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769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溶剂脱浙青装置,特别是生产高软化点溶剂脱浙青产品的溶剂脱浙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油エ业中,溶剂脱浙青エ艺过程主要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利用烷烃溶剂从减压渣油等较重的馏分油中萃取富含烷烃的较轻馏分油(脱浙青油/DA0),做为润滑油基础油和催化裂化、临氢加工等エ艺过程的原料,萃取剩下的残渣料,多以浙青质、胶质为主, 称为脱油浙青(D0A)。由于溶剂脱浙青エ艺过程,通过萃取溶剂的选择性溶解、萃取分离,可以分离除去一定量的浙青质、胶质、重金属等杂质。使脱浙青油(DAO)更加适合渣油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裂化等二次加工的进料要求。随着全球原油逐渐变重,从原油中提取更多的轻馏分油作为马达燃料生产原料的技术需求在逐步增強。溶剂脱浙青作为提取较轻馏分油的ー种エ艺过程,其所采用的烷烃溶剂由初期的丙烷,逐渐向丁烷、戊烷转变。通过选用较重的烷烃溶剤,适度增加溶剂的溶解能力,増加脱浙青油(DAO)的收率,以增加马达燃料的原料供应。然而,相应得到的脱油浙青(DOA)稠度也在増大,由此出现的大稠度、高软化点、硬质的脱油浙青(DOA)难以流动、 输送,从另ー方面阻碍、限制了脱浙青油(DAO)收率的増加。目前炼油エ业所用的溶剂脱浙青装置,其渣油溶剂脱浙青塔对于沉降到塔底的 DOA没有向塔外强カ输送的措施,很难将稠度较大的高软化点DOA从操作温度较低的塔底排出。由于高软化点DOA不能顺利排出溶剂脱浙青塔,严重影响重质原油的渣油脱浙青加 エ方案的展开。为使DOA具有相应的流动性,确保其顺利地从溶剂脱浙青塔底排出,往往不得不降低溶剂脱浙青装置的DAO收率。CN01141462.6公开了ー种脱除石油渣油中高软化点浙青的溶剂萃取エ艺及其设备,采用碳原子数较高的轻烃(戊烷或戊烷馏分)作溶剤,以获得较高收率的脱浙青油 (DAO)。溶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渣油混合后,进入溶剂脱浙青塔分离得到脱浙青油相和浙青相,浙青相通过直接节流快速膨胀方法,使高软化点浙青喷雾分散为固体微粒,在特殊的气固分离器中实现浙青与溶剂分离。不言而喻,这种脱油浙青溶剂分离方法将会直接影响溶剂脱浙青塔内操作压カ控制和エ况稳定,而且由于高软化点脱油浙青粘度较大,难以使之喷雾分散,此外由于浙青微粒具有一定的粘着性,也使得气固分离器的难于长周期正常运转。CN200510080799. 0公开了ー种通过耦合萃余残渣造粒实现重质油深度梯级分离的方法及处理系统,实际是在CN01141462.6基础上,通过向浙青相中引入新的溶剂,使之在气固分离器中快速相变被强制雾化分散为固体微粒,而溶剂气化为气体,也实现浙青与溶剂的低温分离。但是该方法也使得溶剂回系统负荷明显増大。
发明内容[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剂脱浙青装置,本实用新型溶剂脱浙青装置可以实现高软化点脱油浙青顺利排料。本实用新型溶剂脱浙青装置包括溶剂脱浙青塔,在溶剂脱浙青塔的塔底部设置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上述装置中,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由动カ机构驱动。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的推进方向可以与脱油浙青(DOA)沉降方向一致,也可以与DOA沉降方向夹适宜角度,角度一般为30度以下。本实用新型上述装置中,根据溶剂脱浙青塔的规模和エ艺需要,螺旋杆机械推进设施可以是单根或多根螺旋杆,电机通过密封的传动轴与塔内的螺旋杆相连提供旋转动能,通常只有一根螺旋杆的轴为主动轴,其余螺旋杆为从动轴。作为主动轴的螺杆带动其它的螺旋杆转动,推动脱油浙青向预定方向前进,螺旋杆机械推进设施的前端与溶剂脱浙青塔底出料ロ连通。溶剂脱浙青塔内用于固定螺旋杆机械推进设施的托架在具有必要机械强度前提下,应以阻挡DOA下降的横截面积最小为好,其阻挡脱油浙青下降的横截面积小于此位置处物料实际通过截面的1/3。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溶剂脱浙青装置的其它结构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结构,如空塔型结构、内置转盘结构、内置折流板结构、内置填料层结构,等等。溶剂脱浙青塔的进料方式主要有,(I)渣油和溶剂分别从上、下两处分别进塔;(2)将溶剂分为主、副两股物流, 副溶剂与渣油混合后进塔,主溶剂单独从塔下部进塔;(3)溶剂与渣油混合后进塔的形式。与现有溶剂脱浙青エ艺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I)螺旋杆机械推动出料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塔底传动轴容易密封,运转エ况稳定。(2)螺旋杆机械推动出料装置适用于各种溶剂脱浙青エ艺条件,有效地解决稠度大、高软化点的DOA从溶剂脱浙青塔底顺利排料的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_溶剂脱浙青塔,2-进料ロ,3-脱浙青油(DAO)出口,4-脱油浙青(DOA)出 ロ,5-螺旋杆,6-螺旋杆的支撑托架,7-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溶剂脱浙青塔工作状态主要是,在維持溶剂处于亚临界或超临界状态压カ条件下,自塔底至塔顶温度逐渐升高,形成一定温度梯度,以控制溶剂的溶解能力,使之符合エ艺要求。进入塔内的溶剂、渣油分别向上、向下逆向(或反向)迁移,溶剂在向上迁移途中与渣油接触,选性溶解萃取渣油中与已相似物质,这种溶解是ー种溶解和析出的动态平衡过程。烷烃溶剂以溶液形式将渣油中部分物质溶解后从塔顶部流出,进入溶剂分离系统,以获得DA0,及重复使用的溶剤。而塔内溶剂萃取剩下的残渣油成分,最终沉降到塔底,成为DOA从塔底排出。随着DAO提取量的提高,沉降到塔底的DOA稠度也増加,流动性变差。为使稠度较大的DOA顺利排出塔外,在塔底内部增设螺旋杆机械推进设施,推动DOA按照设计好的排料方向前迸,使之顺利地从塔底出料ロ排出。本实用新型是主要涉及将硬质的脱油浙青从溶剂脱浙青(萃取)塔底以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方式排出的装置。这种方法可以将炼油行业的溶剂脱浙青装置的溶剂脱浙青塔内的高软化点硬质脱油浙青从塔底顺利排料,确保装置运转操作的平稳进行。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具体包括I溶剂脱浙青塔,2原料入口,3脱浙青油(DAO)出料ロ,4脱油浙青(DOA)出料ロ, 5螺旋杆,6螺旋杆支撑固定托架,7轴密封材料。其原则流程是溶剂和渣油混合后从原料入口 2进入溶剂脱浙青塔I,经过萃取分离エ艺作用,脱浙青油溶液从脱浙青油出料ロ 3排出,含有少量溶剂的脱油浙青物料从塔中部向下沉降,经过螺旋杆固定托架6进入螺旋杆5机械推进区域,在螺旋杆推动作用下, 脱油浙青物料从脱油浙青出料ロ 4顺利排出塔底。实际工作中,溶剂脱浙青塔的进料主要有三种方式,(I)溶剂与渣油混合后进塔的形式,(2)渣油和溶剂分别从上、下两个入口分别进塔,(3)将溶剂分为主、副两股物流,副溶剂与渣油混合后从塔中部入口进塔,主溶剂单独从塔下部另ー入口进塔。实施例I在溶剂脱浙青塔内的下部,垂直安置单根向下推进的螺旋杆,螺旋杆轴的下端通过密封设施与塔外电机相联获得转动能量。螺旋杆两端通过轴承托固定于塔内的托架上, 其中上端的托架在确保自身机械强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以阻挡DOA垂直下降的面积最小为好。通过塔外电机转动螺旋杆,通过螺旋杆的转动,向下推动塔内稠度较大的D0A,使 DOA经塔底排料ロ从塔内稳定地排向塔外,保障溶剂脱浙青塔的连续平稳运行。实施例2在溶剂脱浙青塔内的底部,横向安置由两根螺旋杆组成的螺杆推进机械设施,构成溶剂脱浙青塔底的内构件,塔内自上而下沉降下来的DOA直接落入螺杆叶片推进区,塔外电机通过密封的轴杆带动塔内的螺旋杆转动,螺旋杆的推动カ将稠度较大的DOA推向塔底出料ロ,使DOA从塔内稳定地排向塔外,保障溶剂脱浙青塔的连续平稳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溶剂脱浙青装置,包括溶剂脱浙青塔,其特征在于在溶剂脱浙青塔的塔底部设置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由动カ机构驱动。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的推进方向与脱油浙青沉降方向一致。
4.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的推进方向与脱油浙青沉降方向夹角为30度以下。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是由单根或多根螺旋杆构成,塔内的螺旋杆通过密封材料与电机传动轴相连获得转动能。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ー根螺旋杆的轴为主动轴,其余螺旋杆为从动轴。
7.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的前端与溶剂脱浙青塔底出料ロ连通。
8.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溶剂脱浙青装置结构是空塔型结构、内置转盘结构、内置折流板结构或内置填料层结构。
9.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溶剂脱浙青塔的进料为以下方式之一,(I)渣油和溶剂分别从上、下两处分别进塔;(2)将溶剂分为主、副两股物流,副溶剂与渣油混合后进塔,主溶剂单独从塔下部进塔;(3)溶剂与渣油混合后进塔的形式。
10.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剂脱浙青塔内用于支撑固定螺旋杆的金属托架,其阻挡脱油浙青下降的横截面积小于此位置处物料实际通过截面的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包括溶剂脱沥青塔,在溶剂脱沥青塔的塔底部设置螺旋杆的机械推进输送装置。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由动力机构驱动。螺旋杆机械推进输送装置的推进方向与脱油沥青沉降方向一致或成适宜角度。螺旋杆机械推进设施是单根或多根螺旋杆,塔内的螺旋杆通过密封材料与电机的传动轴相连获得转动能。螺旋杆机械推进设施的前端与溶剂脱沥青塔底出料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溶剂脱沥青装置可以将脱油沥青塔内的脱油沥青,特别是高软化点、硬质、难以流动的脱油沥青,通过螺旋杆的机械推进输送作用,将其经过塔底出料口连续稳定地排向塔外,实现各种工艺条件下的脱油沥青顺利排料。
文档编号C10G21/06GK202337762SQ2011204421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姚汉荣, 宁爱民, 沈本贤, 赵利民, 高鲜会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