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接种方法_2

文档序号:84685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模式;当然也可以先将粘性物质与微孔物质混合,然后一起附着到载体上,形成粘性物质和微孔物质的混合层,即“(粘性物质+微孔物质)-细胞”接种模式。
[0041]具体地,粘性物质可以是任何对细胞生长无毒性且不与载体发生反应的、具有粘性的物质,例如一些粘结剂或微藻细胞。这里,微藻细胞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粘性,因而也同样可以用作粘性物质,此时,本发明所述接种方法为:先将很少量的藻细胞液附着到载体上,然后再依次附着微孔物质、藻细胞液,这种接种方法可以看作是“细胞-微孔物质-细胞”接种模式,首次附着到载体上的藻细胞液的主要目的是起到类似于粘性物质的作用,提高微孔物质与载体的附着强度。
[0042]可以理解的是,常用的喷雾、抽滤、涂覆、浸泡等接种方式都适用于本发明所述方法,例如以抽滤为例,可以将上述藻细胞液添加到抽滤装置中,然后加压抽滤将藻细胞液附着到载体上,完成接种。本发明在此不作进一步限定。
[004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细胞接种方法。
[0044]待接种的微藻细胞均以小球藻为例,在接种前制备成浓度为lg/L的含微藻细胞的溶液(藻细胞液)50ml。
[0045]对比例:
[0046]利用负压抽滤的方式将50ml藻细胞液接种到直径47mm的醋酸纤维滤膜上(105°C烘至恒重,记录质量),滤膜再固定在衬板上进行培养,人工光源150umol/m2/S,过程控制藻细胞液PH值在7-9范围内,温度控制在23-27°C,经过5天的培养,将藻细胞和醋酸纤维滤膜一同放置105°C烘箱烘至恒重,利用差值法计算藻细胞增加的重量,微藻的受光面积产量为 12.0g/m2/do
[0047]实施例1:
[0048]微孔物质使用二氧化硅颗粒。
[0049]按藻细胞液的体积为50ml、藻细胞液的体积:二氧化硅的堆积体积为5:1量取二氧化硅颗粒。
[0050]先利用负压抽滤的方式将二氧化硅颗粒附着到直径47mm的醋酸纤维滤膜上,然后再次利用负压抽滤的方式将藻细胞液接种到该醋酸纤维滤膜上(105°C烘至恒重,记录质量),滤膜再固定在衬板上进行培养,人工光源150umol/m2/s,过程控制藻细胞液pH值在7-9范围内,温度控制在23-27?,经过5天的培养,将藻细胞和醋酸纤维滤膜一同放置105°C烘箱烘至恒重,利用差值法计算藻细胞增加的重量,微藻的受光面积产量为13.Sg/m2/d,与对比例相比提高15%。
[0051]实施例2:
[0052]微孔物质使用活性炭颗粒。
[0053]按藻细胞液的体积为50ml、藻细胞液的体积:活性炭的堆积体积为8:3取活性炭颗粒。
[0054]将活性炭颗粒与藻细胞液混匀后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利用负压抽滤的方式将该混合溶液接种到直径47mm的醋酸纤维滤膜上(105°C烘至恒重,记录质量),滤膜再固定在衬板上进行培养,人工光源150umol/m2/S,过程控制藻细胞液pH值在7_9范围内,温度控制在23-27?,经过5天的培养,将藻细胞和醋酸纤维滤膜一同放置105°C烘箱烘至恒重,利用差值法计算藻细胞增加的重量,微藻的受光面积产量为14.3g/m2/d,与对比例相比提高19.
[0055]实施例3:
[0056]微孔物质使用二氧化硅颗粒。
[0057]按藻细胞液的体积为35ml、藻细胞液的体积:二氧化硅的堆积体积为10:1量取二氧化硅颗粒。
[0058]将二氧化硅颗粒与藻细胞液混匀后形成混合溶液,利用负压抽滤的方式将其接种到直径47mm的醋酸纤维滤膜上(105°C烘至恒重,记录质量),形成含有颗粒的藻细胞层,再在这层基础上利用抽滤方式将剩余15ml藻细胞液均匀抽滤至其表面上,再固定在衬板上进行培养,人工光源150umol/m2/S,过程控制藻细胞液pH值在7-9范围内,温度控制在23-27?,经过5天的培养,将藻细胞和醋酸纤维滤膜一同放置105°C烘箱烘至恒重,利用差值法计算藻细胞增加的重量,微藻的受光面积产量为15.5g/m2/d,与对比例相比提高29%。
[0059]实施例4:
[0060]微孔物质使用丝状藻。
[0061]按藻细胞液的体积为35ml、藻细胞液的体积:丝状藻的堆积体积为1:1量取丝状藻。
[0062]将丝状藻与藻细胞液混匀后形成混合溶液,利用负压抽滤的方式将其接种到直径47mm的醋酸纤维滤膜上(105°C烘至恒重,记录质量),形成含有颗粒的藻细胞层,再在这层基础上利用抽滤方式将剩余15ml藻细胞液均匀抽滤至其表面上,再固定在衬板上进行培养,人工光源150umol/m2/S,过程控制藻细胞液pH值在7-9范围内,温度控制在23_27°C,经过5天的培养,将醋酸纤维滤膜上的藻细胞利用培养基洗至烧杯中,按顺序使用200、300目筛絹对藻细胞液的进行过滤3次,去除藻细胞液中的丝状藻细胞,形成小球藻藻细胞液。再使用培养所用的醋酸纤维滤膜(用前烘至恒重,记录质量)将小球藻藻细胞液进行抽滤,将藻细胞和醋酸纤维滤膜一同放置105°C烘箱烘至恒重,利用差值法计算藻细胞增加的重量,受光面积产量为15.0g/m2/d,与对比例相比提高25%。
[0063]由上述结果可知,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1-4采用本发明所述细胞接种方法,将微孔物质与小球藻藻细胞液都附着到载体上,有效排除养殖过程产生的气体,避免了气泡现象,确保了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实施例1、2相比,实施例3、4采用了“微孔物质+细胞一细胞”接种模式,上层细胞层覆盖了微孔物质,提高了微藻细胞对光照的接收从而促进微藻细胞的生长,提高了养殖产量。
[006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含微藻细胞的溶液; 预置养殖载体; 将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与具有微孔性状的微孔物质附着到所述载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与具有微孔性状的微孔物质附着到所述载体上包括: 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与所述微孔物质形成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附着到所述载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物质的用量为,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的体积与所述微孔物质的堆积体积之比为20: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混合溶液附着到所述载体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含微藻细胞的溶液附着到已附着有所述混合溶液的载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与具有微孔性状的微孔物质附着到所述载体上包括: 将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与所述微孔物质依次附着到所述载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与所述微孔物质依次附着到所述载体上包括: 先将所述微孔物质附着到所述载体上,然后将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附着到已附着有所述微孔物质的载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与所述微孔物质依次附着到所述载体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粘性物质涂抹于所述载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物质包括硅酸钙、活性炭、二氧化硅、微孔陶瓷、丝状藻。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微孔物质的体积与单个微藻细胞的体积之比为10-100:1。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细胞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的浓度为0.l-100g/L。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接种方法,属于微藻养殖领域,能够有效解决微藻固定化养殖过程中细胞层起泡问题,有效促进营养液在细胞之间的传输,从而提高微藻的养殖产量。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含微藻细胞的溶液;预置养殖载体;将所述含微藻细胞的溶液与具有微孔性状的微孔物质附着到所述载体上。本发明可用于微藻固定化养殖的细胞接种过程。
【IPC分类】C12R1-89, C12N1-12, C12N5-04
【公开号】CN104789476
【申请号】CN201510190308
【发明人】耿金峰, 张凯, 冯倩, 刘敏胜, 桑俊宝
【申请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