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9042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回收装置,包括釜体,釜体通过安装架固定于地面,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改性沥青进料口、烟气出口;釜体的外周环向设置有加热装置;釜体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设置于搅拌轴外壁上的搅拌叶,搅拌器的顶端固定于釜体的顶部,搅拌器的底端为自由端,搅拌器的顶端连接有驱动装置;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的沥青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将回收料中聚酯胎溶化后得到可以回收使用的沥青,节省了物料;将沥青与回收料加入到沥青回收装置中,回收料中的聚酯胎的结构被破坏,由块状分散成聚酯纤维,通过长时间的高温搅拌使聚酯纤维熔化,经收集获得可以回收使用的沥青。
【专利说明】
一种沥青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有一类产品是使用聚酯胎(又名无纺布)做为主体材料,再覆以改性沥青而成的防水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会产生废品或者外观存在重大缺陷的次品,行业内废品率在1_2%,但是这些产品不能销售。这些废品或次品中含有大量的沥青,但是由于聚酯胎的存在,使得沥青的回收无法进行,造成物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将回收料中聚酯胎溶化后得到可以回收使用的沥青,节省了物料。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沥青回收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通过安装架固定于地面,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改性沥青进料口、烟气出口;所述釜体的外周环向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釜体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设置于所述搅拌轴外壁上的搅拌叶,所述搅拌器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釜体的顶部,所述搅拌器的底端为自由端,所述搅拌器的顶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0006]其中,所述搅拌叶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螺旋设置,所述搅拌叶的边缘为锯齿状。
[0007]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油进口导热油出口、及环向贴设于所述釜体的外周并连接所述导热油进口和所述导热油出口的油管,所述导热油进口设置于所述釜体的中部,所述导热油出口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底部。
[0008]其中,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连接有用于注油的与所述导热油进口连接的注油栗和用于加热的加热炉,以保证油的正常注入和加热。
[0009]其中,所述釜体的下部的外壁沿轴向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一个所述凹槽设有连接热电阻的热电阻接口,另一个凹槽设有连接双金属温度计的双金属温度计接口,所述热电阻和所述双金属温度计共同控制所述釜体的加热温度。
[0010]其中,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带滤网的漏斗形接料装置。
[0011]其中,所述釜体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以保护所述釜体。
[0012]其中,所述釜体的上部侧部设置有凸起以连接称重装置。
[0013]其中,所述釜体为立式配料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回收装置,包括釜体,釜体通过安装架固定于地面,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改性沥青进料口、烟气出口;釜体的外周环向设置有加热装置;釜体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设置于搅拌轴外壁上的搅拌叶,搅拌器的顶端固定于釜体的顶部,搅拌器的底端为自由端,搅拌器的顶端连接有驱动装置;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的沥青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将回收料中聚酯胎溶化后得到可以回收使用的沥青,节省了物料;将沥青与回收料同时加入到沥青回收装置中,通过搅拌器的搅拌,在高温高速搅拌下,回收料中的聚酯胎的结构被破坏,使聚酯胎由块状分散成聚酯纤维,通过长时间的高温搅拌使聚酯纤维熔化,经出料口的收集获得可以回收使用的沥青。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的仰视图。
[0018]附图标记如下:
[0019]1-釜体;2-改性沥青进料口、3-烟气出口 ; 4-搅拌器;41-搅拌轴;42-搅拌叶;5_出料口;6-驱动装置;71-导热油进口、72-油管;73-导热油出口;81-热电阻接口;82-双金属温度计接口 ;9_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1至3,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回收装置,包括釜体I,釜体I通过安装架固定于地面,釜体I的顶部设置有改性沥青进料口 2、烟气出口 3;釜体I的外周环向设置有加热装置;釜体I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搅拌器4,搅拌器4包括搅拌轴41和设置于搅拌轴41外壁上的搅拌叶42,搅拌器4的顶端固定于釜体I的顶部,搅拌器4的底端为自由端,搅拌器4的顶端连接有驱动装置6;釜体I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5。本实用新型的沥青回收装置工作原理如下:由沥青进料口 2向釜体I内抽入沥青,开启加热装置,并由驱动装置6驱动搅拌器4搅拌,将回收料裁剪成0.5mX 0.5m大小的样块投入釜体I内,控制沥青与回收料的质量比为3:2,继续加热搅拌,控制温度为220 °C,搅拌速度为10?15r/min,搅拌过程中及时打开烟气出口3以使高温下挥发的沥青烟气排出釜体I,并且控制釜体I内的压力为常压,12h后停止加热,搅拌速度提升至45r/min,19h后停止搅拌,由出料口收集回收沥青。将沥青与回收料同时加入到沥青回收装置中,通过搅拌器的搅拌,在高温高速搅拌下,回收料中的聚酯胎的结构被破坏,使聚酯胎由块状分散成聚酯纤维,通过长时间的高温搅拌使聚酯纤维熔化,从而获得可以回收使用的沥青。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搅拌叶42沿搅拌轴41的轴向螺旋设置,这样可以增大搅拌叶与回收料的接触面积,增大搅拌效率;搅拌叶42的边缘为锯齿状,这种锯齿形状可以使聚酯胎的结构更容易被破坏形成聚酯纤维,便于聚酯纤维的高温熔化。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加热装置为导热油加热装置,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油进口 71、导热油出口 73、及环向贴设于釜体I的外周并连接导热油进口 71和导热油出口 73的油管72,导热油进口 71设置于釜体I的中部,导热油出口 73设置于釜体I的底部,导热油加热装置环向贴设于釜体I的外壁可以使釜体I内的温度更均匀。进一步地,导热油加热装置连接有用于注油的与导热油进口 71连接的注油栗和用于加热的加热炉,以保证油的正常注入和加热。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釜体I的下部的外壁沿轴向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一个凹槽设有连接热电阻的热电阻接口 81,另一个凹槽设有连接双金属温度计的双金属温度计接口 82,热电阻和双金属温度计共同控制釜体I的加热温度。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出料口5的底部设置有带滤网的漏斗形接料装置,漏斗形接料装置可以过滤掉未熔化的残渣得到可以回收使用的沥青。优选地,釜体I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以保护釜体I因特殊情况跌落或碰撞时受到损坏。进一步地,釜体I的上部侧部设置有凸起9以连接称重装置,可以清楚的测量加入原料的质量。更进一步地,釜体I为立式配料釜,更方便安装。
[0026]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沥青回收装置,包括釜体(I),所述釜体(I)通过安装架固定于地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I)的顶部设置有改性沥青进料口( 2 )、烟气出口( 3); 所述釜体(I)的外周环向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釜体(I)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包括搅拌轴(41)和设置于所述搅拌轴(41)外壁上的搅拌叶(42),所述搅拌器(4)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釜体(I)的顶部,所述搅拌器(4)的底端为自由端,所述搅拌器(4)的顶端连接有驱动装置(6); 所述釜体(I)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42)沿所述搅拌轴(41)的轴向螺旋设置,所述搅拌叶(42)的边缘为锯齿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油进口(71)、导热油出口(73)、及环向贴设于所述釜体(I)的外周并连接所述导热油进口(71)和所述导热油出口(73)的油管(72),所述导热油进口(71)设置于所述釜体(I)的中部,所述导热油出口(73)设置于所述釜体(I)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连接有用于注油的与所述导热油进口(71)连接的注油栗和用于加热的加热炉,以保证油的正常注入和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I)的下部的外壁沿轴向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一个所述凹槽设有连接热电阻的热电阻接口(81),另一个凹槽设有连接双金属温度计的双金属温度计接口(82),所述热电阻和所述双金属温度计共同控制所述釜体(I)的加热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的底部设置有带滤网的漏斗形接料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I)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以保护所述釜体(I)。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I)的上部侧部设置有凸起(9)以连接称重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I)为立式配料釜。
【文档编号】C08L95/00GK205575994SQ201620243881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8日
【发明人】陈伟忠, 刘铁军
【申请人】昆山科顺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