干净、环保。

参照图1和图3,所述清洁组件550还包括收料盒560。所述收料盒560安装于两所述摆杆510之间,且所述收料盒560位于皮革输出所述补伤间隙330的一侧。所述收料盒560上设有一刮料刀561,所述刮料刀561在所述毛辊520抵接所述输送辊210时与该输送辊210表面抵接。较佳地,所述刮料刀561长度略大于所述输送辊210的长度。所述刮辊300刮动浆料对皮革补伤时,浆料可能会从皮革的边沿流到所述输送辊210表面上,附着于输送辊210表面上的浆料经过刮料刀561时,被刮料刀561刮走并沿该刮料刀561流到所述收料盒560内收集,收集浆料循环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皮革补伤装置的所述皮革补伤装置还包括导料组件400。

参照图1、图5和图6,所述导料组件400包括导料辊410和第二驱动部件420。所述导料辊410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上且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20驱动其转动,所述导料辊410与所述刮辊300之间形成上料间隙430,上料间隙430为细长间隙,用于使浆料通过。浆料添加于导料辊410与刮辊300之间,导料辊410与刮辊300转动,推动浆料充分附着于刮辊300的刮槽302和齿尖上,从而使刮辊300经过补伤间隙330处的皮革表面时,将浆料充分并均匀涂刮于皮革表面,使皮革表面刮痕和凹坑填充满浆料。

参照图1、图5和图6,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20包括第二齿轮箱421和第二电机422。所述第二齿轮箱421的输出轴与所述导料辊4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22安装于所述第二齿轮箱421上,且所述第二电机422的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箱421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422通过第二齿轮箱421驱动导料辊41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和图6,该皮革补伤装置的所述导料组件400还包括两导料辊直线导轨440、两导料辊气缸450和两导料辊轴承460。

参照图1、图5和图6,两所述导料辊直线440导轨对称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两所述导料辊轴承460通过导料辊安装板470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导料辊直线导轨440的滑块上。所述导料辊4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导料辊轴承460,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20的第二齿轮箱421安装于所述导料辊安装板470上。两所述导料辊气缸450均通过气缸安装座对称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两所述导料辊气缸450的驱动杆分别于两所述导料辊轴承460连接。

参照图1、图5和图6,导料辊气缸450的驱动杆伸长驱动导料辊安装板470沿导料辊直线440前移,从而带动导料辊410靠近刮辊300。导料辊气缸450的驱动杆收缩驱动导料辊安装板470沿导料辊直线440后移,从而带动导料辊410远离刮辊300,方便对导料辊410和刮辊300进行清洁及护理。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