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液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151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液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液培养瓶,包括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和指示器,培养瓶包括瓶体、密封瓶体的胶塞和瓶盖,培养瓶的瓶体内装有组成微生物生长必要条件的液体培养基和混合气体,培养瓶内为负压无菌环境;指示器是一个外接有长针的塑料透明储液器,储液器上方有一个塑料盖,下半部为与培养瓶连接的套管,长针位于套管的中央并与储液器相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进行需氧和厌氧的培养,避免接种两个培养瓶的麻烦,并且可以减少采样量,解决将样本分为两个瓶时导致样本量少的问题,和厌氧菌培养被忽视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体液培养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检验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具体说,是一种体液培养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临床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现在临床体液培养尤其是血液培养已经受到重视。例如在血流感染(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等)发病率从1986年的1.6%增加到2006年的3.1 %,病死率达到21.0%~48.0%。但是目前体液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采样量的不足影响微生物生长,厌氧菌的培养不受到重视,在患者出现疑似感染时,往往根据经验先应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无效之后才进行需氧培养,需氧培养阴性时才考虑厌氧培养。目前的培养方式有双相培养瓶,单相培养瓶或自动培养系统,通常都是需氧瓶和厌氧瓶同时使用,实际临床上可能由于采样量、成本、资源等各方面的原因只进行需氧瓶培养,在需氧瓶没有结果时再进行厌氧培养,此种做法会有延误病情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液培养瓶,可以同时进行需氧和厌氧的培养,避免接种两个培养瓶的麻烦,并且可以减少采样量,解决将样本分为两个瓶时导致样本量少的问题和厌氧菌培养被忽视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液培养瓶,包括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和指示器,培养基的培养瓶包括瓶体、密封瓶体的胶塞和瓶盖,培养瓶的瓶体内装有组成微生物生长必要条件的液体培养基和混合气体,培养瓶内为负压无菌环境;指示器是一个外接有长针的塑料透明储液器,储液器上方有一个塑料盖,储液器下半部为与培养瓶连接的套管,长针位于套管的中央并与储液器相通。
[0005]所述培养瓶瓶体为透明圆柱形瓶体,为玻璃瓶或双层塑料瓶,保证瓶体透明并且不透气。
[0006]所述培养瓶胶塞为丁基胶塞。
[0007]所述培养瓶瓶盖为铝盖,接种时将中间部分去除。
[0008]所述储液器为圆柱形透明塑料体,套管的下部内腔和培养瓶瓶盖大小匹配,使长针插入培养瓶内,套管的下部卡在培养瓶瓶盖的外侧,使储液器和培养瓶接触牢固。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使用一个培养瓶进行培养,减少采样量,可以避免样本量不足导致的微生物不易生长可能造成的假阴性。同时进行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解决现在临床不重视厌氧培养的情况,提高厌氧菌的检出率。培养液在储液器内,方便转种时取样,不需要打开培养瓶,减少污染,操作方便。使用一个培养瓶,同时做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减少工作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体液培养瓶的培养瓶结构示意图。[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体液培养瓶的指示器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体液培养瓶接种后指示微生物生长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体液培养瓶接种后指示微生物生长另一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体液培养瓶接种后指示微生物生长又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体液培养瓶,包括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和指示器,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包括瓶体1、密封瓶体的胶塞3和瓶盖2,培养瓶的瓶体I内装有组成微生物生长必要条件的液体培养基和混合气体,培养瓶内为负压无菌环境;指示器是一个外接有长针8的塑料透明储液器6,储液器上方有一个塑料盖7,储液器下半部为与培养瓶连接的套管9,长针8位于套管9的中央并与储液器6相通。
[0017]所述培养瓶瓶体I为透明圆柱形瓶体,为玻璃瓶或双层塑料瓶,保证瓶体透明并且不透气。所述培养瓶胶塞I为丁基胶塞。所述培养瓶瓶盖2为铝盖,接种时将中间部分去除。
[0018]所述储液器6为圆柱形透明塑料体,套管9的下部内腔和培养瓶瓶盖2大小匹配,使长针8插入培养瓶内,套管9的下部卡在培养瓶瓶盖2的外侧,使储液器和培养瓶接触牢固。
[0019]培养瓶内的液体培养基含有促进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包括基础营养物质胰酶大豆肉汤、脑心浸液、酵母提取物、糖类等。包括对微生物起修复作用的微生物B族、维生素K族、维生素E族中的一种或几种。包括促进微生物生长的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铁、亚硫酸钠、硫酸镁、精氨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包括,减少样本中其他物质干扰,促进微生物生长的乙二胺四乙酸盐、对氨基苯甲酸、聚茴香磺酸钠、葡萄糖氧化酶、氯化血红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培养瓶内的混合气体包括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 ]将体液样本接种到培养瓶内后,指示器的长针针头通过瓶塞插入到液体培养基中。当微生物生长产生气体时,增加了培养瓶内部的气体压力,此时气压作用使液体培养基通过针头进入到储液器中,如果储液器中出现培养液则指示液体培养基中有微生物生长。当生长一定时间,随着微生物的生长需氧微生物消耗完培养瓶内的氧气,则受到抑制的厌氧微生物可以生长。
[0022]储液器中出现培养液之后,指示有微生物生长,此时可进行转种继续下一步的操作。转种时在无菌环境下,将储液器的塑料盖打开,吸取培养液。此方法操作方便,并且不影响培养瓶内微生物继续生长。
[0023]液体培养基包括:
[0024]胰酶大豆肉汤1-50%,酵母提取物0.1-10%,脑心浸液0.1-10%,蔗糖0.1-10%,葡萄糖0.1-10 %,氯化钠0.5-5%,对氨基苯甲酸0.005-1 %,聚茴香脑磺酸钠0.05-1 %,枸橼酸钠0.25-2.5%,精氨酸0.25-2.5%,磷酸二氢钾0.25-2.5%,维生素0.00005-1 %,余量为纯化水。
[0025]优选的是:
[0026]胰酶大豆肉汤2.5 %,酵母提取物0.3 %,脑心浸液0.1 %,蔗糖0.2 %,葡萄糖
0.2%,氯化钠0.5%,对氨基苯甲酸0.005%,聚茴香脑磺酸钠0.05%,枸橼酸钠0.25%,M氨酸0.25%,磷酸二氢钾0.25%,维生素0.00065 %,余量为纯化水。
[0027]胰酶大豆肉汤3%,酵母提取物0.2%,脑心浸液0.1%,蔗糖0.25%,葡萄糖
0.15%,氯化钠0.5%,对氨基苯甲酸0.005 %,聚茴香脑磺酸钠0.05%,枸橼酸钠0.25 %,精氨酸0.25%,磷酸二氢钾0.3%,维生素0.0005 %,余量为纯化水。
[0028]胰酶大豆肉汤2 %,酵母提取物0.4%,脑心浸液0.1%,蔗糖0.25 %,葡萄糖0.4 %,氯化钠0.5%,对氨基苯甲酸0.005%,聚茴香脑磺酸钠0.05%,枸橼酸钠0.3%,精氨酸
0.25%,磷酸二氢钾0.25%,维生素0.001%,余量为纯化水。
[0029]混合气体包括5% 二氧化碳、95%空气。
[0030]实施例1,将采集的体液样本,通过培养瓶内负压,注入到培养瓶内,将指示器的长针插入到液体培养基内部,储液器塑料盖盖好。当样本中微生物生长时产生的气体使培养瓶内压力增大,使培养液通过长针进入储液器,当指示器的储液器中出现培养液时,说明有微生物生长(如图3)
[0031 ]实施例2,将采集的体液样本注入到培养瓶内,将指示器的长针插入到液体培养基内部,储液器塑料盖盖好。当样本中微生物生长时产生的气体使培养瓶内压力增大,使培养液通过长针进入储液器,如果指示器的储液器中的培养液较少,说明样本中存在的微生物属于产气量较少的菌属,可以依此选择转种用的培养基(如图4)。
[0032]实施例3,如果指示器的储液器中的培养液较多,说明样本中存在的微生物属于产气量较多的菌属,可以依此选择转种用的培养基(如图5)。
[0033]实施例4,如果指示器中的培养液液位增长速度分阶段或长时间连续增长,可能存在不只一种微生物,可分阶段进行转种培养,后期增长的可能是厌氧菌,需要及时转种,并在专性厌氧培养条件下进行以提高转种成功率。
[003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体液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和指示器,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包括瓶体(I)、密封瓶体的胶塞(3)和瓶盖(2),指示器是一个外接有长针(8)的塑料透明储液器(6),储液器上方有一个塑料盖(7),储液器下半部为与培养瓶连接的套管(9),长针(8)位于套管(9)的中央并与储液器(6)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瓶体(I)为透明圆柱形瓶体,为玻璃瓶或双层塑料瓶,保证瓶体透明并且不透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胶塞(I)为丁基胶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瓶盖(2)为铝盖,接种时将中间部分去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6)为圆柱形透明塑料体,套管(9)的下部内腔和培养瓶瓶盖(2)大小匹配,使长针(8)插入培养瓶内,套管(9)的下部卡在培养瓶瓶盖(2)的外侧,使储液器和培养瓶接触牢固。
【文档编号】C12M1/24GK205443285SQ201620126891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8日
【发明人】宋新妥, 赵明辉
【申请人】允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