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型茶酒的自动化生产线

文档序号:29055857发布日期:2022-02-26 01:1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型茶酒的自动化生产线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型茶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型茶酒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2.茶酒是以茶叶为原料,辅以其他原料发酵或者配制而成的各种饮用酒的统称。它兼具茶与酒的特点,含有茶叶中独有的植物化学成分,如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茶色素、氨基酸等,是一类风格独特的酒类产品。据记载,古人以米酒浸茶来制作茶酒,而当今市场茶酒产品以配制型为主,发酵型茶酒的研究还在探索中。
3.目前,发酵型茶酒在酿造过程中所使用的自动化器械较多,在酿造过程中需先对茶叶进行浸提获得茶汁,然后将茶汁与糖化的粮谷或水果进行调配,加入酵母进行发酵。茶汁在浸提时为了加快浸提效率通常会进行加热,浸提后需要冷却,传统的方法都是以自然冷却为主,以此节约成本,但是茶汁如果不快速冷却,会增加杂菌污染的风险,同时自然冷却速度较慢,从而变相增加了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型茶酒的自动化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茶汁冷却较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型茶酒的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设置有浸提罐,所述浸提罐一侧设置有第一泵机,所述第一泵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固定架上端设置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一侧设置有发酵罐,所述发酵罐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杀菌贮存罐,所述杀菌贮存罐下方设置有第三泵机,所述第三泵机一侧设置有多级过滤器,所述多级过滤器一侧设置有无菌罐装设备。
6.优选的,所述浸提罐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浸提罐下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密封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第一泵机的进液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泵机的出液端密封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一端与降温机构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第二泵机,所述第二泵机安装在第一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泵机的一侧设置有冷水箱,所述第二泵机的进液端通过水管与冷水箱相连通,所述固定架上端设置有冷却盒,所述冷却盒内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下端与第二管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弯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泵机的出液端通过水管与冷却盒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冷却盒的上端通过水管与冷水箱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发酵罐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下端密封连接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杀菌贮存罐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第三泵机的进液端密封连接有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杀菌贮存罐相连通,所述第三泵机的出液端密封连接有第六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与多
级过滤器相连通,所述多级过滤器的一端密封连接有第七管道,所述第七管道与无菌罐装设备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配电箱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线缆与供电电网相连,所述第一泵机、第二泵机和第三泵机均通过线缆与配电箱的输出端连接。
11.优选的,发酵罐上配置有二氧化碳排出口、观察孔、压力表、取样口以及酸碱液清洗装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发酵型茶酒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增设一个冷却机构,可以缩短茶汁浸提后所需要的冷却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茶汁被杂菌污染的风险,改善发酵型茶酒的品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固定架、2.浸提罐、3.第一泵机、4.第一安装板、5.降温机构、6.配电箱、7.发酵罐、8.第二安装板、9.杀菌贮存罐、10.第三泵机、11.多级过滤器、12.无菌罐装设备、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第三管道、16.第四管道、17.第五管道、18.第六管道、19.第七管道、501.第二泵机、502.冷水箱、503.冷却盒、504.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酵型茶酒的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左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浸提罐2,浸提罐2右侧设置有第一泵机3,所用第一泵机3型号为psb-21,第一泵机3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架1上,第一泵机3的上方焊接有第一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4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降温机构5,固定架1上端通过螺栓有配电箱6,配电箱6一右侧通过螺栓有发酵罐7,用于调配粮食或水果、糖和茶汁以进行发酵,发酵罐7下方焊接有第二安装板8,第二安装板8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杀菌贮存罐9,杀菌贮存罐9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三泵机10,所用第三泵机10型号为psb-21,第三泵机10右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多级过滤器11,所用多级过滤器11型号为dlz-gz,多级过滤器11右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无菌罐装设备12,所用无菌罐装设备12型号为rcgf8-8-4。
17.请参阅图1,浸提罐2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用于过滤茶叶,浸提罐2下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密封连接有第一管道13,第一管道13右端与第一泵机3的进液端密封连接,用于从浸提罐2内抽出茶汁,第一泵机3的出液端密封连接有第二管道14,第二管道14上端与降温机构5相连通,用于快速冷却茶汁。降温机构5包括第二泵机501,所用第二泵机501型号为psb-21,第二泵机501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安装板4的上端,第二泵机501的后方通过螺钉安装有冷水箱502,第二泵机501的进液端通过水管与冷水箱502相连通,固定架1上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冷却盒503,冷却盒503内卡装有弯管504,用于增大茶汁在冷却盒503内的行程,从而使茶汁冷却更快,弯管504的下端与第二管道14的上端相连通,弯管504的上端密封连接有第三管道15,第二泵机501的出液端通过水管与冷却盒503的下端相连通,冷却盒503的上端通过水管与冷水箱502相连通,用于向冷却盒503内循环通入冷水,从而进行持续
冷却。第三管道15的右端与发酵罐7相连通,发酵罐7的下端密封连接有第四管道16,第四管道16的下端与杀菌贮存罐9相连通,用于将发酵后的发酵型茶酒排入杀菌贮存罐9中。第三泵机10的进液端密封连接有第五管道17,第五管道17的上端与杀菌贮存罐9相连通,第三泵机10的出液端密封连接有第六管道18,第六管道18的右端与多级过滤器11相连通,多级过滤器11的上端密封连接有第七管道19,第七管道19与无菌罐装设备12相连通,用于对酿造完的发酵型茶酒进行过滤并通过无菌罐装设备12进行装罐。配电箱6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线缆与供电电网相连,第一泵机3、第二泵机501和第三泵机10均通过线缆与配电箱6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提供电力。
1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先向浸提罐2内按比例投入茶叶和纯水进行浸提,完成浸提后,通过第一泵机3将浸提罐2内的茶汁通过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泵入弯管504中,同时通过第二泵机501将冷水箱502中的冷水循环泵入冷却盒503内,茶汁在从弯管504进入第三管道15的过程中与冷水进行换热冷却,然后茶汁通过第三管道15进入发酵罐7中,茶汁在发酵罐7中与粮食或水果、糖以及酵母等发生反应进行发酵,发酵完后的发酵型茶酒通过第四管道16进入杀菌贮存罐9中进行贮存杀菌,然后第三泵机10将杀菌后的发酵型茶酒依次通过第五管道17和第六管道18泵入多级过滤器11中进行过滤分离,然后过滤后的发酵型茶酒通过第七管道19进入无菌罐装设备12中,并通过无菌罐装设备12进行装罐密封。
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