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及生产工艺

文档序号:25949573发布日期:2021-07-20 17: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2),所述底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3),所述排料管(3)上设置有阀门(4),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6),所述铰接座(6)上铰接有铰接架(7),所述铰接架(7)上设置有定位块(8),所述铰接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9),所述第一连接环(9)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0),所述弹性带(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1),所述罐体(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罐盖(15);

所述罐盖(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19),所述水泵(18)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20),所述出水管(20)贯穿罐盖(15),所述出水管(2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管(21),所述转动管(21)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211),所述转动管(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2),所述转动管(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筒(23);

所述罐盖(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29),所述电动机(29)的电机轴(30)与罐盖(15)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30)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1),所述驱动齿轮(31)与从动齿轮(2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内卡接有定位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13),位于左侧所述支架(13)与第二连接环(1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15)的上端设置有加料斗(16),所述加料斗(16)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斗盖(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3)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条(25),所述过滤筒(23)和刮条(25)与底盖(2)接触,所述刮条(25)与罐体(1)内壁接触,所述转动管(21)和刮条(25)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3)为多孔镂空结构,所述过滤筒(23)的外侧粘合有过滤网(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滚珠盘(27),所述滚珠盘(27)上设置有多个滚珠(28),所述滚珠(28)与罐盖(15)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输送组件(32),所述输送组件(32)包括旋转电机(321),所述旋转电机(321)通过连接架与底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3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辊(322),所述主动辊(322)与连接架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322)的表面通过传送带(323)传动连接有从动辊(324),所述从动辊(324)与左侧连接架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3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25)。

9.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山楂原料清洗后置于山楂桶核机中去掉果核,去核后的山楂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备用;

步骤二:将山楂果与纯净水以1:3比例混合,在85℃条件下浸泡10min后倒入打浆机中打成匀浆,加入果浆质量0.6%的果胶酶酶解4h后过滤,滤液在巴氏杀菌机中80℃下杀菌10min后备用;

步骤三:将灭菌后降至40℃的果汁倒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内,加入果汁质量0.6%的植物乳杆菌和0.4%的嗜酸乳杆菌在37℃条件下发酵48h,发酵完成后将物料排出;

步骤四:在发酵果汁中加入果汁质量4%的白砂糖进行调配后精细过滤,滤网的孔径小于1毫米;

步骤五:过滤后的发酵果汁在巴氏杀菌机中80℃下杀菌10min;

步骤六:灭菌后的山楂发酵果汁置于密闭容器中贮存或在无菌灌装线上进行灌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楂汁发酵装置及生产工艺,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铰接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罐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罐盖。本发明通过设计水泵、转动管、过滤筒、过滤网等部件,构成清洗装置,可对过滤筒进行反冲洗,使得附着在过滤网上的杂质容易被清除,而且设计了刮条,使得物料不易粘附在罐体内壁,避免造成清理困难。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宏;吕英忠;尹蓉;张倩茹;王俊宇;张拥兵;茹建生;杨德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