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38451发布日期:2022-07-13 05: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乳酸30~50份、聚醚酰亚胺50~70份、季铵化聚乙烯亚胺10~20份、改性无机填料3~10份、其他助剂1~5份;所述改性无机填料是无机填料经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湿磨后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采用滴加的方式加入环氧丙烷,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升温蒸出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混合液;混合氯化苄合混合液,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液进行萃取,得到季铵化聚乙烯亚胺溶液,干燥后得到季铵化聚乙烯亚胺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无机填料包括改性氧化钙、改性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无机填料的粒径为50~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无机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搅拌无机填料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混合物;然后湿磨混合物,干燥后制得改性无机填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酯盐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为抗老化剂和增塑剂按照质量比1:(3~5)组成的混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老化剂为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按照质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且所述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mn=(10.1~16.5)kg/mol。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混料:混合聚乳酸、聚醚酰亚胺、聚乙烯亚胺、无机填料和其他助剂,得到混合料;熔融挤出:熔融挤出混合料,并通过模具定型得到成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轻型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左后座椅靠背支架塑胶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支架塑胶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乳酸30~50份、聚醚酰亚胺50~70份、季铵化聚乙烯亚胺10~20份、改性无机填料3~10份、其他助剂1~5份;改性无机填料是无机填料经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湿磨后得到。本申请中改性无机填料可以较为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并结合在聚乳酸-聚醚酰亚胺-季铵化聚乙烯亚胺中,从而使得制得的支架塑胶件具有较为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且其耐高温性能较为均匀。且其耐高温性能较为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裕 王金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吉山会津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2/7/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